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提民主初選 柯文哲批金溥聰「別有用心」
.jpg)
2023-10-16 09:43:05
2054
對於藍營主張設投開票所採「民主初選」,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表示,國民黨只是想展現地方組織實力,其他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他更批侯辦執行長金溥聰故意提出很難執行的方法,看起來「沒有打算要合作」。
在野合作幕僚會議14日登場,國民黨、民眾黨在會中達成多項共識,但在「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方式」上持不同主張。對於藍營主張設投開票所採「民主初選」,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表示,國民黨只是想展現地方組織實力,其他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他更批侯辦執行長金溥聰故意提出很難執行的方法,看起來「沒有打算要合作」。
《中時新聞網》報導,柯文哲說,14日的會談是先決定戰略、再決定戰術、再決定戰鬥,本來的目標是整合在野力量,找出最強組合的候選人,但他看國民黨只是想展現地方組織實力,其他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更直言藍營的方法不能找出最強在野候選人。
對於藍白合是否破局,柯文哲提出三點意見,第一、民眾黨的政黨理念、競選主軸是「聯合政府、團結台灣」,一開始就表明「反對用下架民進黨當口號」,是希望做不好能政黨輪替,更希望組成聯合政府、全民政府,民眾黨不希望台灣陷入兩極鬥爭。
第二、柯文哲反對下架民進黨還要簽認同卡,且對於認同藍白合的說法覺得有問題,柯說,他們是要選出一組在野最強人選,但侯陣營、柯陣營不見得每個人都贊成藍白合,要藍白合跟目標會有衝突。
第三、柯文哲直言不管是在23個縣市或73個區域立委選區設置投票所,範圍相當大,若設在取樣投票所,附近的人員要進去相當困難,統計學稱之為取樣上的偏差,再來要多少人投票、對身分證等,這些坦白講相當困難,而若要在每個村裡都設投票所,成本又太高。
柯文哲更直批金溥聰沒有打算要合作,柯說,金作為學者,更看過多次初選,他故意提出很難執行的方法,看來就沒有打算要合作,不然過去那麼多年,無論民進黨、國民黨初選都是同樣方法,金不用相當成熟的技術,反而用一個20年來幾乎沒有在台灣用過的方法,一個出身學界的人會用這種方法,有兩種可能,不是離開學校太久,就是別有用心。
至於藍白是否有第二次會面,柯文哲強調,「等下我們會跟大家講,我們主張這樣,你們主張那樣,我認為你的方法不好,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你想好再來談」。
《中時新聞網》報導,柯文哲說,14日的會談是先決定戰略、再決定戰術、再決定戰鬥,本來的目標是整合在野力量,找出最強組合的候選人,但他看國民黨只是想展現地方組織實力,其他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更直言藍營的方法不能找出最強在野候選人。
對於藍白合是否破局,柯文哲提出三點意見,第一、民眾黨的政黨理念、競選主軸是「聯合政府、團結台灣」,一開始就表明「反對用下架民進黨當口號」,是希望做不好能政黨輪替,更希望組成聯合政府、全民政府,民眾黨不希望台灣陷入兩極鬥爭。
第二、柯文哲反對下架民進黨還要簽認同卡,且對於認同藍白合的說法覺得有問題,柯說,他們是要選出一組在野最強人選,但侯陣營、柯陣營不見得每個人都贊成藍白合,要藍白合跟目標會有衝突。
第三、柯文哲直言不管是在23個縣市或73個區域立委選區設置投票所,範圍相當大,若設在取樣投票所,附近的人員要進去相當困難,統計學稱之為取樣上的偏差,再來要多少人投票、對身分證等,這些坦白講相當困難,而若要在每個村裡都設投票所,成本又太高。
柯文哲更直批金溥聰沒有打算要合作,柯說,金作為學者,更看過多次初選,他故意提出很難執行的方法,看來就沒有打算要合作,不然過去那麼多年,無論民進黨、國民黨初選都是同樣方法,金不用相當成熟的技術,反而用一個20年來幾乎沒有在台灣用過的方法,一個出身學界的人會用這種方法,有兩種可能,不是離開學校太久,就是別有用心。
至於藍白是否有第二次會面,柯文哲強調,「等下我們會跟大家講,我們主張這樣,你們主張那樣,我認為你的方法不好,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你想好再來談」。
民眾黨拒初選 金溥聰喊話柯文哲勿以一己心度他人腹
