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一夕崩盤 台北市民對陳時中滿意度全國最低
(1).jpg)
2022-06-01 17:23:20
24119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有5成7民眾認為新冠疫情已經失控、6成4認為防疫政策及表現比去年退步。影響所及,是指揮官陳時中的防疫滿意度,在短短1個月內暴跌15%,僅剩4成8滿意,與不滿意比例相差無幾;其中台北市民對他的滿意度暴跌2成1,成為全台最不滿陳時中的地區。
記者 吳子嘉/報導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有5成7民眾認為新冠疫情已經失控、6成4認為防疫政策及表現比去年退步。影響所及,是指揮官陳時中的防疫滿意度,在短短1個月內暴跌15%,僅剩4成8滿意,與不滿意比例相差無幾;其中台北市民對他的滿意度暴跌2成1,成為全台最不滿陳時中的地區。同時,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跌破5成,面臨死亡交叉;蘇貞昌滿意度則跌至近3年最低。這場失控的疫情,顯然已撼動蔡政府的穩定執政。
人雖然是感性的動物,但多數時候,都能盡可能的以理性角度分辨是非對錯。就如同面對眼前的百年大疫,台灣若能永遠維持零確診當然最好,但當考量到經濟發展、恢復自由正常生活等因素後,多數人都能理解,總有一天非得放棄清零,走出溫室,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
因此,儘管這一波本土疫情自4月初爆發後,到了當月底已衝破單日萬例的確診,但《美麗島電子報》4月份進行的國政民調顯示,有6成3民眾滿意陳時中表現;即便是當時疫情最嚴重的雙北,滿意度也都逼近6成;而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儘管略有下滑,但依然有5成6的民眾感到滿意;連蘇貞昌的滿意度也有4成9。
這樣的民調數據,一方面顯示出民眾在歷經兩年多的抗疫過程後,對於蔡政府的防疫表現已經產生定錨效應,不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修正;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多數民眾其實是能接受,或至少能理解,恢復正常生活是必須以「疫情爆發」為代價。
因此,看著確診數的激增,雖難免造成人心浮動,但既然台灣終究有一天得跟隨其他國家腳步與病毒共存,疫情的擴散,也只能視為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必要之惡。
只是,既然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能夠理性看待疫情的變化,那麼,為何才過了短短1個月,整個民意會出現顛覆性的變化?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防疫政策整備不足在先,科學問題政治解決在後,不願面對錯誤,卻又總是惱羞成怒。
用更直白的方式形容,就是這個政府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錯,錯了你又不認,認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說。終而讓民眾對整個執政系統感到不耐。
具體而言,當防疫政策從高度管制轉向自主應變,政府首要之務,就是備齊全體國民足夠使用的快篩試劑,藉此支撐檢疫手段的鬆綁,避免讓民眾赤手空拳上戰場。
這個簡單的道理多數人都懂,蔡政府卻是非得等到火燒屁股疫情失控才臨時對外採購。問題是,蔡英文在5月6日才公開說,「在這個月我們預計取得1億劑左右的快篩試劑,供應將會越來越穩定。」但今天已是6月,「1億劑快篩5月到貨」的承諾還在嗎?還是蔡英文的5月不只31天?
