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特質人格」長時間使用社群 罹患憂鬱風險增高

2022-12-28 18:34:21   2649

根據一份發表於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使用較多的社群媒體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尤其對具高度神經質與低親和特質者影響更大。

隨著使用社群的時間越長,不管孩子的性格如何,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根據一份發表於「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使用較多的社群媒體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尤其對具高度神經質與低親和特質者影響更大。

評估自身特質 是否適合使用社群媒體

雖然社群媒體可以幫助增加知識和社會連結,但以往已有研究指出過度使用可能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這篇研究指出年輕人社群媒體使用時間和憂鬱情緒有正相關,對各種人格特質的年輕人都是如此,尤其對於高神經質和低親和型的人格則特別顯著。高神經質的人通常情緒不穩定,使用社群媒體紓壓往往適得其反;低親和型人格的人則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擅長和人打交道,於是使用社群媒體,在虛擬世界尋求補償,但使用時間越久、越感到舒適,回到現實世界後心情越差。

降低罹患憂鬱 減少社媒接觸

林家興教授提醒,使用社群媒體讓人愉悅,減少使用就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年輕人願意忍受這樣的不舒服,就可以減少使用社群媒體,降低罹患憂鬱的風險。另,增加從事社群媒體以外的活動,例如:和朋友講電話、運動、閱讀、做家事等,多做一些替代活動,以減少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

停用太過苛刻 先從減量做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家中的孩子之於網路就像魚之於水,密不可分。一昧的限制使用是不切實際的。家長們可先觀察孩子是否使用社群時間過長或有網路成癮的症狀。可以在停用網路社群時感到焦慮或失去角色功能(如:學生上課時只想著上網,回家時也不和家人互動,甚至影響睡眠及飲食)兩項來辨識判斷。而處理網路成癮最直接的減量方式,就是以其他事情替代使用網路,轉移注意力。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2022/12/27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