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已矣,立委才是國民黨存亡的根基
.jpg)
2023-07-12 18:06:46
13071
7月23日之後,侯友宜的情況就基本穩定,當選與否則看天命。國民黨應該把更多的心力放在立委選舉,把立委當成決勝的主戰場,朱立倫也不必去搶什麼總統大選「總教練」,好好把立委選好才是正辦。明年1月13日開票當天,朱立倫能否保住黨主席的位置,很大部分也要看這些立委當選人的臉色。
單厚之/評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選情不振,黨內卻仍為「侯下郭上」、「侯下賴上」爭執不休,搞得士氣更加低迷。但明明國民黨立委選情仍頗有可為,黨內卻似乎完全不關注立委選舉,把所有的關注和心力都放在總統大選上,整個黨都準備在侯友宜這一棵樹上吊死。
金溥聰剛入主侯友宜競辦,就為了朱立倫究竟是「總教練」還是「球隊老闆」互相較勁,但對於立委選舉誰來操盤、如何操盤,卻無人聞問。為了避免小雞「跳船」和柯文哲合作,國民黨還快速通過「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黨員行為規範」,嚴禁黨員邀請非國民黨參選人助選。國民黨所有的「團結」、「大局」都是以總統參選人為基準,把立委參選人的利益置於侯友宜之下。
「行為規範」通過時,正是國民黨內小雞雜音最多的時候,多名北市議員出身的立委參選人,公開表態希望爭取柯文哲的「關愛眼神」,讓侯友宜原本已經低迷的選情,更加雪上加霜,黨中央不得不下重手,避免侯友宜的選情崩盤。但這個規範管得住小雞,卻管不住通過該規範的國民黨中常委們,至今仍不斷密謀「換侯」替郭台銘翻盤。
「金小刀」入主侯團隊立即統一了兵權,「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侯辦的內鬥及能力不足等問題,並且還讓侯友宜接連拋出「九二共識」、「核一重啟」、「縮短兵役」等議題,雖然也有些爭議和修正,但對於召回藍軍支持者、穩定侯友宜選情應該會有一定的幫助。
昨天金溥聰親上趙少康的專訪,痛批挺郭中常委「製造分化、居心叵測」,也連帶指鄭麗文、蔡正元、邱毅等人「分化團結」。對金溥聰而言,此時的首要之務仍是「整隊」,整頓完侯團隊之後,就要整理國民黨團隊,眼看團結郭台銘無望,就必須徹底斬斷與郭台銘的糾葛,若一直被拖在無盡的內耗之中,永遠也無法邁出第一步。
平心而論,以金溥聰入主侯團隊時,侯友宜的民調已經淪為「小三」,能在短期之內做到這樣,還讓侯友宜對原本不願碰的敏感議題表態,「金小刀」的表現可圈可點,換做國民黨任何其他的人來操盤,恐怕都不會比金溥聰做得更好。但金溥聰畢竟不是神,即便能穩住侯友宜的選情,也很難真的起死回生。
過去一段時間的侯友宜雖然有些改變,但談不上讓人「耳目一新」:與韓國瑜的和解拖泥帶水、扭扭捏捏;拋出「九二共識」和核電議題,卻像是應付一下,沒有進一步深刻的論述;在其他的議題上也沒有展現出纏鬥的能力和決心。國民黨之所以會一直陷在「換侯」的議題,多少也是因為侯友宜仍缺乏引領議題的能力,侯友宜無法往前跨步,整個藍軍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不斷討論侯友宜自己。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侯友宜要平安度過7月23日全代會,大概沒有什麼問題,但要拉回民調第二的位置,則有不小的難度;很可能和4年前的韓國瑜一樣,連個像樣的副手都找不到。
侯友宜的問題不在於民調低,而是連續民調「吊車尾」,導致「看好度」破底,除非有「大破大立」的表現,很難翻轉這樣的局面。這也就是沈富雄所說的「怪現象」,昔日民調怎麼都掉不下來,如今掉下來就爬不上去。金溥聰可以幫侯友宜解決所有內部、外在的問題,但卻無法幫侯友宜脫胎換骨,展現大破大立的氣魄。
