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易導致吞嚥困難!醫曝最佳解方 這治療才是關鍵

2023-06-16 10:17:57   1567

肌少症影響的層面並不只有四肢的骨骼肌肌肉,它同時也可能會影響到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並與骨質疏鬆有所關聯。

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病因,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肌肉質量的減少而發生「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行動不便、甚至失能。多數肌少症的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腿圍變細的情形,然而有些患者看似肥胖,實際上卻是肌少症;這是因為雖然肌肉萎縮,取而代之的則是脂肪組織堆積,因而形成所謂的「肌少性肥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楊蕙黛主任將於本文詳細說明有關肌少症可能會影響的範圍及治療方法。

肌少症會影響長輩吞嚥能力產生障礙 恐形成惡性循環

楊蕙黛主任表示,無論如何,透過肌肉質量及肌肉力量等檢測,可以確認診斷是否為「肌少症」,而確診「肌少症」的病人,配合適當營養補充,包括足夠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D等,在經過持續運動復健治療後,多數都能有意義的增強肌力及生活功能。

此外,民眾也應留意,肌少症影響的層面並不只有四肢的骨骼肌肌肉,事實上它同時也會影響到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由於這些肌群的質量減少,沒有足夠的肌力來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等吞嚥動作,便會產生吞嚥障礙,稱為「肌少症吞嚥困難」。而這樣的吞嚥困難,後續引發的營養不良,又會惡化了「肌少症」肌肉質量不足的狀況,形成1個惡性循環。

肌少症導致吞嚥困難、骨質疏鬆該怎麼辦? 1治療是關鍵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楊蕙黛指出,在65歲以上年長的族群中,「肌少症吞嚥困難」的發生其實並不少見;除了吞嚥困難或嗆咳的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

對於「肌少症吞嚥困難」的處理,藉由肢體的物理與職能治療,以及個別的吞嚥復健訓練,增進四肢骨骼肌以及吞嚥肌群的肌耐力與協調性,強化吞嚥技巧,並視情況調整進食食物的質地,給予足夠的營養補充,亦可以改善吞嚥進食的能力,避免落入上述「肌少症」的惡性循環之中。

不僅如此,楊蕙黛也表示,醫學研究發現,已知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同時也有「肌少症」的比例較一般人更高;更進一步也認為,「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有協同以及共病之關係。假使有四肢瘦削或無力等疑似肌少症,或者合併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建議可以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評估檢測,若確認診斷便可儘早進行復健治療。

無論是「肌少症」或「肌少症吞嚥困難」,都有機會在復健治療後獲得不錯的進步。關心自己也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即使年歲漸長,我們還是能過著有品質的「肌」智銀髮生活。(連珮妤/台北報導)

(核稿編輯:陳郁茹)
(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來源:肌少症易導致吞嚥困難!醫曝最佳解方 這治療才是關鍵
出處:NOW健康
作者介紹
  •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