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增9658例本土 是否改遠距教學各校評估後再統一宣布

2022-05-19 10:53:27
1588
桃園市18日新增9,658例本土個案,針對國中會考後是否改採遠距教學,將授權各學校彈性評估,最後由教育局作宣布。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針對國中會考後是否改採遠距教學,將授權各學校彈性評估,最後由教育局作宣布。因應偏鄉復興區只有1家藥局,已調度2000劑快篩以巡迴醫療方式發送。
據桃園市政府網站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桃園新增9,658例本土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主持防疫專案會議暨會後記者會時表示,桃園新增9,658例本土個案,雖較17日略為降低,但全國單日確診人數超過8萬人,代表疫情仍在升溫中。目前桃園市居家隔離人數共計1萬8,635人;居家照護人數累計12萬713人,已有4萬8,356人完成線上醫療諮詢服務,完成度約40%,市府會協調負責醫療院所盡速完成線上醫療諮詢,給予輕症居家照護的確診者健康方面的支持。
關於長照機構加強防疫方案,鄭市長表示,桃園比照中央作法,取消今(111)年長照機構的相關評鑑作業;對於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的住民及工作人員,市府會發送每人兩劑快篩試劑,18日市府也舉辦「長照機構(含護理之家、老福機構、兒少機構、身障機構等住宿型機構)防疫應變講習」,透過實體及同步視訊講習,針對機構照護、機構控管、視訊看診、即時投藥等議題說明。鄭市長強調,機構住民屬於健康脆弱族群,確診事件發生時,必須把握5日投藥黃金期,因此各機構須與合約醫療院所密切聯繫,經醫生判斷後,會由衛生局盡速提供藥物,以建立起照顧長照機構的防線。
關於原鄉及特殊族群快篩試劑發給情形,鄭市長表示,復興區只有一家藥局,以實名制每日販售78份快篩試劑數量仍有所不足,因此由衛生局調度2,000劑快篩試劑給復興區衛生所,以巡迴醫療的方式到各部落、衛生室發給有需要的民眾;另社會局也準備120劑給復興區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弱勢民眾公費快篩。此外,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獨居長者、街友等4類人員,若因確診有快篩需求,可透過個案管理師及14個家庭服務中心,直接取得公費快篩;若長照機構、護理之家、兒少機構、老福機構、身障機構有快篩試劑的需求,市府也會配送。
鄭市長說明,桃園社區採檢站提供「PCR採檢、醫生看診、拿藥」三合一服務,服務對象為6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17日9處社區採檢站三合一醫療服務看診人數為1,696人;此外,目前有5家醫院開設「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防疫急門診)」,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部立桃園醫院、敏盛綜合醫院、榮總桃園分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希望減輕急診負擔,將醫療量能保留給中重症病患。
鄭市長提到,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有Paxlovid、Molnupiravir兩種,其中較普遍使用的是輝瑞藥廠的Paxlovid,兩種抗病毒藥物總計已到貨超過2萬劑,會由醫師根據病人需求開立處方箋,再由各責任醫院、衛生局及兩大核心藥局配送。
關於學校防疫情況,鄭市長說明,自3月26日起,桃園累計1萬3,904位師生確診,目前有7,120位師生配合7+7方案居家隔離,另有1萬5,697位師生為自主應變對象(停課3天+快篩1次)。鄭市長表示,5月22日國中會考結束後,距離暑假尚有6週時間,考量各學校在城鄉、地域、學校規模、確診人數等方面的差異性,市府授權各學校的防疫專責小組,以全年級或全校為單位,評估是否採遠距教學的方案,將由教育局調查各校意見並統籌研判,讓學校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適合的教學方式。
鄭市長表示,國小學童莫德納疫苗持續接種中,5歲至11歲學童可施打的BNT疫苗也已到位,預計5月25日起陸續安排國小學童及國高中生第三劑疫苗到校施打服務。滿12歲的學童劑量不同,會安排分時分流與其他年齡層一起在校施打,家長也可以選擇帶學童至診所接種。
