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淨零學院揭牌 蔡總統:盼地方政府積極入列

2023-11-07 13:42:22
1507
高雄市淨零學院6日揭牌成立,總統蔡英文出席表示,淨零轉型需要更多人才投入,盼地方政府積極加入淨零行列,響應政府能源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讓台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目標。
據總統府網站新聞,蔡英文總統昨(6)日下午前往高雄出席「淨零學院開幕揭牌典禮」時表示,淨零轉型不僅是多面向的社會工程,也是個新興領域,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淨零學院」成立就是要從教育及人才的培育,讓臺灣的淨零轉型有更穩健的基礎。期盼地方政府除了產業轉型,也積極加入淨零的行列,響應政府能源轉型、生活轉型和社會轉型,讓臺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8月她來高雄見證中央主責的「臺灣碳權交易所」成立;今天,由高雄市政府與其他縣市共同合作的「淨零學院」也在高雄成立。她要感謝高雄市長陳其邁的努力,也要感謝臺南市長黃偉哲、澎湖縣長陳光復,及來自各縣市首長的支持,一起推動淨零人才的培育,為臺灣淨零轉型工作打穩基礎。
總統指出,2050淨零轉型已經是全球的共識,我國在今年2月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8月則成立「氣候變遷署」及「臺灣碳權交易所」。
總統認為,落實淨零轉型必須從能源使用、製造方法、商業模式、金融財務、環境保護等各面向全方位推動。臺灣在政策、法制、治理及綠色金融層面,都已經逐步到位。
總統說,政府還要建立「碳管理」,這也是走向淨零的重要工作。淨零轉型不僅是一個多面向的社會工程,也是一個新興領域,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
總統指出,今天「淨零學院」的成立就是要從教育和人才的培育,讓臺灣的淨零轉型有更穩健的基礎。也因為這是一個新興領域,政府必須要努力協助業界和社會大眾,了解減碳議題的正確資訊。因此,政府建立「氣候公民對話平台」,並設立「減碳專線」和電子信箱,讓大家對減碳的疑慮都可以獲得解答。
總統希望,在場學研界的代表都可以從「淨零學院」出發,檢視相關議題和研究,並且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淨零的觀念推廣到每一個角落。
總統提到,南臺灣是工業發展的重鎮。在鋼鐵、石化、螺絲扣件、電子業等,都分別受到碳費、RE100、國際供應鏈等不同的淨零減碳要求。高雄市政府扛起淨零轉型的重責大任,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由大企業帶領,加速產業結構和供應鏈的轉型。現在,許多大型工業都在高雄,以各項技術落實低碳轉型。
總統期盼,除了產業轉型,地方政府也積極加入淨零的行列,響應政府能源轉型、生活轉型和社會轉型,讓臺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隨後,總統和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接著參觀學院的環境與設施。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國發會主任委員龔明鑫、環境部長薛富盛、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立法委員賴瑞隆、高雄市長陳其邁、臺南市長黃偉哲、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臺東縣副縣長王志輝、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及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Neil H. Gibson)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8月她來高雄見證中央主責的「臺灣碳權交易所」成立;今天,由高雄市政府與其他縣市共同合作的「淨零學院」也在高雄成立。她要感謝高雄市長陳其邁的努力,也要感謝臺南市長黃偉哲、澎湖縣長陳光復,及來自各縣市首長的支持,一起推動淨零人才的培育,為臺灣淨零轉型工作打穩基礎。
總統指出,2050淨零轉型已經是全球的共識,我國在今年2月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8月則成立「氣候變遷署」及「臺灣碳權交易所」。