理論上,侯友宜的民調會因為藍軍的回穩,而有一定的回升,但要進一步突破卻有困難。而即便能突破,勝負也不操之在己,後續的藍白整合(或被整合),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成功的機率不高,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相較於總統選情的困難,國民黨在立委選舉其實大有可為。2020年因為受到韓國瑜的拖累,國民黨立委選得很糟,台北市8席立委只拿下4席、新北12席只得3席、桃園市6席拿3席、台中市8席拿2席、彰化縣4席拿1席,這些原本都是藍軍的優勢區,國民黨要在這些縣市拿下過半席次都不是難事才對。但至今卻沒有看到國民黨給予應有的關照,即便「類初選」的過程中,侯友宜和郭台銘也不怎麼關心立委候選人。
總統「三腳督」(或可能的「四腳督」),大幅降低了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希望,但對立委選情卻未必不利。雖然國民黨的「母雞」不夠力,但「三腳督」的高度競爭,同樣也壓縮了民進黨的基本盤,賴清德近來的民調即便領先,支持度也僅在3成出頭,遠低於民進黨的基本盤。
民進黨的「母雞」只有3成多,「小雞」能得到的「庇蔭」也就少了。相形之下,即便不找柯文哲站台,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也可能吸納較多柯文哲支持者的選票,在選舉中居於有利的位置。但可惜的是,國民黨因為太過重總統、輕立委,很多和民眾黨可能達成共識的選區,都沒有盡力的去協調,增加了立委參選人的風險。
總統的當選機率不高,立法院才是國民黨的主要根基,只要三黨不過半,國民黨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靠結盟拿下國會龍頭,成為過去8年無法做到的「監督制衡」力量。如果民進黨總統勝選,結盟的國會多數可以讓民進黨不能為所欲為,如果柯文哲當選,國會席次則是「聯合政府」的談判籌碼。當然,如果侯友宜最終民調上揚有一搏的機會,「小雞」們的支持則可以是侯友宜最終勝負的關鍵。
7月23日之後,侯友宜的情況就基本穩定,當選與否則看天命。國民黨應該把更多的心力放在立委選舉,把立委當成決勝的主戰場,朱立倫也不必去搶什麼總統大選「總教練」,好好把立委選好才是正辦。明年1月13日開票當天,朱立倫能否保住黨主席的位置,很大部分也要看這些立委當選人的臉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選情不振,黨內卻仍為「侯下郭上」、「侯下賴上」爭執不休,搞得士氣更加低迷。但明明國民黨立委選情仍頗有可為,黨內卻似乎完全不關注立委選舉,把所有的關注和心力都放在總統大選上,整個黨都準備在侯友宜這一棵樹上吊死。
金溥聰剛入主侯友宜競辦,就為了朱立倫究竟是「總教練」還是「球隊老闆」互相較勁,但對於立委選舉誰來操盤、如何操盤,卻無人聞問。為了避免小雞「跳船」和柯文哲合作,國民黨還快速通過「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黨員行為規範」,嚴禁黨員邀請非國民黨參選人助選。國民黨所有的「團結」、「大局」都是以總統參選人為基準,把立委參選人的利益置於侯友宜之下。
「行為規範」通過時,正是國民黨內小雞雜音最多的時候,多名北市議員出身的立委參選人,公開表態希望爭取柯文哲的「關愛眼神」,讓侯友宜原本已經低迷的選情,更加雪上加霜,黨中央不得不下重手,避免侯友宜的選情崩盤。但這個規範管得住小雞,卻管不住通過該規範的國民黨中常委們,至今仍不斷密謀「換侯」替郭台銘翻盤。
「金小刀」入主侯團隊立即統一了兵權,「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侯辦的內鬥及能力不足等問題,並且還讓侯友宜接連拋出「九二共識」、「核一重啟」、「縮短兵役」等議題,雖然也有些爭議和修正,但對於召回藍軍支持者、穩定侯友宜選情應該會有一定的幫助。
昨天金溥聰親上趙少康的專訪,痛批挺郭中常委「製造分化、居心叵測」,也連帶指鄭麗文、蔡正元、邱毅等人「分化團結」。對金溥聰而言,此時的首要之務仍是「整隊」,整頓完侯團隊之後,就要整理國民黨團隊,眼看團結郭台銘無望,就必須徹底斬斷與郭台銘的糾葛,若一直被拖在無盡的內耗之中,永遠也無法邁出第一步。
