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標準答案扼殺創造力

2011-12-21 12:08:27   1075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昨天表示,台灣教育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凶是「標準答案」,她看過太多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昨天表示,台灣教育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凶是「標準答案」,她看過太多中小學的測驗卷,完全以教科書的內容命題。

洪蘭昨天出席新北市教育局舉辦的「閱讀教育高峰論壇」,和新北市長朱立倫一同探討閱讀教育的重要,兩人不約而同提及「標準答案」的禍害。

洪蘭說,曾收到一名憤怒家長寄來的考試卷,題目是「下列哪一個會長大?」備選答案有「桃樹」、「小草」、「種子」,照常理判斷是「以上皆是」,標準答案卻只有「小草」,因為教科書上說「桃樹會開花,小草會長大,種子會發芽」。

還有一個題目也讓她啼笑皆非,她的孩子有一次碰到一個問題,「天氣很冷,是觀察、判斷、還是推想?」,老師標準答案是「觀察」。洪蘭質疑的是,難道不能從行人發抖、路面結冰「判斷」出「天氣很冷」嗎?

朱立倫也說,他現在去做中、小學的測驗題,成績一定都很不好,因為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每個答案都有可能。」朱立倫認為,一定要改正「從教科書文字找答案」的教學方式,讓孩子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朱立倫也提及,他博士唸的是會計,但會計博士用到的算術,大概台灣小學畢業就能應付,剩下的則是邏輯觀念。他剛到美國讀書,教授驚訝他解題速度極快,其實根本是「訓練下的成果」,很多題目已練習過好幾遍,一看就知道答案了,其中原理恐怕還不是很清楚。且他的興趣在歷史和地理,也不在數學。

洪蘭:學得進去就不怕教改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昨天表示,不用擔心教育改革不斷變來變去,只要「學得進去」、知識夠寬、夠深、觀念夠清楚,「隨便怎麼改都沒關係」。

洪蘭昨天出席新北市教育局舉辦的「閱讀教育高峰論壇」,和新北市長朱立倫一同探討閱讀教育的重要。天下文化事業群執行長王力行問兩人,面對教育制度頻繁改變,家長跟學生該如何應對?洪蘭做出上述表示。

洪蘭說,她總是告訴大家,學習本來就不該是「考什麼才念什麼」,只要知識足夠,怎麼考都不怕。她曾跟多名基測滿分學生聊天,發現他們的父母都在圖書館、公家機關上班,週末辦活動,就把孩子帶在身邊,任其閱讀有興趣的讀物。

洪蘭表示,他家6個兄弟姊妹,當初都遵照父親的指示去讀「第一志願」,結果全部改行。她大學念的是法律,研究所才開始對心裡學、神經科學有興趣。可見家長們大都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但只要想追求知識,就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重點在於啟發興趣,讓孩子從小就能自動自發地閱讀、吸取知識。洪蘭說,閱讀的功能是增加背景知識,只要背景知識夠多,之後看到東西就能觸類旁通。她以「福爾摩斯」推理小說為例,同樣的犯罪現場,福爾摩斯可以從寫字的高度判斷犯人的身高、腳印步伐的寬度判斷年齡,華生卻只能目瞪口呆,關鍵就是福爾摩斯擁有許多的偵探知識,而華生的專業在醫學。

朱立倫表示,教育可分為寬度和深度,政府有責任提供環境,讓孩子可以輕鬆地廣泛閱讀、大量閱讀,達到第一個基礎,接著再按照自己的興趣深入研究。新北市升格後的首要工作,就是改進學校、社區的閱覽空間,以及採購足夠的圖書,讓市民願意走進去。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