更甚者,當PCR量能明顯無法負荷疫情快散之際,面對雙北首長柯文哲、侯友宜早就極力呼籲陳時中應盡快採取「快篩陽性等於確診」的政策。結果,這個政府卻還是繼續上演這種令人喪氣的無限循環,非得等到愈來愈多確診者頂著虛弱病體排隊等待PCR,採檢後還得再繼續等待報告出爐,當民怨轉趨明顯後,才勉為其難的在5月底啟動這套早該上路的制度。
更難以置信的是,這段時間以來,絕大多數的確診者在歷經無謂折騰才取得PCR的採檢報告後,卻依然得不到醫療照顧,不是只能拿到醫院開出類似普拿疼的退燒藥,就是發揮神農嘗百草精神自己看著辦。整個染疫過程,政府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流程制度更是只有一個亂字。
面對眼前的防疫亂局,行政指揮體系卻仍忘情活在過去的桃花源,蔡英文自稱「防疫團隊成績相當好」,蘇貞昌盛讚「台灣疫情守的最好獲世界肯定」,連陳時中也忙著投書外媒向全世界宣傳「台灣如何成功抑制疫情」。
當外界出現批評、責難,當局不是事不關己酸言奚落、側翼圍攻,就是提告開罰。例如,當PCR篩檢量能不足,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就調侃雙北叫不動地區醫院和大型教學醫院;當Netflix貼文描述台灣快篩缺貨,網軍就出征臉書威脅退訂。
就連衛福部自己所公布的數據,明白顯示著台灣未滿10歲染疫後重症死亡率為10萬分之5,對比日本高出10倍,明顯偏高,指揮中心直至今日,仍未對外界有明確說明。就連藝人郭彥均在臉書發出與醫護朋友的對話,感嘆「很多孩子都走了」也不被允許,由行政院下令調查局、刑事局介入究責查辦,指揮中心更暗示可重罰300萬、關3年。
令人深感莫名的是,郭彥均2年前才替疫情指揮中心拍過「新冠疫情宣導短片」,也曾跟著蘇貞昌、陳時中把Covid-19稱為「武漢肺炎」。如今行政院卻是舉起打擊對岸認知作戰的旗幟,把郭彥均抹紅成中共同路人,這不僅是自相矛盾,這種套路其實也再次印證蔡政府每次執政出狀況,就會習慣性的扣人紅帽,自導自演、自我搶救。
因此,為何每次出大事就會自動人間蒸發的蘇貞昌,為何會突然跳出來揚言查辦郭彥均?原因恐怕只有一個,就是「防疫政策整備不足在先,科學問題政治解決在後」的蔡政府,顯然已清楚看見民調崩盤卻又無計可施,只好再次「向北京求救」,招喚反中幽靈,盼能藉此鞏固基本盤以穩住陣腳。
儘管如此,此次最新國政民調,從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到民進黨,所有指標若非顯著下滑,就是進入死亡交叉。這樣的結果,無疑就是民眾對這個講也不會聽、聽又聽不懂、懂又不會做、做又做不好的政府,所給予最直接的反撲。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有5成7民眾認為新冠疫情已經失控、6成4認為防疫政策及表現比去年退步。影響所及,是指揮官陳時中的防疫滿意度,在短短1個月內暴跌15%,僅剩4成8滿意,與不滿意比例相差無幾;其中台北市民對他的滿意度暴跌2成1,成為全台最不滿陳時中的地區。同時,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跌破5成,面臨死亡交叉;蘇貞昌滿意度則跌至近3年最低。這場失控的疫情,顯然已撼動蔡政府的穩定執政。
人雖然是感性的動物,但多數時候,都能盡可能的以理性角度分辨是非對錯。就如同面對眼前的百年大疫,台灣若能永遠維持零確診當然最好,但當考量到經濟發展、恢復自由正常生活等因素後,多數人都能理解,總有一天非得放棄清零,走出溫室,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
因此,儘管這一波本土疫情自4月初爆發後,到了當月底已衝破單日萬例的確診,但《美麗島電子報》4月份進行的國政民調顯示,有6成3民眾滿意陳時中表現;即便是當時疫情最嚴重的雙北,滿意度也都逼近6成;而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儘管略有下滑,但依然有5成6的民眾感到滿意;連蘇貞昌的滿意度也有4成9。
這樣的民調數據,一方面顯示出民眾在歷經兩年多的抗疫過程後,對於蔡政府的防疫表現已經產生定錨效應,不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修正;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多數民眾其實是能接受,或至少能理解,恢復正常生活是必須以「疫情爆發」為代價。
因此,看著確診數的激增,雖難免造成人心浮動,但既然台灣終究有一天得跟隨其他國家腳步與病毒共存,疫情的擴散,也只能視為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必要之惡。
只是,既然民調顯示多數民眾能夠理性看待疫情的變化,那麼,為何才過了短短1個月,整個民意會出現顛覆性的變化?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防疫政策整備不足在先,科學問題政治解決在後,不願面對錯誤,卻又總是惱羞成怒。
用更直白的方式形容,就是這個政府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錯,錯了你又不認,認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說。終而讓民眾對整個執政系統感到不耐。
具體而言,當防疫政策從高度管制轉向自主應變,政府首要之務,就是備齊全體國民足夠使用的快篩試劑,藉此支撐檢疫手段的鬆綁,避免讓民眾赤手空拳上戰場。
這個簡單的道理多數人都懂,蔡政府卻是非得等到火燒屁股疫情失控才臨時對外採購。問題是,蔡英文在5月6日才公開說,「在這個月我們預計取得1億劑左右的快篩試劑,供應將會越來越穩定。」但今天已是6月,「1億劑快篩5月到貨」的承諾還在嗎?還是蔡英文的5月不只31天?
