課綱爭議 游錫:不反對古文但廉恥教育要與時俱進

2023-12-11 16:00:55   2483

針對刪除顧炎武古文「廉恥」的108課綱爭議,立法院長游錫11日表示,「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古文不是不好,價值觀會有問題,台灣受儒家、日本、歐美文化影響,才有辦法出現真正的民主政治。

針對刪除顧炎武古文「廉恥」的108課綱爭議,立法院長游錫11日表示,「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古文不是不好,價值觀會有問題,台灣受儒家、日本、歐美文化影響,才有辦法出現真正的民主政治。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11日在清水國小日據宿舍群召開日據時代民運人士蔡惠如紀念館設立會勘,邀請立法院長游錫、文化部、教育部、台中市政府等有關單位與會。針對108課綱刪減古文爭議,游錫會後受訪,作上述表示。

游錫說,教育本來就是與時俱進,他不反對學習、瞭解古文,可是大家要瞭解顧炎武的《廉恥》,事實上是君主時代的產物,現在台灣是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的價值觀,教育當然要有相對應的調整。可以發現,台灣的年輕下一代大家都是互相尊重,並且很珍惜言論自由,過去的古文當然有其文學、思想的價值,不是不好,只是價值觀會有問題。

游錫指出,「禮義廉恥」源於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價值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與現代的時空背景都產生脫節現象,儒家思想的好處就是鼓勵大家上進,但也有它的缺點,例如階級之分,就很不符合民主自由的社會價值觀。

游錫並提到,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經講過,「民主人權是西方的舶來品,不適合亞洲國家」,這就是以傳統儒家思想,用中國傳統知識政治思想為出發點,當然沒辦法產生民主政治。所以台灣很珍貴,台灣雖然是華人文化圈,但因為受到日本文化、歐美文化影響,發展出現一個真正的民主政體,因此他要提醒大家,務必珍惜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價值,2024大選千萬別走回頭路。

【中評社/記者 方敬為】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