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增11701例確診 中正紀念堂車來速篩檢站5/16開放預約

2022-05-16 10:26:20
999
疫情升溫帶動PCR篩檢需求,台北市政府攜手台北榮總在中正紀念堂開設車來速篩檢站,15日已設站完成,16日下午啟動試營運及預約,17日正式上路,初步規劃每日量能1200人。
疫情升溫帶動PCR篩檢需求,台北市政府攜手台北榮總在中正紀念堂開設車來速篩檢站,15日已設站完成,16日下午啟動試營運及預約,17日正式上路,初步規劃每日量能1200人。
據台北市政府網站消息,臺北市長柯文哲15日在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副總院長黃遵誠等人陪同下,前往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視察北市第三站防疫急門診施工進度。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也來到現場了解動線。柯文哲特別感謝北榮大力承擔,火速動員在中正紀念堂開設4線的防疫急門診,且醫院努力正常運作,同時照護其他病症病患。
柯文哲受訪時說明,中正紀念堂車來速預計將於16日試營運,17日正式上線,將由臺北榮總負責,退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支援工作。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感謝中央及北市府給北榮如此重大的任務,北榮除了採檢外,還要肩負照顧國人急重難症,沒有因為疫情關係讓任何急重難症停止服務,他強調醫院的篩檢站及檢驗都24小時營運來幫助國人。他也特別感謝退輔會的醫事人員投入,以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支援人力,不分彼此,上下一心才能戰勝病毒。
會後聯訪,記者提問4線道如何作業?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回覆:未來這個防疫急門診不只是採檢,還包含看診、給藥三合一功能。
預計16日下午全部人馬會進駐,進行小量測試,17日開始試營運,初期每天從早8到晚8、分3班,每班接受400位快篩陽民眾預約。目前規劃行人、機車各1個車道、汽車2道,必要時,汽車可臨時擴充為3道。特別的是,本站還有3人以上高乘載設計,他也提醒帶小朋友前來的父母,請務必選擇有兒科醫師線道的指示牌。
記者接續詢問臺大體育館的進度?預計什麼時候啟用?PCR量能是否足夠?
柯文哲說,從12日以來,雙北確診人數大略都在3萬~3萬4左右。依照他的醫學知識、邏輯上來看,R值大於1的狀態下,這代表PCR量能已經緊繃,確診人數已經出現黑數。
因此在15日早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緊急會議,他也發言表示,現在要實事求是,守住醫療量能,最重要的是照顧中重症者。
臺大身為醫學中心,要加入防疫急門診希望量能要從1,000起跳,直接啟用臺大醫學體育館,至於期程和怎麼設計就尊重臺大。
記者也詢問15日跟陳時中部長會議,討論65歲以上快篩陽者如何給藥?會不會覺得中央動作太慢?市長每次的建議都被中央先打臉,後來又跟進,請問市長怎麼看網友都說中央抄襲你的政策?
柯文哲則幫中央緩頰,表示雙北疫情先起,雙北承受的壓力跟全國的壓力不同,因為雙北首當其衝,動作較快,與中央看平均值有所差異,他近日與陳部長溝通幾個重要問題。
一是PCR量能有限,必須適度開放快篩陽做為判斷依據,例如是否要給予抗病毒藥物,不能再等PCR確診。
柯文哲進一步舉自己在臨床業務上的經驗表示:在醫學上,醫生診斷(diagnosis)和臆斷(impression)是不一樣的,醫學上常常是根據病患症狀、醫生臆斷就開始治療,如果要等到100%確定,就會錯失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這個要尊重醫生專業,如果已經快篩陽且出現症狀,就能提早投藥。
至於要領保險、法律上的文件處理、請假、法律糾紛等問題,就用PCR來做標準,要把臨床跟法律分開,這是他跟陳部長一直在溝通的重點,他認為陳部長現在應該也理解了,臨床歸臨床、法律歸法律,這樣就不會互相干擾。
記者詢問,中央擬再放寬居隔3+4,因為很多縣市反映現行制度造成基層行政負擔,像是同住家人打滿3劑疫苗且快篩陰就免居隔,市長贊成嗎?