總統認為,落實淨零轉型必須從能源使用、製造方法、商業模式、金融財務、環境保護等各面向全方位推動。臺灣在政策、法制、治理及綠色金融層面,都已經逐步到位。
總統說,政府還要建立「碳管理」,這也是走向淨零的重要工作。淨零轉型不僅是一個多面向的社會工程,也是一個新興領域,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
總統指出,今天「淨零學院」的成立就是要從教育和人才的培育,讓臺灣的淨零轉型有更穩健的基礎。也因為這是一個新興領域,政府必須要努力協助業界和社會大眾,了解減碳議題的正確資訊。因此,政府建立「氣候公民對話平台」,並設立「減碳專線」和電子信箱,讓大家對減碳的疑慮都可以獲得解答。
總統希望,在場學研界的代表都可以從「淨零學院」出發,檢視相關議題和研究,並且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淨零的觀念推廣到每一個角落。
總統提到,南臺灣是工業發展的重鎮。在鋼鐵、石化、螺絲扣件、電子業等,都分別受到碳費、RE100、國際供應鏈等不同的淨零減碳要求。高雄市政府扛起淨零轉型的重責大任,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由大企業帶領,加速產業結構和供應鏈的轉型。現在,許多大型工業都在高雄,以各項技術落實低碳轉型。
總統期盼,除了產業轉型,地方政府也積極加入淨零的行列,響應政府能源轉型、生活轉型和社會轉型,讓臺灣達到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隨後,總統和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接著參觀學院的環境與設施。
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國發會主任委員龔明鑫、環境部長薛富盛、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立法委員賴瑞隆、高雄市長陳其邁、臺南市長黃偉哲、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臺東縣副縣長王志輝、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及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Neil H. Gibson)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高雄淨零學院開幕揭牌 民代概念班開課
據高雄市政府網站消息,因應國際淨零趨勢,高雄市政府全國首創的實體「淨零學院」,昨(6)日在高軟園區內的新創大樓正式揭牌,並與學界、產業界簽署備忘錄,總統蔡英文親臨主持,高雄市長陳其邁、台南市長黃偉哲、澎湖縣長陳光復、賴瑞隆立委等民意代表、議員,產業界及大專院校貴賓亦出席見證。淨零學院的揭牌啟動,象徵高雄數位、淨零轉型產業鏈成形,也將與國際認證機構接軌。
蔡英文總統感謝陳其邁市長的努力,以及各縣市首長的支持,一起推動淨零人才培育,打造台灣淨零工作的基礎。2050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識,落實相關轉型需能從能源使用、製造方法、商業模式、金融財政、環境保護等面向推動,而台灣的政策、法治治理與綠色金融等層面皆已逐步到位,另外還建立碳管理,這是走向淨零的重要工作。
陳其邁則表示,高雄淨零學院的成立,象徵高雄數位及淨零轉型產業鏈的成型,從法規、盤查、減碳、固碳到碳交易及人才培育,希望藉由淨零學院,一方面能夠跟國際認證機構接軌,所以市府跟國際頂尖的三大查驗機構:德國萊因公司(TUV)、英國標準協會(BSI)、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他們在盤查、驗證、減碳、交易等,給予高雄產業更多指導。二方面也能落實產學合作、縮短產學落差,陳其邁表示,在高雄以及成大等總共18所大專院校,利用成立系所學程以及師資,培育相關的淨零人才,估算在未來邁向2050的淨零轉型裡面,包括盤查、交易、減碳技術,在高雄總共大概有將近10萬人的人力需求。
陳其邁說,高雄碳排占全國20%,產業界在推動減碳或淨零的過程中,應該有更多中央的幫助,建立屬於他們的淨零路徑。中央在蔡總統宣示2050淨零的目標下,應該要超前部署,台灣作為一個負責任且能貢獻更多能力到國際社會的角色,高雄也願意共同努力,打造一個綠色、永續、淨零的美好未來。過程中,感謝中央的協助,他同時感謝議會的支持。各方一起合作,打造數位跟淨零轉型產業鏈,期盼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