更甚者,當PCR量能明顯無法負荷疫情快散之際,面對雙北首長柯文哲、侯友宜早就極力呼籲陳時中應盡快採取「快篩陽性等於確診」的政策。結果,這個政府卻還是繼續上演這種令人喪氣的無限循環,非得等到愈來愈多確診者頂著虛弱病體排隊等待PCR,採檢後還得再繼續等待報告出爐,當民怨轉趨明顯後,才勉為其難的在5月底啟動這套早該上路的制度。
更難以置信的是,這段時間以來,絕大多數的確診者在歷經無謂折騰才取得PCR的採檢報告後,卻依然得不到醫療照顧,不是只能拿到醫院開出類似普拿疼的退燒藥,就是發揮神農嘗百草精神自己看著辦。整個染疫過程,政府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流程制度更是只有一個亂字。
面對眼前的防疫亂局,行政指揮體系卻仍忘情活在過去的桃花源,蔡英文自稱「防疫團隊成績相當好」,蘇貞昌盛讚「台灣疫情守的最好獲世界肯定」,連陳時中也忙著投書外媒向全世界宣傳「台灣如何成功抑制疫情」。
當外界出現批評、責難,當局不是事不關己酸言奚落、側翼圍攻,就是提告開罰。例如,當PCR篩檢量能不足,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就調侃雙北叫不動地區醫院和大型教學醫院;當Netflix貼文描述台灣快篩缺貨,網軍就出征臉書威脅退訂。
就連衛福部自己所公布的數據,明白顯示著台灣未滿10歲染疫後重症死亡率為10萬分之5,對比日本高出10倍,明顯偏高,指揮中心直至今日,仍未對外界有明確說明。就連藝人郭彥均在臉書發出與醫護朋友的對話,感嘆「很多孩子都走了」也不被允許,由行政院下令調查局、刑事局介入究責查辦,指揮中心更暗示可重罰300萬、關3年。
令人深感莫名的是,郭彥均2年前才替疫情指揮中心拍過「新冠疫情宣導短片」,也曾跟著蘇貞昌、陳時中把Covid-19稱為「武漢肺炎」。如今行政院卻是舉起打擊對岸認知作戰的旗幟,把郭彥均抹紅成中共同路人,這不僅是自相矛盾,這種套路其實也再次印證蔡政府每次執政出狀況,就會習慣性的扣人紅帽,自導自演、自我搶救。
因此,為何每次出大事就會自動人間蒸發的蘇貞昌,為何會突然跳出來揚言查辦郭彥均?原因恐怕只有一個,就是「防疫政策整備不足在先,科學問題政治解決在後」的蔡政府,顯然已清楚看見民調崩盤卻又無計可施,只好再次「向北京求救」,招喚反中幽靈,盼能藉此鞏固基本盤以穩住陣腳。
儘管如此,此次最新國政民調,從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到民進黨,所有指標若非顯著下滑,就是進入死亡交叉。這樣的結果,無疑就是民眾對這個講也不會聽、聽又聽不懂、懂又不會做、做又做不好的政府,所給予最直接的反撲。
◆◆5成7認定疫情已失控 6成8認為防疫政策表現退步◆◆
針對民眾如何看待疫情的轉變,此次民調詢問民眾「以您目前的日常生活和自己的感受來講,您覺得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算不算已經失去控制?」結果顯示,有57.9%認為已經失控,5.1%認為快要失控,32.3%認為不算失控。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當中,有65%認為已經失控,25.3%認為不算失控;至於「泛綠」選民,有37.7%認為已經失控,51.3%認為不算失控。
由以上數據可見,蔡政府近日雖大力投書外媒宣傳「台灣如何成功抑制疫情」,但這樣的外宣說帖,是否能進一步出口轉內銷,效果有待評估。
接著,當民調進一步詢問民眾「您認為中央政府今年以來的防疫政策和工作表現,整體來講是比去年進步、或退步?」11.7%認為「比去年進步」,13.4%認為「2年表現一樣好」;4%認為「2年表現一樣差」,64.5%認為「去年退步」。整體而言,認為防疫政策表現「進步/好」的比例為25.1%,認為「退步/差」的為68.5%。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即便是「泛綠」選民,認為「進步/好」的比例為43.1%,認為「退步/差」則是48.7%,顯示即便是自家支持者,對於中央政府防疫表現的評價也是非常分歧。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當中,有65%認為已經失控,25.3%認為不算失控;至於「泛綠」選民,有37.7%認為已經失控,51.3%認為不算失控。
由以上數據可見,蔡政府近日雖大力投書外媒宣傳「台灣如何成功抑制疫情」,但這樣的外宣說帖,是否能進一步出口轉內銷,效果有待評估。
