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6成9兒少認為校園微歧視問題嚴重

2023-11-03 11:02:31   1560

歧視行為最終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兒童福利聯盟2日公布校園微歧視調查,發現有69.3%兒少認為校園微歧視問題嚴重,且有32.2%的兒少有被微歧視經驗,等於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被微歧視。

綜合報導,歧視行為最終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兒童福利聯盟2日公布校園微歧視調查,發現有69.3%兒少認為校園微歧視問題嚴重,且有32.2%的兒少有被微歧視經驗,等於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被微歧視。

兒童福利聯盟網站消息,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與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一同宣導反霸凌計畫已邁入第七年,長年來的關注與號召已經讓校園霸凌數據有感下降,「校園反霸凌」更成為教育單位、家長或是學童共同關注的議題,這兩年我們有感於每個孩子「不一樣」特質需要校園營造尊重和友善的氛圍,才能預防霸凌的發生,去年起響應由英國反霸凌組織Anti-bullying Alliance發起的Odd Socks Day,在台灣發起「襪!我們不一樣」行動,更串聯全臺學校一起加入,藉由穿著不一樣襪子活動,象徵對於多元特質和價值的相互尊重,並獲得廣大迴響。2023「我有我的霸免權」更特別邀請到具有「不一樣」魅力的國際美人鍾明軒擔任反霸凌愛心大使,並由教育部擔任指導單位,除了持續關注校園「微歧視」現象外,並舉辦為期四天的《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透過擁抱自己的「不一樣」,也尊重他人的「不一樣」。

三成二有被微歧視經驗,七成以上兒少擔心發生自己身上
微歧視恐成為校園霸凌隱性危機
根據兒盟2023年〈臺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針對國高中生遭微歧視與校園霸凌調查,共回收8,512份問卷,指出有15.1%的兒少曾遭遇校園霸凌,已經明顯低於2021年21.1%的與2020年的36.3%,顯示這幾年校園反霸凌宣導產生成效。但值得關注的是,微歧視成為霸凌研究的新興議題,調查顯示69.3%兒少認為校園微歧視的問題很嚴重,74.1%的兒少擔心微歧視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除此之外,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兒少(32.2% )有被微歧視的經驗,等於平均每三個兒少就有一人被微歧視。

兒盟過往服務經驗發現,校園霸凌事件往往伴隨著長時間的偏見與歧視,本次調查顯示臺灣兒少平均有15.1%遭遇校園霸凌,但如果是被微歧視的兒少,被霸凌比例高達34.2%,若與沒有被微歧視的兒少(6.0%)相比,差距更是超過五倍,也難怪調查顯示超過9成(92.6%)的兒少認為微歧視會演變成霸凌事件,微歧視在兒少生活中已然是重要議題,甚至已對部分兒少造成擔心、害怕的心理壓力。

進一步詢問這些曾被微歧視的兒少被微歧視的方式,發現最常遭遇的狀況是:「覺得跟大家格格不入」、「感覺到被忽略」皆有6成左右的比例(60.9%、58.1%),其次為「覺得被其他人貼標籤」佔34.3%,或是覺得「有人會刻意模仿我的言語跟行為」(29.4%),顯然已造成兒少心理傷害,不容小覷。除此之外,這群被微歧視的兒少也覺得所處校園較不尊重多元。

近四成兒少覺得自己有不一樣特質
身心疾病、性別的不一樣特質與性傾向成遭微歧視主因
可能有些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是特別、不一樣的,但沒想這些「不一樣」可能成為兒少成長過程的困擾,深入探究造成兒少遭微歧視背後可能的因素,「不一樣」可能是主因。調查中發現有近近四成兒少(38.4%)自覺與大家有不一樣的特質,最常見的項目分別為外貌(62.2%)、家庭狀況(24.1%)、以及種族(21.6%),另外有近一成的兒少覺得自己的性傾向與性別氣質(8.0%、7.7%)與他人不同。

兒盟為了解個人特質與微歧視的關係,自編微歧視量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身心疾病、性別氣質、性傾向特質遇到微歧視的狀況最嚴重。進一步依照兒少特質分析遭受微歧視的樣態,發現因特質不同遭受到微歧視的狀況亦有不同,以「身心障礙」、「身心疾病」的兒少而言,較多有「別人不想坐在我附近或跟我分同一組」被他人排拒在外的情境;而因「性別氣質」與「性傾向」被微歧視的兒少,相對其他特質有較多「我覺得我被其他人貼標籤」以及遭遇「有人會刻意模仿我的言語跟行為」,讓他們當眾覺得不堪。