鄭市長也說明,市府加購快篩試劑支援學校,教育局已發給各學校31萬7,491劑;除了教育部配賦的數量,教育局也另外再採購33萬劑,其中23萬劑為鼻腔快篩、10萬劑為唾液快篩。目前唾液快篩有4萬5,600劑到位,已發送8,640劑給幼兒園,讓幼兒可優先使用唾液快篩。
有關衛生局「桃園市COVID-19確診者調查表」停止填報,鄭市長表示,中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進行優化,並增加24小時內可修改資料的功能,目前運作順利,因此18日起市府衛生局「桃園市COVID-19確診者調查表」停止填報,確診者可透過中央系統自主回報。
鄭市長也提醒,5月17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可依據是否打滿三劑疫苗,來選擇3+4(未打滿三劑,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0+7(打滿三劑,快篩陰性得免居隔+7天自主防疫)兩種方案。
鄭市長指出,5月1日前採取各學校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的方案,出現格式錯誤或資料不完整的情形,例如:電話或地址的資訊不完整、20歲以下缺乏法定代理人等,導致部分民眾的資料尚未登錄在中央系統。因此,市府採取個案檢核及批次格式化的方式,由資科局、衛生局及教育局共同合作,將以人工方式檢核資料的正確性,並統一格式與中央系統相符,再將資料傳輸到中央系統,未來不只會發放簡訊通知,也會開放民眾透過「桃園市民卡」LINE官方帳號下載電子版居家隔離通知書。鄭市長表示,4月25日至5月1日這段期間錯誤資料最多,市府正在進行個案檢核,請民眾耐心等候。
鄭市長說明,桃園「防疫關懷包快易通」服務採取「雙軌制」,提供居隔期間的確診者委託非同住親友代領防疫關懷包,包含線上預約及現場領取兩種方式。為方便第一線同仁作業,鼓勵市民優先使用線上預約服務,確診者委託的非同住親友使用手機加入「桃園市民卡」LINE官方帳號,預先登記後,即可至任一預約的區公所代領防疫關懷包;如未預約,代領人也可攜帶確診者的身分證及PCR陽性截圖等證明文件至區公所,只要確診者設籍在桃園,都能領取防疫關懷包。
鄭市長表示,台灣是一日生活圈,目前北北基桃是確診熱區,中南部確診數字也慢慢上升,時間落差約5到8日。觀察這段時間桃園各醫院及社區採檢站的數據,PCR陽性確診率約7成,9處社區採檢站更高達8成,代表仍有社區傳播。
鄭市長呼籲市民完整接種疫苗,目前桃園市全體市民疫苗覆蓋率達64.1%,18日市府開設25處社區接種站,提供高端及莫德納疫苗接種服務,本週六(5/21)還會再提供接種服務,年滿60歲以上長者及50歲以上原住民長者,皆可搭乘愛心計程車往返,完成接種後更可獲得700元禮券及桃園好米1包,請市民踴躍接種,提高保護力。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據桃園市政府網站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桃園新增9,658例本土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主持防疫專案會議暨會後記者會時表示,桃園新增9,658例本土個案,雖較17日略為降低,但全國單日確診人數超過8萬人,代表疫情仍在升溫中。目前桃園市居家隔離人數共計1萬8,635人;居家照護人數累計12萬713人,已有4萬8,356人完成線上醫療諮詢服務,完成度約40%,市府會協調負責醫療院所盡速完成線上醫療諮詢,給予輕症居家照護的確診者健康方面的支持。
關於長照機構加強防疫方案,鄭市長表示,桃園比照中央作法,取消今(111)年長照機構的相關評鑑作業;對於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的住民及工作人員,市府會發送每人兩劑快篩試劑,18日市府也舉辦「長照機構(含護理之家、老福機構、兒少機構、身障機構等住宿型機構)防疫應變講習」,透過實體及同步視訊講習,針對機構照護、機構控管、視訊看診、即時投藥等議題說明。鄭市長強調,機構住民屬於健康脆弱族群,確診事件發生時,必須把握5日投藥黃金期,因此各機構須與合約醫療院所密切聯繫,經醫生判斷後,會由衛生局盡速提供藥物,以建立起照顧長照機構的防線。
關於原鄉及特殊族群快篩試劑發給情形,鄭市長表示,復興區只有一家藥局,以實名制每日販售78份快篩試劑數量仍有所不足,因此由衛生局調度2,000劑快篩試劑給復興區衛生所,以巡迴醫療的方式到各部落、衛生室發給有需要的民眾;另社會局也準備120劑給復興區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弱勢民眾公費快篩。此外,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獨居長者、街友等4類人員,若因確診有快篩需求,可透過個案管理師及14個家庭服務中心,直接取得公費快篩;若長照機構、護理之家、兒少機構、老福機構、身障機構有快篩試劑的需求,市府也會配送。