接著,當民調進一步詢問民眾「您認為中央政府今年以來的防疫政策和工作表現,整體來講是比去年進步、或退步?」11.7%認為「比去年進步」,13.4%認為「2年表現一樣好」;4%認為「2年表現一樣差」,64.5%認為「去年退步」。整體而言,認為防疫政策表現「進步/好」的比例為25.1%,認為「退步/差」的為68.5%。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即便是「泛綠」選民,認為「進步/好」的比例為43.1%,認為「退步/差」則是48.7%,顯示即便是自家支持者,對於中央政府防疫表現的評價也是非常分歧。
◆◆1個月跌15% 陳時中防疫政策滿意度面臨死亡交叉◆◆
針對民眾對於防疫指揮官的看法,民調也詢問民眾「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中央防疫指揮官已經2年4個月。整體來講,您對陳時中帶領團隊制定新冠肺炎的防疫政策和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結果顯示,有48.9%表示滿意,47.6%不滿意。
若與今年4月的國政民調進行比較,當時陳時中的防疫政策及表現滿意度為63.9%,不滿意度為33%。換言之,民眾對陳時中的滿意度在1個月內掉了1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14.6個百分點,顯示民眾的對他的態度已出現大幅轉變。
若以地區交叉分析,會發現在「台北市」部分,4月時台北市民對陳時中的滿意度為57.5%,不滿意度為38%。如今,此次民調完全逆轉,台北市民對他的滿意度只剩36%,為全國最低的區域;不滿意度58.2%,全國最高。短短一個月,滿意度驟降21.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20.2個百分點。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當中,有39.9%滿意陳時中的表現,55.7%不滿意。而在「泛綠」選民當中,儘管有80.8%滿意,但相較上月92.9%的滿意度來說,本月下滑了12.1個百分點;在不滿意度部分,有18.2%的泛綠選民不滿意陳時中表現,相較上月7.1%的不滿意度來說,本月增加了11.1個百分點。
若與今年4月的國政民調進行比較,當時陳時中的防疫政策及表現滿意度為63.9%,不滿意度為33%。換言之,民眾對陳時中的滿意度在1個月內掉了1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14.6個百分點,顯示民眾的對他的態度已出現大幅轉變。
若以地區交叉分析,會發現在「台北市」部分,4月時台北市民對陳時中的滿意度為57.5%,不滿意度為38%。如今,此次民調完全逆轉,台北市民對他的滿意度只剩36%,為全國最低的區域;不滿意度58.2%,全國最高。短短一個月,滿意度驟降21.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20.2個百分點。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中立/看人不看黨」的選民當中,有39.9%滿意陳時中的表現,55.7%不滿意。而在「泛綠」選民當中,儘管有80.8%滿意,但相較上月92.9%的滿意度來說,本月下滑了12.1個百分點;在不滿意度部分,有18.2%的泛綠選民不滿意陳時中表現,相較上月7.1%的不滿意度來說,本月增加了11.1個百分點。
◆◆6成6民眾反對陣前換將 陳時中難跳船選北市長◆◆
儘管民眾對陳時中防疫表現的滿意度大幅下滑,但當民眾被問到「目前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超過155萬人確診,而且最近1個多月累計的確診和死亡人數暴增,疫情也還在快速擴大,您認為行政院有沒有必要換掉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結果顯示,27.6%認為有必要,相較於上月調查僅增加0.9個百分點;66.1%認為沒必要,較上月調查減少0.4個百分點。
這樣的數據顯示出,民眾對於陳時中是否應下台的問題,其實大多能以務實的角度來看待。畢竟,在疫情嚴峻之際,若非萬不得以,陣前換將不見得對防疫有利。而這也意味著,在這一波本土疫情獲得明顯改善前,陳時中恐怕很難有理由,去說服選民自己要在這個節骨眼轉換跑道參選台北市長。
這樣的數據顯示出,民眾對於陳時中是否應下台的問題,其實大多能以務實的角度來看待。畢竟,在疫情嚴峻之際,若非萬不得以,陣前換將不見得對防疫有利。而這也意味著,在這一波本土疫情獲得明顯改善前,陳時中恐怕很難有理由,去說服選民自己要在這個節骨眼轉換跑道參選台北市長。
◆◆此波本土疫情爆發 蔡英文信任度、滿意度折損逾15%◆◆