藍白會前會對最強參選人產生方式無共識,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金溥聰喊話,民眾黨原答應下周二再談,後來卻突然變臉,呼籲柯辦提出任何時間地點,他們都能配合,願立刻恢復對談消除歧見,「你不試怎麼有機會?」希望能夠達成整合成功的結局,並無奈嘆,他昨原本心情很好,此時心頭又來上一顆大石頭,「就是柯市長給我加上去的」。
中時新聞網報導,金溥聰表示,柯文哲在8月10日說民調本來就會變化,還說有很多假民調、策略性民調,更早之前,柯還說過民調都是買的,表態率太低不準;關於民調專業知識,歡迎他坐下來談,但他可能不願意,強調「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金溥聰表示,若民眾黨對提的方案不滿,不應該是「不照我的方式就不談」,這是不對的,大家可以坐下來談,14日明明說有共識就來談,現在卻說翻臉就翻臉,更透露,柯營原本同意下周二藍白二會,突然又推翻「大家都很習慣了」,但不要因為一個主張不同,就突然又推翻所有共識。
金溥聰強調,假設柯文哲16日願談「民主初選」,藍白合應該來得及,若再拖下去、他就沒有把握,「只要柯文哲不拖,那我就可以做完」,並喊話只要要民眾黨提出任何時間、地點,侯辦全力配合,大家趕快坐下來消除歧見,希望能達成共識,提出整合的方案。
至於是否會再回函給柯陣營,金溥聰指出,柯陣營是在空中打筆戰,他還是希望採取像14日那樣充分交換意見的方式,他也持非常開放與願意溝通態度。他14日回家還覺得心情很好,認為大家都心存善念,「結果今天心頭又來一塊大石頭,是柯文哲加上去的」,他要鄭重表示,「請柯主席不要以己心度他人之腹」。
對於柯文哲放話「讓給國民黨侯友宜選你也不會上」,金溥聰表示,願意包容,但柯文哲講話很直,與他是不是醫生無關,有沒有道理才是重點,更說自己講話也很直,但「特意挑我人身攻擊」,柯應該就事論事,不要牽拖。
談及全民調方式,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則以台南市前議員謝龍介參選市長時為例,當時封關民調13%,最後得票率卻是43.6%,看到這些數字都沒辦法說全民調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全民調這麼棒,那以後不用投票了,就做民調就好。」
中時新聞網報導,金溥聰表示,柯文哲在8月10日說民調本來就會變化,還說有很多假民調、策略性民調,更早之前,柯還說過民調都是買的,表態率太低不準;關於民調專業知識,歡迎他坐下來談,但他可能不願意,強調「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金溥聰表示,若民眾黨對提的方案不滿,不應該是「不照我的方式就不談」,這是不對的,大家可以坐下來談,14日明明說有共識就來談,現在卻說翻臉就翻臉,更透露,柯營原本同意下周二藍白二會,突然又推翻「大家都很習慣了」,但不要因為一個主張不同,就突然又推翻所有共識。
金溥聰強調,假設柯文哲16日願談「民主初選」,藍白合應該來得及,若再拖下去、他就沒有把握,「只要柯文哲不拖,那我就可以做完」,並喊話只要要民眾黨提出任何時間、地點,侯辦全力配合,大家趕快坐下來消除歧見,希望能達成共識,提出整合的方案。
至於是否會再回函給柯陣營,金溥聰指出,柯陣營是在空中打筆戰,他還是希望採取像14日那樣充分交換意見的方式,他也持非常開放與願意溝通態度。他14日回家還覺得心情很好,認為大家都心存善念,「結果今天心頭又來一塊大石頭,是柯文哲加上去的」,他要鄭重表示,「請柯主席不要以己心度他人之腹」。
對於柯文哲放話「讓給國民黨侯友宜選你也不會上」,金溥聰表示,願意包容,但柯文哲講話很直,與他是不是醫生無關,有沒有道理才是重點,更說自己講話也很直,但「特意挑我人身攻擊」,柯應該就事論事,不要牽拖。
談及全民調方式,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則以台南市前議員謝龍介參選市長時為例,當時封關民調13%,最後得票率卻是43.6%,看到這些數字都沒辦法說全民調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全民調這麼棒,那以後不用投票了,就做民調就好。」
藍白合國民黨主張初選投票 民眾黨提3問題拒絕
在野合幕僚會議14日登場,國民黨、民眾黨在「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方式」上持不同主張。民眾黨15日彙整黨內相關意見後,發函給國民黨,信中提及開放式民主初選有「代表性不足」、「名冊建置問題」、「準備時間倉促」等三大問題,更直言藍營意圖展現地方組織實力之用心,卻缺乏在野力量整合誠意,盼對方提出其他可行替代方案,再討論後續會議期程。