平心而論,以金溥聰入主侯團隊時,侯友宜的民調已經淪為「小三」,能在短期之內做到這樣,還讓侯友宜對原本不願碰的敏感議題表態,「金小刀」的表現可圈可點,換做國民黨任何其他的人來操盤,恐怕都不會比金溥聰做得更好。但金溥聰畢竟不是神,即便能穩住侯友宜的選情,也很難真的起死回生。
過去一段時間的侯友宜雖然有些改變,但談不上讓人「耳目一新」:與韓國瑜的和解拖泥帶水、扭扭捏捏;拋出「九二共識」和核電議題,卻像是應付一下,沒有進一步深刻的論述;在其他的議題上也沒有展現出纏鬥的能力和決心。國民黨之所以會一直陷在「換侯」的議題,多少也是因為侯友宜仍缺乏引領議題的能力,侯友宜無法往前跨步,整個藍軍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不斷討論侯友宜自己。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侯友宜要平安度過7月23日全代會,大概沒有什麼問題,但要拉回民調第二的位置,則有不小的難度;很可能和4年前的韓國瑜一樣,連個像樣的副手都找不到。
侯友宜的問題不在於民調低,而是連續民調「吊車尾」,導致「看好度」破底,除非有「大破大立」的表現,很難翻轉這樣的局面。這也就是沈富雄所說的「怪現象」,昔日民調怎麼都掉不下來,如今掉下來就爬不上去。金溥聰可以幫侯友宜解決所有內部、外在的問題,但卻無法幫侯友宜脫胎換骨,展現大破大立的氣魄。
理論上,侯友宜的民調會因為藍軍的回穩,而有一定的回升,但要進一步突破卻有困難。而即便能突破,勝負也不操之在己,後續的藍白整合(或被整合),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成功的機率不高,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相較於總統選情的困難,國民黨在立委選舉其實大有可為。2020年因為受到韓國瑜的拖累,國民黨立委選得很糟,台北市8席立委只拿下4席、新北12席只得3席、桃園市6席拿3席、台中市8席拿2席、彰化縣4席拿1席,這些原本都是藍軍的優勢區,國民黨要在這些縣市拿下過半席次都不是難事才對。但至今卻沒有看到國民黨給予應有的關照,即便「類初選」的過程中,侯友宜和郭台銘也不怎麼關心立委候選人。
總統「三腳督」(或可能的「四腳督」),大幅降低了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希望,但對立委選情卻未必不利。雖然國民黨的「母雞」不夠力,但「三腳督」的高度競爭,同樣也壓縮了民進黨的基本盤,賴清德近來的民調即便領先,支持度也僅在3成出頭,遠低於民進黨的基本盤。
民進黨的「母雞」只有3成多,「小雞」能得到的「庇蔭」也就少了。相形之下,即便不找柯文哲站台,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也可能吸納較多柯文哲支持者的選票,在選舉中居於有利的位置。但可惜的是,國民黨因為太過重總統、輕立委,很多和民眾黨可能達成共識的選區,都沒有盡力的去協調,增加了立委參選人的風險。
總統的當選機率不高,立法院才是國民黨的主要根基,只要三黨不過半,國民黨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靠結盟拿下國會龍頭,成為過去8年無法做到的「監督制衡」力量。如果民進黨總統勝選,結盟的國會多數可以讓民進黨不能為所欲為,如果柯文哲當選,國會席次則是「聯合政府」的談判籌碼。當然,如果侯友宜最終民調上揚有一搏的機會,「小雞」們的支持則可以是侯友宜最終勝負的關鍵。
7月23日之後,侯友宜的情況就基本穩定,當選與否則看天命。國民黨應該把更多的心力放在立委選舉,把立委當成決勝的主戰場,朱立倫也不必去搶什麼總統大選「總教練」,好好把立委選好才是正辦。明年1月13日開票當天,朱立倫能否保住黨主席的位置,很大部分也要看這些立委當選人的臉色。
作者介紹
-
單厚之
媒體工作者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