在民眾對政府防疫表現態度顯著轉變之際,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也陷入危機。當民眾被問到「整體來講,您對蔡英文總統是信任、或不信任?」有48.7%表示信任,較上個月減少5.9個百分點;44%不信任,較上月增加5.7個百分點。
若再與今年3月時的民調做對比,蔡英文此次疫情爆發後,信任度累計已掉了8.9個百分點;不信任度增加7.8個百分點,一來一回折損了16.7個百分點,衝擊不謂不大。
在滿意度部分,當民眾被問到「您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的整體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有49.9%表示滿意,較上個月減少6.1個百分點;44.8%不滿意,較上月增加5.6個百分點。
若與今年3月時的民調做對比,蔡英文在疫情爆發後,滿意度累計已掉了8.9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7個百分點,一來一回也折損了15.9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民眾對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大致已回復到去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的執政評價。
若再與今年3月時的民調做對比,蔡英文此次疫情爆發後,信任度累計已掉了8.9個百分點;不信任度增加7.8個百分點,一來一回折損了16.7個百分點,衝擊不謂不大。
在滿意度部分,當民眾被問到「您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的整體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有49.9%表示滿意,較上個月減少6.1個百分點;44.8%不滿意,較上月增加5.6個百分點。
若與今年3月時的民調做對比,蔡英文在疫情爆發後,滿意度累計已掉了8.9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加7個百分點,一來一回也折損了15.9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民眾對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大致已回復到去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的執政評價。
◆◆蘇貞昌施政滿意度陷死亡交叉 近3年最低紀錄◆◆
隨著蔡英文民調下滑,蘇貞昌及民進黨則雙雙陷入死亡交叉。當民眾被問到「您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就任以來的整體施政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有43%表示滿意,較上個月減少6.9個百分點;48.5%不滿意,較上月增加4.8個百分點。
目前蘇貞昌的施政滿意度,不僅低於去年疫情三級警戒時的狀況,甚至是2019年8月以來的最低值。
在政黨好感度部分,此次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為43%,較上個月下降2個百分點;反感度為44.2%,較上個月增加3.9個百分點。
反觀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為27.5%,較上月增加5個百分點;反感度為55.4%,較上月減少4.5個百分點,儘管整體數據仍欠佳,但這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止跌回升。
【圖片為資料照】
目前蘇貞昌的施政滿意度,不僅低於去年疫情三級警戒時的狀況,甚至是2019年8月以來的最低值。
在政黨好感度部分,此次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為43%,較上個月下降2個百分點;反感度為44.2%,較上個月增加3.9個百分點。
反觀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為27.5%,較上月增加5個百分點;反感度為55.4%,較上月減少4.5個百分點,儘管整體數據仍欠佳,但這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止跌回升。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