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防疫政策失控 5成7台北市民仍滿意陳時中防疫表現
(1).jpg)
2022-04-29 18:38:15
24359
此次國政民調顯示出,陳時中迄今仍沒有因為疫情的失控而有被打趴的跡象。這當然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國民黨或民眾黨,如果仍一廂情願的假定,疫情大壞,2022選情就會大好,那就注定會在錯誤的基礎上,做出錯誤的選戰策略。
記者 吳子嘉/報導
新冠疫情單日確診數衝高,但《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只剩2成2,較上月再往下跌了3.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有高達6成3民眾滿意陳時中表現;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雙北,滿意度也都逼近6成;而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儘管較上月略有下滑,但依然有5成6的民眾感到滿意;連帶蘇貞昌的滿意度也有4成9。這樣的結果,清楚傳達出一個現象,就是民眾在歷經兩年多的抗疫過程,對於蔡政府已經產生定錨效應;即便眼前疫情大爆發,對蔡英文、陳時中、蘇貞昌的評價,仍不致於做大幅度的修正。
因此,當這波疫情完成收尾後,除非陳時中犯下重大錯誤,否則,眼前這波疫情,並不會對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產生逆轉性的影響。這對於國民黨、民眾黨而言當然會是重大警訊,接下來面對台北市長選戰,不應再存有「疫情大壞、選情大好」的期待。
去年5月本土疫情延燒,台灣之所以會出現偷打疫苗、打殘劑、打特權疫苗這些事,主因就出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無能,讓民眾非得陷入生死交關之際,政府才開始回頭買疫苗、補破網。在當時,陳時中做為政務官所該有的專業程度,其實已被看破手腳。
然而,在經歷去年的疫苗之亂後,陳時中顯然還是沒記取教訓;所謂的「超前部署」,依舊停留在政治性的宣傳,這就使得台灣始終沒有本錢跟上歐、美、日、韓等國的腳步,盡快讓疫情與經濟併行。
直到3月底、4月初,隨著傳染力旺盛的Omicron病毒大量入侵台灣,造成清零政策確定難以繼續走下去,政府才不得不喊出「新台灣模式」,說是要開始與病毒共存,但隨著單日確診持續走高,防疫政策必須從政府高度管制,轉向民眾自主應變,民眾這才驚覺,政府根本就沒有準備好足夠的快篩試劑,來支撐檢疫手段的鬆綁,形同是要大家赤手空拳上戰場。
如今,雖然蔡政府已緊急調配1千萬份的實名制快篩試劑,但從前年的缺口罩、去年的缺疫苗,到今年的缺快篩,用「荒腔走板」這四個字,恐怕還不足以形容陳時中在防疫作為上的散漫。
但不可諱言的是,過去2年多,台灣靠著高壓的管制,鉅額的罰款,搭配多數民眾的自我約束力,讓國內疫情相較於其他國家,確實是相對穩定。
同時,眼看著病毒不分各個國家的先進程度、無差別的大舉肆虐,台灣卻能長時間的維持+0,這種明顯的國內外差異性,不僅讓不少人因而產生莫名的優越感,接連喊出「Taiwan Can Help」、「看好了全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這類誇張口號,甚至讓民眾在疫情下產生另類的「聚旗效應」,這都使得執政者得以在逆勢中守住一定程度的支持度。
站在這樣的基礎上,此次的「新台灣模式」,雖然又再次暴露陳時中專業不足、整備不夠的老毛病,但基於過去兩年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算是有守住疫情,種種情勢對比下所產生的定錨效應,因而讓民眾逐漸產生出一種「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認知偏差,進而影響了對蔡政府、對陳時中的判斷與評價。
因此,這就是為何陳時中身為政務官的表現明明令人搖頭,但在此次《美麗島電子報》的國政民調中,卻仍有63.9%的民眾滿意他的防疫表現,僅33%不滿意;即便是中間選民,也有52.7%的過半比例滿意陳時中的表現,不滿意為40.5%。而屢屢聽聞他想放下防疫工作、轉往角逐市長的台北市民,也有57.5%表示滿意,37.3%不滿意。
同時,當民調詢問如果未來幾個月的確診人數暴增、疫情快速擴散,行政院有沒有必要換掉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結果也僅有26.7%認為有必要,高達66.5%認為沒有必要;即便是台北市民,也僅28.7%認為有必要換人,63.7%認為沒必要。