市府環保局表示,高雄致力於淨零工作,除了去年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落實產業以大帶小技術分享外,今年6月更完成「高雄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此外,為了提供淨零工作最完善的基礎,成立「淨零學院」,與南方縣市、產業界、查驗機構、大專院校進行跨域合作。
環保局表示,淨零學院課程分為通識、證照、技術三大類,外界最關心的證照課程部分,市府與國際頂尖的德國萊因公司(TUV)、英國標準協會(BSI)、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等三大查驗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與淨零學院合作開設證照課程並擴大在地據點服務量能。目前學院已敲定明年50堂以上證照課程,預計培育1,600位標準證照人才。
高雄市政府6日亦與學界、產業界簽署備忘錄,產學合作部分,與高雄市17所大專院校、成大合作,未來將透過師資媒合,成立專業學程、系所方式,縮短產學落差。產業部分,與中鋼、中油、日月光、綠化、高雄國際鋼鐵經營協會合作,未來學院將依照產業特性開設技術課程,並由業界分享實務,落實以大帶小。
環保局說,6日淨零學院已同步開辦3門課程,由陳其邁帶領局處首長、高階主管參與證照班;另外,市議會議長康裕成、副議長曾俊傑與多位議員則共同參與民代班,總計有政府、民代、產業等百人成為學院首批學員。
蔡英文總統感謝陳其邁市長的努力,以及各縣市首長的支持,一起推動淨零人才培育,打造台灣淨零工作的基礎。2050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識,落實相關轉型需能從能源使用、製造方法、商業模式、金融財政、環境保護等面向推動,而台灣的政策、法治治理與綠色金融等層面皆已逐步到位,另外還建立碳管理,這是走向淨零的重要工作。
陳其邁則表示,高雄淨零學院的成立,象徵高雄數位及淨零轉型產業鏈的成型,從法規、盤查、減碳、固碳到碳交易及人才培育,希望藉由淨零學院,一方面能夠跟國際認證機構接軌,所以市府跟國際頂尖的三大查驗機構:德國萊因公司(TUV)、英國標準協會(BSI)、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他們在盤查、驗證、減碳、交易等,給予高雄產業更多指導。二方面也能落實產學合作、縮短產學落差,陳其邁表示,在高雄以及成大等總共18所大專院校,利用成立系所學程以及師資,培育相關的淨零人才,估算在未來邁向2050的淨零轉型裡面,包括盤查、交易、減碳技術,在高雄總共大概有將近10萬人的人力需求。
陳其邁說,高雄碳排占全國20%,產業界在推動減碳或淨零的過程中,應該有更多中央的幫助,建立屬於他們的淨零路徑。中央在蔡總統宣示2050淨零的目標下,應該要超前部署,台灣作為一個負責任且能貢獻更多能力到國際社會的角色,高雄也願意共同努力,打造一個綠色、永續、淨零的美好未來。過程中,感謝中央的協助,他同時感謝議會的支持。各方一起合作,打造數位跟淨零轉型產業鏈,期盼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
市府環保局表示,高雄致力於淨零工作,除了去年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落實產業以大帶小技術分享外,今年6月更完成「高雄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此外,為了提供淨零工作最完善的基礎,成立「淨零學院」,與南方縣市、產業界、查驗機構、大專院校進行跨域合作。
環保局表示,淨零學院課程分為通識、證照、技術三大類,外界最關心的證照課程部分,市府與國際頂尖的德國萊因公司(TUV)、英國標準協會(BSI)、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等三大查驗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與淨零學院合作開設證照課程並擴大在地據點服務量能。目前學院已敲定明年50堂以上證照課程,預計培育1,600位標準證照人才。
高雄市政府6日亦與學界、產業界簽署備忘錄,產學合作部分,與高雄市17所大專院校、成大合作,未來將透過師資媒合,成立專業學程、系所方式,縮短產學落差。產業部分,與中鋼、中油、日月光、綠化、高雄國際鋼鐵經營協會合作,未來學院將依照產業特性開設技術課程,並由業界分享實務,落實以大帶小。
環保局說,6日淨零學院已同步開辦3門課程,由陳其邁帶領局處首長、高階主管參與證照班;另外,市議會議長康裕成、副議長曾俊傑與多位議員則共同參與民代班,總計有政府、民代、產業等百人成為學院首批學員。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