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預防失能、避免衰老 治療師授2彈力帶運動對抗

2022-12-08 16:06:22
2044
南投醫院於去年起加入預防及延緩失能之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試辦計畫,讓高齡者在住院期間,透過個管師篩檢評估後轉介所需單位,擬定個別訓練計劃。
依據2021年9月內政部統計處資料,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16.67%,而南投縣則高達19.27%,位居全國排名第四名,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人老了之後害怕的就是失能,擔心老後無法移動,需要仰賴他人,成為家人甚至是社會的負擔。
衰弱是退化前兆 恐致失能、死亡
衛福部南投醫院吳政軒物理治療師表示,長者面對高齡化除了衍生多重慢性病外,衰弱亦是高齡者退化的前兆,研究指出老化引發之非刻意性體重減輕,隨之而來的問題,如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等,將導致身體功能下降。
而老人衰弱過程是連續且動態性的互相影響,若未即時診斷、介入治療,則衰弱進展快速,將增加失能或死亡風險。
而老人衰弱過程是連續且動態性的互相影響,若未即時診斷、介入治療,則衰弱進展快速,將增加失能或死亡風險。
個別訓練計劃 一週一次、一次30分鐘
南投醫院於去年起加入「預防及延緩失能之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試辦計畫」,讓高齡者在住院期間,透過個管師篩檢評估後轉介所需單位,擬定個別訓練計劃。
吳政軒物理治療師表示,住院期間的訓練頻率為一週一次,一次30分鐘,內容包括利用彈力帶及手邊隨手可得的物品來增加肌力、平衡及柔軟度。建議一般健康的年長者在家也可以做,頻率則可安排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鐘的運動,如要增強強度可以選擇磅數較重的彈力帶即可。
吳政軒物理治療師表示,住院期間的訓練頻率為一週一次,一次30分鐘,內容包括利用彈力帶及手邊隨手可得的物品來增加肌力、平衡及柔軟度。建議一般健康的年長者在家也可以做,頻率則可安排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鐘的運動,如要增強強度可以選擇磅數較重的彈力帶即可。
2居家訓練 預防衰老、延緩失能
有多種運動項目可以選擇,下列舉例兩項運動供長者在家進行適當訓練: 

1.肩前屈:可增加胸大肌及前三角肌肌肉力量。坐在椅子上,一手將彈力帶握住,一端固定於大腿下方,將手肘伸直,肩膀慢慢往上舉高,維持10-15秒,再慢慢放下。 

2.膝伸直:可增加大腿後側、大腿前側、小腿後側肌肉力量。坐在椅子上,將彈力帶由足背交叉繞過腳底,雙手抓握彈力帶。大腿和膝蓋都保持彎曲,慢慢將膝蓋伸直,腳往下踩維持10-15秒,再慢慢回來。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2022/12/02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2022/12/02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