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愛喝1飲料、營養不均、不運動 釀成肥胖還連累腎

2022-12-16 13:44:06   2160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眾多,相關預防教育及認知,應從學童時期開始推廣。

小時候胖,長大還可能繼續胖,也成為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的候選人。調查顯示,台灣逾4分之1的小學生屬於過重及肥胖,專家擔心,如果未能均衡飲食、多多運動、控制體重,未來洗腎人數恐愈來愈多。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眾多,相關預防教育及認知,應從學童時期開始推廣,才能降低以免成人時的三高、慢性腎臟病等罹病率。

國際研究發現,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將增加日後罹患慢性腎病的發生機率。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表示,愛喝含糖飲料、營養不均衡、運動量不夠是危害國內孩童腎臟健康的3大因素。

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與肥胖、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息息相關,而國民營養調查發現,逾九成台灣國小學童每週至少喝次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嚴重威脅兒童腎臟健康。

最新國民營養調查(2017至2020年)也顯示,7至12歲兒童中,僅13.1%每日蔬菜達國民健康署建議的份數(3份),僅6.4%孩童的水果攝取量達建議份數(2份),高達83.6%的兒童牛奶攝取不足1份。

吳苡璉指出,養成運動習慣,可以延緩慢性腎臟病的發展病程,不過,僅1成6台灣兒童每週運動3次以上,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歲至17歲兒童與青少年,需至少平均1天1小時進行中度以上運動的標準」。

為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台灣基層透析協會、台北醫學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與來自德國、在腎臟透析與照護具領導地位的台灣費森尤斯醫藥共同推動「腎臟超人」計畫,希望學童想成3大愛腎護腎的好習慣。

1.均衡吃: 參照國民健康署建議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

2.喝足水: 盡量少喝或是戒除含糖飲料,4至8歲孩童每日至少喝足1.2公升水;9歲以上孩童每日則要喝足1.5公升水。

3.勤運動: 建議進行每日平均6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像是有氧運動、或是體育活動,並維持理想體重不超標。

吳麥斯提醒,如有小便有泡「泡」、「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症狀,可能已有慢性腎病,務必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早介入並適時治療。(陳如頤/台北報導)

(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來源:兒童愛喝1飲料、營養不均、不運動 釀成肥胖還連累腎
出處:NOW健康
作者介紹
  •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