鄭市長說明,桃園社區採檢站提供「PCR採檢、醫生看診、拿藥」三合一服務,服務對象為6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17日9處社區採檢站三合一醫療服務看診人數為1,696人;此外,目前有5家醫院開設「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防疫急門診)」,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部立桃園醫院、敏盛綜合醫院、榮總桃園分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希望減輕急診負擔,將醫療量能保留給中重症病患。
鄭市長提到,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有Paxlovid、Molnupiravir兩種,其中較普遍使用的是輝瑞藥廠的Paxlovid,兩種抗病毒藥物總計已到貨超過2萬劑,會由醫師根據病人需求開立處方箋,再由各責任醫院、衛生局及兩大核心藥局配送。
關於學校防疫情況,鄭市長說明,自3月26日起,桃園累計1萬3,904位師生確診,目前有7,120位師生配合7+7方案居家隔離,另有1萬5,697位師生為自主應變對象(停課3天+快篩1次)。鄭市長表示,5月22日國中會考結束後,距離暑假尚有6週時間,考量各學校在城鄉、地域、學校規模、確診人數等方面的差異性,市府授權各學校的防疫專責小組,以全年級或全校為單位,評估是否採遠距教學的方案,將由教育局調查各校意見並統籌研判,讓學校有彈性因應疫情調整適合的教學方式。
鄭市長表示,國小學童莫德納疫苗持續接種中,5歲至11歲學童可施打的BNT疫苗也已到位,預計5月25日起陸續安排國小學童及國高中生第三劑疫苗到校施打服務。滿12歲的學童劑量不同,會安排分時分流與其他年齡層一起在校施打,家長也可以選擇帶學童至診所接種。
鄭市長也說明,市府加購快篩試劑支援學校,教育局已發給各學校31萬7,491劑;除了教育部配賦的數量,教育局也另外再採購33萬劑,其中23萬劑為鼻腔快篩、10萬劑為唾液快篩。目前唾液快篩有4萬5,600劑到位,已發送8,640劑給幼兒園,讓幼兒可優先使用唾液快篩。
有關衛生局「桃園市COVID-19確診者調查表」停止填報,鄭市長表示,中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進行優化,並增加24小時內可修改資料的功能,目前運作順利,因此18日起市府衛生局「桃園市COVID-19確診者調查表」停止填報,確診者可透過中央系統自主回報。
鄭市長也提醒,5月17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可依據是否打滿三劑疫苗,來選擇3+4(未打滿三劑,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0+7(打滿三劑,快篩陰性得免居隔+7天自主防疫)兩種方案。
鄭市長指出,5月1日前採取各學校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的方案,出現格式錯誤或資料不完整的情形,例如:電話或地址的資訊不完整、20歲以下缺乏法定代理人等,導致部分民眾的資料尚未登錄在中央系統。因此,市府採取個案檢核及批次格式化的方式,由資科局、衛生局及教育局共同合作,將以人工方式檢核資料的正確性,並統一格式與中央系統相符,再將資料傳輸到中央系統,未來不只會發放簡訊通知,也會開放民眾透過「桃園市民卡」LINE官方帳號下載電子版居家隔離通知書。鄭市長表示,4月25日至5月1日這段期間錯誤資料最多,市府正在進行個案檢核,請民眾耐心等候。
鄭市長說明,桃園「防疫關懷包快易通」服務採取「雙軌制」,提供居隔期間的確診者委託非同住親友代領防疫關懷包,包含線上預約及現場領取兩種方式。為方便第一線同仁作業,鼓勵市民優先使用線上預約服務,確診者委託的非同住親友使用手機加入「桃園市民卡」LINE官方帳號,預先登記後,即可至任一預約的區公所代領防疫關懷包;如未預約,代領人也可攜帶確診者的身分證及PCR陽性截圖等證明文件至區公所,只要確診者設籍在桃園,都能領取防疫關懷包。
鄭市長表示,台灣是一日生活圈,目前北北基桃是確診熱區,中南部確診數字也慢慢上升,時間落差約5到8日。觀察這段時間桃園各醫院及社區採檢站的數據,PCR陽性確診率約7成,9處社區採檢站更高達8成,代表仍有社區傳播。
鄭市長呼籲市民完整接種疫苗,目前桃園市全體市民疫苗覆蓋率達64.1%,18日市府開設25處社區接種站,提供高端及莫德納疫苗接種服務,本週六(5/21)還會再提供接種服務,年滿60歲以上長者及50歲以上原住民長者,皆可搭乘愛心計程車往返,完成接種後更可獲得700元禮券及桃園好米1包,請市民踴躍接種,提高保護力。
【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