柯文哲說,以新北來為例,每天新增2萬個確診,光是安置確診者都有問題,要怎麼執行接觸者的居隔?這就不是務實的作法,因此柯文哲也呼籲全國民眾,回想去年5月我們怎麼撐過第一波疫情考驗,那就是自主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臺灣民眾素質很高,只要80%的民眾聽從政府指示做事,90%的民眾合作,防疫就會成功。
因此,柯文哲認為疫情到這個階段,無論是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都要訴諸道德或加強呼籲民眾自動自發。當知道自己確診就應該要自主隔離7天,不要出來感染別人。如果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是7天,要出門就快篩,不然就不要出門。不過,當然要先解決買不到快篩的問題。
柯文哲表示,他花了一段時間跟陳部長說,如果現在要揪結在政府要用強制手段,像電子圍籬,坦白講,確診人數在1,000人的時候有辦法處理,但是確診人數6萬多,真的沒辦法處理。所以,現在就是訴諸國民素質及道德,然後用公權力嚇阻那些不聽話的,抓到一樣罰。他跟陳部長強調,既然去年成功了,就要相信我們的國民,今年的疫情也能用最低的社會成本撐過這一關。
市長怎麼看全國中小學校校長協會也呼籲國中會考後,不排除暫停實體課程兩周?
柯文哲說,學生感染的最大問題是再回去傳染給家人,那比較麻煩。他表示,北市的線上教學系統相對相當完整,只是國中會考的確有需要思考的地方,像是確診者和居隔者到底要怎麼考試,這都還要再想一下。他會呼籲學校,如果辦得到,就儘量遠距教學,但是不是下行政命令說不准來學校?這可以再討論。關於這個問題,疫情隨時在變化,每天政策都會不一樣,雙北生活圈也需要跟新北商量,也要思考其他縣市的數位落差問題。
媒體詢問,總統指示增設篩檢站,侯友宜市長認為沒有用?另外王必勝執行長認為雙北叫不動地區醫院?柯文哲認為現在篩檢站僅作為PCR用處不大,而是篩檢後的檢體要去哪裡檢驗、通報、上傳才是大問題,因此他認為這些都必須要再進行協調。
柯文哲認為,以對王必勝的了解,他不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就是典型的民進黨先把問題推給別人做出的新聞,事實上,北榮就在中正紀念堂提供協助,沒有叫不動的問題,相信只要國家有難大家都會出動。
媒體詢問有診所協助PCR卻因資料未上傳是否有開罰?
柯文哲認為,讓診所進行PCR,就應該要有SOP及流程圖,如果診所在人口密集區根本無法協助PCR篩檢,另外,檢體又多久該送去檢驗又該送去哪裡並上傳?都要規劃好,應該秉持理性、務實、科學,不要隨便下命令。
媒體接著詢問有關第4劑開打的規劃?
柯文哲回應,北市會在每周二、三公開上網讓民眾登記施打疫苗,不論是第幾劑都可以勾選,登記完再下一周就會開始施打,他也再次呼籲還是要施打疫苗比較安全。
媒體詢問退輔會馮世寬主委,怎麼看北榮支援以及柯文哲市長的防疫成果?
馮世寬主委表示今天是跟柯文哲市長巧遇,他也很認同柯市長的話,他也強調蔡總統召集榮總及軍醫系統,在這個時間偕同一致共同努力防止疫情擴散,並且他也給柯文哲市長的防疫成果打120分的高分。
最後,柯文哲特別感謝北榮承擔很大的壓力,在自由廣場開設4線的防疫急門診,並且24小時運作實驗室的各項努力。
據台北市政府網站消息,臺北市長柯文哲15日在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副總院長黃遵誠等人陪同下,前往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視察北市第三站防疫急門診施工進度。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也來到現場了解動線。柯文哲特別感謝北榮大力承擔,火速動員在中正紀念堂開設4線的防疫急門診,且醫院努力正常運作,同時照護其他病症病患。
柯文哲受訪時說明,中正紀念堂車來速預計將於16日試營運,17日正式上線,將由臺北榮總負責,退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支援工作。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感謝中央及北市府給北榮如此重大的任務,北榮除了採檢外,還要肩負照顧國人急重難症,沒有因為疫情關係讓任何急重難症停止服務,他強調醫院的篩檢站及檢驗都24小時營運來幫助國人。他也特別感謝退輔會的醫事人員投入,以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支援人力,不分彼此,上下一心才能戰勝病毒。
會後聯訪,記者提問4線道如何作業?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回覆:未來這個防疫急門診不只是採檢,還包含看診、給藥三合一功能。
預計16日下午全部人馬會進駐,進行小量測試,17日開始試營運,初期每天從早8到晚8、分3班,每班接受400位快篩陽民眾預約。目前規劃行人、機車各1個車道、汽車2道,必要時,汽車可臨時擴充為3道。特別的是,本站還有3人以上高乘載設計,他也提醒帶小朋友前來的父母,請務必選擇有兒科醫師線道的指示牌。
記者接續詢問臺大體育館的進度?預計什麼時候啟用?PCR量能是否足夠?