《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民主初選的「代表性不足」,民眾黨質疑「多少投票數能反映期望政黨輪替的民意?」,若以2024總統投票人口1900萬、60%期待政黨輪替計算,應產生1100萬張選票,若不採總統大選高投票率計算,依藍營黨主席投票約有五成黨員投票為最低門檻,至少應有550萬人投入「民主初選」,方能代表民意。
民眾黨指出,若以上述方式,代表1天內要在藍營倡議的73個投票所,各開出8萬張票,否則恐難呈現真實民意,因此此實體投票的代表性備受質疑。
另外,民主初選的「名冊建置問題」,民眾黨認為,實體投票要公平、要件為避免重復或冒名投票,但在野政黨舉辦的投票如何架接中華民國戶役政系統,若只採納「簽署認同卡」的選民,一來人數過少、代表性不足,二來短時間內難以建置足被認證、具備資安保護功能的選舉人資訊庫,恐會陷入可信度不足的疑慮。
針對民主初選的「準備時間倉促」,民眾黨說,藍營提出最慢應於11月10日完成,但回顧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曾採此方法,但事前籌備長達半年以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新黨1998年也曾進行開放式初選,後來淪為不當動員;藍營2019年籌備總統大選時,趙少康曾向時任黨主席吳敦義提出美式初選的構想,但吳最後卻未採用。
民眾黨質疑,國民黨內初選不予使用之辦法,如今卻在跨黨派的協調中貿然拋出,「立論進退無所據、能無惑乎?」相較之下,柯辦提出的民調更趨近於全體選民結構與真實民意,不用比賽基層動員能力,也無須處理投票資格認定或後續勾稽等衍生問題。
民眾黨指出,「民主初選」雖為民眾投票,展現直接民意,實為封閉式選舉,第一、親簽政治理念認同卡、再投票,已經是「過濾投票母體、採樣失衡」;第二、22縣市或73區域立委選區設立初選投票所,投票所的設置區域可能影響投票意願與結果;第三、選舉人名冊要短時間內建立,能否充分保障投票人個資是一大問題;第四、政治理念認同卡是以「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為名,與柯希望2024政黨輪替換政府,有概念上的差異。
民眾黨強調,柯辦尊重藍營提案,但諒難採納,建請藍營、柯辦重予思考「全民調」方式,產生足堪代表在野力量整合之總統候選人,或提出其他具體可執行、可信之替代方案,方能團結齊力、順應真實民意,促成2024政黨輪替,還權於民。
【中評社】
《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民主初選的「代表性不足」,民眾黨質疑「多少投票數能反映期望政黨輪替的民意?」,若以2024總統投票人口1900萬、60%期待政黨輪替計算,應產生1100萬張選票,若不採總統大選高投票率計算,依藍營黨主席投票約有五成黨員投票為最低門檻,至少應有550萬人投入「民主初選」,方能代表民意。
民眾黨指出,若以上述方式,代表1天內要在藍營倡議的73個投票所,各開出8萬張票,否則恐難呈現真實民意,因此此實體投票的代表性備受質疑。
另外,民主初選的「名冊建置問題」,民眾黨認為,實體投票要公平、要件為避免重復或冒名投票,但在野政黨舉辦的投票如何架接中華民國戶役政系統,若只採納「簽署認同卡」的選民,一來人數過少、代表性不足,二來短時間內難以建置足被認證、具備資安保護功能的選舉人資訊庫,恐會陷入可信度不足的疑慮。
針對民主初選的「準備時間倉促」,民眾黨說,藍營提出最慢應於11月10日完成,但回顧1995年民進黨總統初選曾採此方法,但事前籌備長達半年以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新黨1998年也曾進行開放式初選,後來淪為不當動員;藍營2019年籌備總統大選時,趙少康曾向時任黨主席吳敦義提出美式初選的構想,但吳最後卻未採用。
民眾黨質疑,國民黨內初選不予使用之辦法,如今卻在跨黨派的協調中貿然拋出,「立論進退無所據、能無惑乎?」相較之下,柯辦提出的民調更趨近於全體選民結構與真實民意,不用比賽基層動員能力,也無須處理投票資格認定或後續勾稽等衍生問題。
民眾黨指出,「民主初選」雖為民眾投票,展現直接民意,實為封閉式選舉,第一、親簽政治理念認同卡、再投票,已經是「過濾投票母體、採樣失衡」;第二、22縣市或73區域立委選區設立初選投票所,投票所的設置區域可能影響投票意願與結果;第三、選舉人名冊要短時間內建立,能否充分保障投票人個資是一大問題;第四、政治理念認同卡是以「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為名,與柯希望2024政黨輪替換政府,有概念上的差異。
民眾黨強調,柯辦尊重藍營提案,但諒難採納,建請藍營、柯辦重予思考「全民調」方式,產生足堪代表在野力量整合之總統候選人,或提出其他具體可執行、可信之替代方案,方能團結齊力、順應真實民意,促成2024政黨輪替,還權於民。
【中評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