近五成被微歧視傷害的兒少感到傷心,三成二不想去上學
兒少遭微歧視傷害將導致身心影響,以致其中近八成想隱藏或改變自己不一樣特質
最令人心疼的是這些被微歧視的兒少,逾半不但得不到周遭支持甚至還受到他人負面回應,如被同學嘲笑(37.6%)、老師約談(18.3%) 或被同學冷漠忽視(17.4% )。導致身心產生影響,覺得傷心與感到焦慮分別佔49.5%與40.6%佔比最高,甚至有三成以上兒少因不想去學校(32%),31.6%兒少因此否定自己。

當因此當孩子遭遇微歧視且得到負面回應時,將產生幾種不同的回應方式。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兒少(78.5%)因此想改變或隱藏自己不一樣的特質。其中因家庭狀況、身心疾病與外貌受到微歧視的兒少,會更想隱藏與改變自己的特質;然而,上述因素並非短時間或兒少本身力量能做出顯著改變,若身旁親友或師長不能即時覺察孩子處境,孩子可能因在校園感到壓力且無力改變現況而產生無助感。

調查發現只有兩成左右的兒少(21.5%)仍選擇堅持「做自己」。詢問這些兒少選擇不隱藏或改變不一樣特質的生存方法,首先是改變自己的想法:48.9%認為「做自己不管別人怎麼想」,這樣就不會輕易受到他人影響;其次是「增強其他的特點,轉移注意力」(32.4%),讓同學看到自己的優點,而不是只看到不一樣的特質;第三則是透過求助他人,如「跟同學或網友訴苦」(25.1%)、「跟師長求助」(17.3%)、「求助專業人員/輔導室」(8.1%),來得到「做自己」的勇氣。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法應重預防與輔導,他山之石讓校園不再歧視「不一樣」
學校與師長的教育與態度,影響兒少對尊重差異的態度,更影響對微歧視的敏感度, 調查學校在反歧視與反霸凌教育中最常見的是舉辦反霸凌各項活動(48%)、或是集會宣講(47.9%)或講座(43.7%),照本宣科式的宣導似乎也無法引起兒少興趣,調查出只有38.5%的兒少認為反歧視與反霸凌教育對現實狀況有幫助;除此之外也有近二成兒少(19%)表示學校沒有做任何反歧視或反霸凌相關教育。

至於師長的態度也是微歧視是否能好好處理的關鍵,本次調查詢問老師的態度,有36.4%兒少認為老師會偏袒或偏好具有某些特質的學生,進一步分析也發現,這些認為老師會偏袒的學生,以及學校沒有做反霸凌相關教育的學生,遭受微歧視的經驗較多。

兒福聯盟白麗芳執行長呼籲:近日教育部啟動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法,兒盟建議增加預防的具體措施,如:瑞典的敏感教育,提升對種族、性別不一樣特質之敏感度;韓國的修復式生活教育,學習學生衝突時如何調解並促進彼此對話,將正確處理學生衝突、預防霸凌策略融入校園生活,以避免霸凌創傷發生。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x兒福聯盟x教育部 襪!一起展現你的不一樣
2023年兒盟攜手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推動「我有我的霸免權」反霸凌計畫,連續第二年以「襪!我們不一樣」為主題,從源頭預防霸凌,勇敢告別微歧視,將多元與和平帶到校園與社會。今年度邀請到最不一樣的鍾明軒擔任愛心大使,除了舉辦為期四天的《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外,也邀請民眾在日常用最簡單、最有趣的方式響應「11月反霸凌襪子月」,例如穿上兩隻不一樣的襪子,拍下最有創意、最時尚的怪襪照,或者以雙手套上不一樣的襪子搭配喜歡的音樂隨著節拍盡情舞動,展現不一樣也很棒的態度,共同營造友善的環境,我們也十分感謝教育部連續多年擔任指導單位,號召國中小校園也一起加入響應行列,從源頭出發杜絕校園霸凌,為不一樣發聲,讓改變發生!

