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該找到在大選中的定位

2023-07-26 10:00:37   15873

國民黨今天真正該問的是,現在的國民黨到底是什麼?除了「下架民進黨」之外,國民黨還有沒有其他的不可取代的價值?如果有,該如何在這場選戰中發揮這樣的價值?如果沒有,又該在這場選戰中選擇怎樣的定位?是全黨一起「倒在戰場上」?還是有不同的選擇?

單厚之/評論

有金溥聰的地方就有內鬥,這一次,金溥聰跟兩位同出馬系的陳長文、羅智強卯上了。陳長文日前投書《聯合報》「請侯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這和一個多月前羅智強的主張相同;金溥聰昨天接受媒體專訪時左批陳長文講的是歪理,右批羅智強「看不起在安全選區搞把戲」,還把砲火指向朱立倫,說自己不知道朱立倫說的「執政大聯盟是什麼?」

陳長文在7月23日刊出的投書中指出,侯友宜的民調持續低迷,主因在侯友宜把自己的勝選放在政黨輪替之上,反而失去道德光環,「小刀砍不出團結,情緒勒索只會讓潛在支持者卻步」,他建議侯友宜該宣布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在11月登記前舉辦侯、柯、郭「在野大決選」,勝者為正、敗者輔佐,在野聯合參選總統。

金溥聰則說,講這些什麼大聯盟是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對整個士氣和軍心都是不應該的。他反駁陳長文說,侯友宜等於國民黨,國民黨執政等於國家走上正道;而柯文哲講聯合大內閣卻連民進黨也可以接受,那民進黨就實質沒有下架。他還說,即便侯友宜無法脫離老三困境,也不可能「棄侯保柯」,作為帶兵打仗的將軍,只能「挺著胸膛倒在戰場」;國民黨作為堂堂大黨,不可能擔任副手,禮讓缺乏組織的民眾黨,國民黨人應要有黨格、黨魂。

陳長文和金溥聰都是馬英九時代能與聞機要的人,一言一行都可以影響國家決策,動見觀瞻。現在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再是以往那種「菁英藍」與「派系藍」、「黑金藍」之間的互不順眼,而是傳統國民黨菁英間的決裂,這和國民黨以往的內鬥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金溥聰這一次所站的那一邊,並無法站穩道德至高點,這一點很不「正藍」也很不「菁英」。

所謂的黨格、黨魂之類的說詞,一貫是小黨為了抵抗大黨情緒勒索、吞併壓力的說詞,從國民黨人和金溥聰口中說出這樣的話,本來就極為諷刺。一貫看不起派系的金溥聰,以「組織」作為不能禮讓的理由,更讓人覺得格外矛盾。

國民黨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其實就是黨格、黨魂早已不存。過去幾年,國民黨雖然反對民進黨的主張,但因為擔心被罵不敢有不同的主張,幾乎所有政策都無限地向民進黨貼近,擁戴一切民進黨主張的價值。嘴上說反對民進黨「抗中保台」,卻又和民進黨一樣「親美反中」,就連兵役延長也不敢有任何的不同聲音;如果不是選情吃緊,侯友宜肯定不會被逼出「九二共識」。國民黨一邊批評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卻又不敢支持核電,還因為「歲月靜好」惹毛藍軍,直到賴清德鬆口了,侯友宜才改口說「核能是選項」,直到民調落後了、藍軍流失了,才突然支持「重啟核一」。

國民黨為了爭取看似較多的中間選民支持,早就放棄了原本藍軍的支持者;國民黨把「重返執政」當成唯一的目標,早已放棄所有應該堅持的價值。因為沒有其他的堅持和價值,「下架民進黨」就成了近幾年來國民黨唯一的訴求,而當國民黨聲勢下滑、下架民進黨不再是國民黨的專利時,這唯一的訴求就成了國民黨的「索命符」。

金溥聰擔心大聯盟處理不好,國民黨會潰散、會被吃掉,但其實在國民黨失去堅持、放棄主張,無限模仿民進黨時,就已經注定這樣的結果,國民黨的黨格、黨魂早就不再了。郭台銘罵的「禽獸食祿、朽木為官」,放在國民黨一樣貼切,看看國民黨中常委們汲汲營營為小利、立委候選人短視近利又自私、「牛鬼蛇神」們肆無忌憚的樣子,不夠「朽木」、不夠「禽獸」嗎?這樣的一個政黨,跟人家談什麼黨格、黨魂、正道?今天國民黨的一切,與當年的金溥聰無關嗎?

陳長文的講法也有同樣的盲點,侯友宜今天的問題不是把自己的勝選放在政黨輪替之上,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政黨的利益之上、放在支持者的利益之上,所以才導致藍軍的支持崩盤、情緒勒索失效。

國民黨今天真正該問的是,現在的國民黨到底是什麼?除了「下架民進黨」之外,國民黨還有沒有其他的不可取代的價值?如果有,該如何在這場選戰中發揮這樣的價值?如果沒有,又該在這場選戰中選擇怎樣的定位?是全黨一起「倒在戰場上」?還是有不同的選擇?

更直白一點的說,當侯友宜無法取勝時,怎樣做才能符合國民黨的最大利益,讓國民黨仍有重生之機,不至於像金溥聰所說的潰散、被吃掉?金溥聰的浴血奮戰到底和陳長文的近乎全面投降,應該都不是最好的答案。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