柯文哲說,從12日以來,雙北確診人數大略都在3萬~3萬4左右。依照他的醫學知識、邏輯上來看,R值大於1的狀態下,這代表PCR量能已經緊繃,確診人數已經出現黑數。
因此在15日早上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緊急會議,他也發言表示,現在要實事求是,守住醫療量能,最重要的是照顧中重症者。
臺大身為醫學中心,要加入防疫急門診希望量能要從1,000起跳,直接啟用臺大醫學體育館,至於期程和怎麼設計就尊重臺大。
記者也詢問15日跟陳時中部長會議,討論65歲以上快篩陽者如何給藥?會不會覺得中央動作太慢?市長每次的建議都被中央先打臉,後來又跟進,請問市長怎麼看網友都說中央抄襲你的政策?
柯文哲則幫中央緩頰,表示雙北疫情先起,雙北承受的壓力跟全國的壓力不同,因為雙北首當其衝,動作較快,與中央看平均值有所差異,他近日與陳部長溝通幾個重要問題。
一是PCR量能有限,必須適度開放快篩陽做為判斷依據,例如是否要給予抗病毒藥物,不能再等PCR確診。
柯文哲進一步舉自己在臨床業務上的經驗表示:在醫學上,醫生診斷(diagnosis)和臆斷(impression)是不一樣的,醫學上常常是根據病患症狀、醫生臆斷就開始治療,如果要等到100%確定,就會錯失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這個要尊重醫生專業,如果已經快篩陽且出現症狀,就能提早投藥。
至於要領保險、法律上的文件處理、請假、法律糾紛等問題,就用PCR來做標準,要把臨床跟法律分開,這是他跟陳部長一直在溝通的重點,他認為陳部長現在應該也理解了,臨床歸臨床、法律歸法律,這樣就不會互相干擾。
記者詢問,中央擬再放寬居隔3+4,因為很多縣市反映現行制度造成基層行政負擔,像是同住家人打滿3劑疫苗且快篩陰就免居隔,市長贊成嗎?
柯文哲說,以新北來為例,每天新增2萬個確診,光是安置確診者都有問題,要怎麼執行接觸者的居隔?這就不是務實的作法,因此柯文哲也呼籲全國民眾,回想去年5月我們怎麼撐過第一波疫情考驗,那就是自主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臺灣民眾素質很高,只要80%的民眾聽從政府指示做事,90%的民眾合作,防疫就會成功。
因此,柯文哲認為疫情到這個階段,無論是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都要訴諸道德或加強呼籲民眾自動自發。當知道自己確診就應該要自主隔離7天,不要出來感染別人。如果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是7天,要出門就快篩,不然就不要出門。不過,當然要先解決買不到快篩的問題。
柯文哲表示,他花了一段時間跟陳部長說,如果現在要揪結在政府要用強制手段,像電子圍籬,坦白講,確診人數在1,000人的時候有辦法處理,但是確診人數6萬多,真的沒辦法處理。所以,現在就是訴諸國民素質及道德,然後用公權力嚇阻那些不聽話的,抓到一樣罰。他跟陳部長強調,既然去年成功了,就要相信我們的國民,今年的疫情也能用最低的社會成本撐過這一關。
市長怎麼看全國中小學校校長協會也呼籲國中會考後,不排除暫停實體課程兩周?
柯文哲說,學生感染的最大問題是再回去傳染給家人,那比較麻煩。他表示,北市的線上教學系統相對相當完整,只是國中會考的確有需要思考的地方,像是確診者和居隔者到底要怎麼考試,這都還要再想一下。他會呼籲學校,如果辦得到,就儘量遠距教學,但是不是下行政命令說不准來學校?這可以再討論。關於這個問題,疫情隨時在變化,每天政策都會不一樣,雙北生活圈也需要跟新北商量,也要思考其他縣市的數位落差問題。
媒體詢問,總統指示增設篩檢站,侯友宜市長認為沒有用?另外王必勝執行長認為雙北叫不動地區醫院?柯文哲認為現在篩檢站僅作為PCR用處不大,而是篩檢後的檢體要去哪裡檢驗、通報、上傳才是大問題,因此他認為這些都必須要再進行協調。
柯文哲認為,以對王必勝的了解,他不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就是典型的民進黨先把問題推給別人做出的新聞,事實上,北榮就在中正紀念堂提供協助,沒有叫不動的問題,相信只要國家有難大家都會出動。
媒體詢問有診所協助PCR卻因資料未上傳是否有開罰?
柯文哲認為,讓診所進行PCR,就應該要有SOP及流程圖,如果診所在人口密集區根本無法協助PCR篩檢,另外,檢體又多久該送去檢驗又該送去哪裡並上傳?都要規劃好,應該秉持理性、務實、科學,不要隨便下命令。
媒體接著詢問有關第4劑開打的規劃?