《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月校園響應活動
去年《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月的校園響應活動,短短1個月的時間,吸引全臺近90個學校班級、超過7500位師生的踴躍參與!各位師生透過自身最真實的行動力與影響力,為反霸凌勇敢發聲!今年期待能號召更學校、班級與師生一起來加入,即日起至11月30日,穿上兩隻不一樣的襪子,拍下最有創意、最時尚的怪襪照,或者以雙手套上不一樣的襪子搭配喜歡的音樂隨著節拍盡情舞動,展現不一樣也很棒的態度,共同營造友善的環境,從源頭出發杜絕校園霸凌,為不一樣發聲,讓改變發生!更多詳情請見網站:https ://antibullying.children.org.tw/

《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
兒福聯盟與台灣太古可口可樂連續七年《我有我的霸免權》反霸凌計畫,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鼓勵大眾重視校園霸凌議題。今年延續2022年《襪!我們不一樣》主軸,以「接納自己 尊重別人不一樣」出發,即日起至11月5日,在松菸文創大街舉辦為期四天的《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愛心大使鍾明軒於記者會上帶領大家一同逛展,介紹特展的主要材質選用炫光布象徵在陽光下每個人都散發多彩魅力,以及「微歧視」不倒翁與「細語森林」兩大互動體驗區。從什麽是「微歧視」、如何面對、再到療愈時間,《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讓大衆互動體驗完整瞭解「微歧視」,並給予接納自己,尊重他人不一樣的智慧與勇氣。

日期:2023年11月2日(四) – 2023年11月5日(日)
時間:上午11:00 – 下午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 文創大街(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松菸文創大街上,十呎高的炫光迷宮如同我們的世界,狹隘的眼光阻礙了本該綻放無限可能的我們。紛擾的聲音仿佛迷宮中一顆顆絆脚石,使我們裹足不前,然若轉換視角,仰望天空,必能看見曙光,獲得擁抱自我的勇氣,啟發欣賞不一樣的美。

「小咘的冒險之旅」反霸凌桌遊開放預購
兒福聯盟觀察到社交技巧與情緒調節能力是降低霸凌事件的重要關鍵,有的人因為說話太直接而得罪同學、看不慣同學而排擠對方,甚至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無論是面對他人的不一樣或是人際互動界限的掌握,都需要進一步學習。因此兒福聯盟透過培養孩子人際互動與紓解情緒的策略,引導孩子開始練習為自己情緒和行為負責,營造正向的人際關係,進而降低霸凌與人際衝突的發生。從好玩的過程刺激學習的動機,遊戲中加入了六大人際互動核心技能,每個技能各自延伸了六項要素,可以更有概念地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

小咘的冒險之旅,一起玩出高人氣!旅程中,將遇到情緒海洋、同理森林、尊重沙漠、正義峽谷、勇敢雪地和溝通草原等6種挑戰情境,請收集6種情境的關鍵寶物,掌握越多關鍵寶物,就能解開高人氣的秘密、成為人際高手,事不宜遲,馬上出發吧!立即預購: https://pse.is/5bqv2k

《襪!我們不一樣》愛心大使鍾明軒
今年度邀請到最不一樣的鍾明軒擔任愛心大使,鍾明軒於記者會上提到,在國中時期也曾遭遇過微歧視與霸凌,認為他走路姿勢內八很奇怪,學長們發現他要使用洗手間,會刻意尾隨其後,故意站在小便斗的兩側騷擾,甚至在人來人往的福利社,遭到當眾脫褲,還是國中生的鍾明軒,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

面對他人的微歧視與攻擊,鍾明軒一度想改變自己,刻意練習走路姿勢外八,後來鍾明軒藉由網路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傷疤,一來能鼓舞與他有相同經驗的青少年們,二來他也藉由網友們留言,療癒自己。

走出不一樣道路的鍾明軒,在這次記者會上也展現最不一樣的時尚,將本來穿在雙腳上的襪子,剪出兩個洞就變成時尚手套,鍾明軒也鼓舞民眾,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襪子也可以是圍巾、手套。

兒福聯盟期待能號召更學校、班級與師生一起來加入反霸凌月的校園響應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穿上兩隻不一樣的襪子,拍下最有創意、最時尚的怪襪照,分享到網路與兒福聯盟的社群,展現不一樣也很棒的態度。

【圖片來源:中央社(太古可口可樂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