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僅4颱創65年紀錄、入冬偏暖雨偏多 聖嬰影響估明夏趨緩

2023-11-28 14:02:13
1535
中央氣象署28日舉行112年冬季展望記者會,預報中心代理主任陳怡良指出,預期聖嬰事件將持續影響到明年春季,夏季才會趨緩,預計這個冬季(112年12月到113年2月)氣溫偏暖,雨量偏多。
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28日舉行112年冬季展望記者會,預報中心代理主任陳怡良指出,預期聖嬰事件將持續影響到明年春季,夏季才會趨緩,預計這個冬季(112年12月到113年2月)氣溫偏暖,雨量偏多。
陳怡良表示,目前估計聖嬰事件持續影響,預計會影響到明年春季,夏季將逐漸轉為正常,12月及1月的溫度雖然下降,但仍以偏高為主;雨量方面,12月沒有太過明顯,1月及2月則是有機會偏多。
另外,今年秋季(9月到11月)西太平洋僅4個颱風生成,創下1958年以來秋季最少颱風生成紀錄。
據中央氣象署網站消息,中央氣象署預測,未來一季平均氣溫正常至偏暖,雨量以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
氣象署表示,今(112)年秋季( 9 至 11 月)臺灣平均氣溫偏暖,惟 9 月上旬受颱風、大低壓帶等影響,及 11 月中旬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期間天氣較涼;雨量方面,今年秋季主要受海葵及小犬颱風影響,中南部降雨為正常至偏多,北部為正常至偏少。氣象署進一步指出,今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僅 4 個颱風生成,創下秋季最少颱風生成的紀錄。
目前熱帶中、東太平洋暖海溫已達聖嬰事件標準,預期此次聖嬰事件將持續至明(113)年春季,夏季將逐漸轉趨正常。氣象署分析過去歷史資料表示,聖嬰年的臺灣冬季常有氣溫較暖、雨量略多的特徵,惟不同聖嬰年份對臺灣的影響仍具差異性;另經綜合檢視我國及各國模式的預報資料,氣象署研判今年冬季(112 年 12 月至 113 年 2 月)平均氣溫為正常至偏暖、雨量則以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
氣象署特別提醒,未來一季為冷空氣南下影響最頻繁的季節。在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期間,需適時做好禦寒措施,使用瓦斯熱水器具時,應注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由於氣候上,冬季至隔年 2 月期間為臺灣西半部枯水期,氣象署呼籲民眾須愛惜水資源,注意節約用水,該署亦將持續分別於每週及每月定期發布最新月、季長期天氣展望資訊,請各界持續注意相關訊息。
【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怡良表示,目前估計聖嬰事件持續影響,預計會影響到明年春季,夏季將逐漸轉為正常,12月及1月的溫度雖然下降,但仍以偏高為主;雨量方面,12月沒有太過明顯,1月及2月則是有機會偏多。
另外,今年秋季(9月到11月)西太平洋僅4個颱風生成,創下1958年以來秋季最少颱風生成紀錄。
據中央氣象署網站消息,中央氣象署預測,未來一季平均氣溫正常至偏暖,雨量以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
氣象署表示,今(112)年秋季( 9 至 11 月)臺灣平均氣溫偏暖,惟 9 月上旬受颱風、大低壓帶等影響,及 11 月中旬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期間天氣較涼;雨量方面,今年秋季主要受海葵及小犬颱風影響,中南部降雨為正常至偏多,北部為正常至偏少。氣象署進一步指出,今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僅 4 個颱風生成,創下秋季最少颱風生成的紀錄。
目前熱帶中、東太平洋暖海溫已達聖嬰事件標準,預期此次聖嬰事件將持續至明(113)年春季,夏季將逐漸轉趨正常。氣象署分析過去歷史資料表示,聖嬰年的臺灣冬季常有氣溫較暖、雨量略多的特徵,惟不同聖嬰年份對臺灣的影響仍具差異性;另經綜合檢視我國及各國模式的預報資料,氣象署研判今年冬季(112 年 12 月至 113 年 2 月)平均氣溫為正常至偏暖、雨量則以正常至偏多的機率較大。
氣象署特別提醒,未來一季為冷空氣南下影響最頻繁的季節。在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期間,需適時做好禦寒措施,使用瓦斯熱水器具時,應注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由於氣候上,冬季至隔年 2 月期間為臺灣西半部枯水期,氣象署呼籲民眾須愛惜水資源,注意節約用水,該署亦將持續分別於每週及每月定期發布最新月、季長期天氣展望資訊,請各界持續注意相關訊息。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