柯文哲回應,北市會在每周二、三公開上網讓民眾登記施打疫苗,不論是第幾劑都可以勾選,登記完再下一周就會開始施打,他也再次呼籲還是要施打疫苗比較安全。
媒體詢問退輔會馮世寬主委,怎麼看北榮支援以及柯文哲市長的防疫成果?
馮世寬主委表示今天是跟柯文哲市長巧遇,他也很認同柯市長的話,他也強調蔡總統召集榮總及軍醫系統,在這個時間偕同一致共同努力防止疫情擴散,並且他也給柯文哲市長的防疫成果打120分的高分。
最後,柯文哲特別感謝北榮承擔很大的壓力,在自由廣場開設4線的防疫急門診,並且24小時運作實驗室的各項努力。
臺北市COVID-19 確定病例及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說明
臺北市15日新增1萬1,701例本土病例,5月14日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7萬6,646人;管理中居家隔離人數9,824人。
臺北市為增加採檢量能,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於中正紀念堂新增防疫急門診,將於5月16日下午試營運,17日正式啟動,服務時間自上午8時至下午8時,預估每日服務量可達2,000至2,500人次,民眾可開車由愛國東路自大孝門進入,駛至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之間的廣場,現場規劃四線車道,四線同時採檢,提升採檢速度,完成採檢後由中山南路駛離。
北市目前已開設23處防疫急門診(包含3處親子防疫急門診快速通道: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防疫門診、馬偕醫院新冠親子防疫門診、臺大醫院臺大親子疫病門診),專供快篩陽性者預約PCR採檢,包括: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忠孝院區、中興院區、和平院區、陽明院區、市立萬芳醫院、市立關渡醫院、三軍總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大醫院、新光醫院、台北長庚、振興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安醫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西園醫療社團法人西園醫院、博仁綜合醫院、「北士科車來速」及「木柵機廠車來速」,有需求的民眾可於衛生局官網(網址:https://reurl.cc/j1ljWD)查詢預約。
若民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請先快篩再至臺北市快篩陽急門診就醫,如檢測快篩結果為陽性時,請配合以下事項:
◆預約臺北市快篩陽性急門診檢測PCR。
◆請將使用過的快篩試劑密封交給醫護人員。
◆請攜帶健保卡。
◆請全程配戴口罩,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步行、駕/騎車前往。
◆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撥119。
◆採檢PCR現場主動向工作人員更新及確認個人手機號碼,後續如檢驗結果確診,方可即時收到簡訊及進行自主回報。
如無相關症狀或檢測結果為陰性,仍請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提醒一般無症狀民眾請勿前往社區採檢站或急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相關疫情訊息可撥打臺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99市民熱線詢問;因近期疫情升溫,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可多利用外帶餐點取代餐廳內用聚餐,多使用電話或視訊聯繫關懷取代實體見面。
【圖片來源:中央社】
臺北市為增加採檢量能,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於中正紀念堂新增防疫急門診,將於5月16日下午試營運,17日正式啟動,服務時間自上午8時至下午8時,預估每日服務量可達2,000至2,500人次,民眾可開車由愛國東路自大孝門進入,駛至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之間的廣場,現場規劃四線車道,四線同時採檢,提升採檢速度,完成採檢後由中山南路駛離。
北市目前已開設23處防疫急門診(包含3處親子防疫急門診快速通道: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防疫門診、馬偕醫院新冠親子防疫門診、臺大醫院臺大親子疫病門診),專供快篩陽性者預約PCR採檢,包括: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忠孝院區、中興院區、和平院區、陽明院區、市立萬芳醫院、市立關渡醫院、三軍總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大醫院、新光醫院、台北長庚、振興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安醫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西園醫療社團法人西園醫院、博仁綜合醫院、「北士科車來速」及「木柵機廠車來速」,有需求的民眾可於衛生局官網(網址:https://reurl.cc/j1ljWD)查詢預約。
若民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請先快篩再至臺北市快篩陽急門診就醫,如檢測快篩結果為陽性時,請配合以下事項:
◆預約臺北市快篩陽性急門診檢測PCR。
◆請將使用過的快篩試劑密封交給醫護人員。
◆請攜帶健保卡。
◆請全程配戴口罩,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步行、駕/騎車前往。
◆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撥119。
◆採檢PCR現場主動向工作人員更新及確認個人手機號碼,後續如檢驗結果確診,方可即時收到簡訊及進行自主回報。
如無相關症狀或檢測結果為陰性,仍請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提醒一般無症狀民眾請勿前往社區採檢站或急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相關疫情訊息可撥打臺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99市民熱線詢問;因近期疫情升溫,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可多利用外帶餐點取代餐廳內用聚餐,多使用電話或視訊聯繫關懷取代實體見面。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