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平等」,「Act for Better Love讓愛更好」平台以「計畫支持」出發,提出預防HIV傳播、去汙名化與歧視、改善HIV感染者生活品質三大願景,邀請各HIV倡議組織遞交計畫提案,同心努力,消除各種不平等與歧視。
HIV治療可「U=U」不具傳染 但疾病仍受歧視、偏見
愛滋病指的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雖然AIDS的患者都受到HIV病毒感染,但其實感染HIV病毒並不一定會走向AIDS。台灣愛滋病學會常務理事、高雄榮總臨床實驗科主任林錫勳醫師表示,隨著藥物的進步,以及醫師、政府的努力之下,HIV治療已有大幅進步,在藥物穩定控制之下更可以達到「U=U」,也就是「病毒量測不到(Undetectable)=不具傳染力(Untransmittable)」,當感染者血液中的 HIV 病毒量低到檢測不到時,就不會透過性行為感染他人。
在藥物、治療進步之餘,應改善社會上的歧視以及對HIV感染者的恐懼,建立一個更友善、更正面的生活環境,這也是HIV感染者目前最迫切的需求。臺灣葛蘭素史克(GSK)藥廠支持「Act for Better Love讓愛更好計畫(AFBL)」成立,邀請IV倡議組織遞交計畫提案,支持入選計畫,攜手改善社會歧視與偏見。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以「無疆之境:跨越國界的愛滋支援與倡議推廣」參與AFBL計劃,建立多語教學影片,協助在台外籍感染者取得藥物與治療;台灣紅絲帶基金會以「Know Your Status」參與,致力於篩檢、HIV衛教宣導以及協助陽性篩檢個案轉介就醫;台灣關愛基金會以「愛有所屬、老有所終」參與,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年長感染者的困境;台灣露德協會與帕斯堤聯盟分別以「台灣感染者生活處境行動白皮書」、「帕斯堤聯盟 2022 年薪傳營」參與,針對不同族群的HIV感染者,藉由互動與交流瞭解社群的第一線需求;愛之希望協會也以「讓愛更好 - 讓愛無懼」參加AFBL,持續在臺灣外島、屏東山區等偏遠地區,舉行衛教與篩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