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蔬菜含重金屬 勿摘食

台灣主要河川水質及底泥汙染嚴重,大漢溪底泥含有重金屬;新北市府昨天表示,在沿岸建設人工濕地淨化水質,
台灣主要河川水質及底泥汙染嚴重,大漢溪底泥含有重金屬;新北市府昨天表示,在沿岸建設人工濕地淨化水質,種植的部分植物有吸附重金屬功能,提醒民眾切勿任意採摘食用。
淡水河支流的大漢溪,水質或底泥重金屬嚴重程度及生物風險程度嚴重受關注,也是行政院環保署列為首要調查對象。
因為大漢溪長期受汙染,新北市政府在沿岸建設華江、新海、浮洲、城林、鹿角溪等人工濕地,今年環境教育法上路,參訪濕地人數暴增,包括機關民眾、健行隊伍等,讓導覽解說員與志工忙得不可開交。
新北市生態保育團隊解說員鄭慶來,帶著團體解說新海人工濕地建設成果,他說,濕地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淨水;透過自然生態運行,以及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親水植物,吸附水中的重金屬、雜質、氨、氮,達到淨化水質的功能。
不過,鄭慶來在淨化池邊隨手摘起一段開花的空心菜,提醒民眾「千萬不要摘來吃,因為它很毒。」這裡所種植或生長的一些植物都是用來淨化水質,包括野荸薺、茭白筍、空心菜等。
鄭慶來透過隨身麥克風強調,這些平常在菜市場都可以看見的蔬菜,在濕地因為肩負特殊使命,所以有重金屬,絕對不可以摘食。
市政府表示,部分民眾因為惜福,會採摘蔬菜食用,最近將豎立告示牌,提醒民眾千萬不可摘食蔬菜或捕魚食用,以免遭到重金屬危害。
稽查大漢溪污染 立體偵蒐
底泥污染可能影響水生生物,透過食物鏈影響國人健康。新北市府表示,除將在大漢溪濕地設警告標示,也將透過空中偵查與地面埋伏,立體查緝沿岸污染源。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昨天召開河川底泥調查計畫審查會議,專家指出,大漢溪重金屬含量高。環保署將耗資新台幣千萬元,調查大漢溪等重點河川底泥污染源。
新北市環保局昨晚表示,淡水河的整治仍有努力空間,其中大漢溪浮洲橋至新海橋河段,屬重點治理河段,此處沿岸為水污染熱區。
環保局依以往查緝染整廠及重金屬污染的電鍍工廠經驗,業者多利用暗管與夜間偷排放,蒐集民眾與檢警提供的線索後,將透過空中偵蒐與地面埋伏,嚴加打擊河段沿岸污染源。
除環保局的污染源管理,河川的整治也是重點。市府水利局長張延光表示,近來為了推動藍色公路,積極整理河道,將加速整治大漢溪底泥。
張延光說,將來讓船隻可從現有的淡水河三重忠孝碼頭,延伸航行至大漢溪新莊利濟碼頭,配合商圈改造與濕地、河濱鐵馬車道,未來大台北地區民眾搭乘「藍色公路」時,就能沿途生態導覽和環境教育。
環保局表示,大漢溪逐步邁向全面輕度污染,其中闢建7座大漢溪污水截流站,全面啟動後,將有助大幅改善淡水河水質。濕地淨化水質的蔬菜含重金屬,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將設置警告牌,呼籲民眾切勿採摘或捕撈魚隻。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