另一方面,民調也顯示,儘管染疫人數爆衝,中央政府的防疫政策慢半拍,但相較於上個月,蔡英文的信任度只小跌3個百分點,仍維持54.6%;執政滿意度也是僅小跌2.8%,依然有56%表示滿意。
換言之,陳時中會因為疫情的擴大,而造成民眾印象的崩壞嗎?從科學數字來看,兩者之間顯然沒有顯著的關聯性。尤其,蔡英文任期明明已經過半,施政滿意度卻仍逼近6成,強勢的民氣,一個人就足以頂住整個民進黨,如果她願意表態支持陳時中參選北市長,勢必能進一步挹注更多能量。
具體而言,此次國政民調顯示出,陳時中迄今仍沒有因為疫情的失控而有被打趴的跡象。這當然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國民黨或民眾黨,如果仍一廂情願的假定,疫情大壞,2022選情就會大好,那就注定會在錯誤的基礎上,做出錯誤的選戰策略。
新冠疫情單日確診數衝高,但《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只剩2成2,較上月再往下跌了3.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有高達6成3民眾滿意陳時中表現;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雙北,滿意度也都逼近6成;而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儘管較上月略有下滑,但依然有5成6的民眾感到滿意;連帶蘇貞昌的滿意度也有4成9。這樣的結果,清楚傳達出一個現象,就是民眾在歷經兩年多的抗疫過程,對於蔡政府已經產生定錨效應;即便眼前疫情大爆發,對蔡英文、陳時中、蘇貞昌的評價,仍不致於做大幅度的修正。
因此,當這波疫情完成收尾後,除非陳時中犯下重大錯誤,否則,眼前這波疫情,並不會對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產生逆轉性的影響。這對於國民黨、民眾黨而言當然會是重大警訊,接下來面對台北市長選戰,不應再存有「疫情大壞、選情大好」的期待。
去年5月本土疫情延燒,台灣之所以會出現偷打疫苗、打殘劑、打特權疫苗這些事,主因就出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無能,讓民眾非得陷入生死交關之際,政府才開始回頭買疫苗、補破網。在當時,陳時中做為政務官所該有的專業程度,其實已被看破手腳。
然而,在經歷去年的疫苗之亂後,陳時中顯然還是沒記取教訓;所謂的「超前部署」,依舊停留在政治性的宣傳,這就使得台灣始終沒有本錢跟上歐、美、日、韓等國的腳步,盡快讓疫情與經濟併行。
直到3月底、4月初,隨著傳染力旺盛的Omicron病毒大量入侵台灣,造成清零政策確定難以繼續走下去,政府才不得不喊出「新台灣模式」,說是要開始與病毒共存,但隨著單日確診持續走高,防疫政策必須從政府高度管制,轉向民眾自主應變,民眾這才驚覺,政府根本就沒有準備好足夠的快篩試劑,來支撐檢疫手段的鬆綁,形同是要大家赤手空拳上戰場。
如今,雖然蔡政府已緊急調配1千萬份的實名制快篩試劑,但從前年的缺口罩、去年的缺疫苗,到今年的缺快篩,用「荒腔走板」這四個字,恐怕還不足以形容陳時中在防疫作為上的散漫。
但不可諱言的是,過去2年多,台灣靠著高壓的管制,鉅額的罰款,搭配多數民眾的自我約束力,讓國內疫情相較於其他國家,確實是相對穩定。
同時,眼看著病毒不分各個國家的先進程度、無差別的大舉肆虐,台灣卻能長時間的維持+0,這種明顯的國內外差異性,不僅讓不少人因而產生莫名的優越感,接連喊出「Taiwan Can Help」、「看好了全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這類誇張口號,甚至讓民眾在疫情下產生另類的「聚旗效應」,這都使得執政者得以在逆勢中守住一定程度的支持度。
站在這樣的基礎上,此次的「新台灣模式」,雖然又再次暴露陳時中專業不足、整備不夠的老毛病,但基於過去兩年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算是有守住疫情,種種情勢對比下所產生的定錨效應,因而讓民眾逐漸產生出一種「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認知偏差,進而影響了對蔡政府、對陳時中的判斷與評價。
因此,這就是為何陳時中身為政務官的表現明明令人搖頭,但在此次《美麗島電子報》的國政民調中,卻仍有63.9%的民眾滿意他的防疫表現,僅33%不滿意;即便是中間選民,也有52.7%的過半比例滿意陳時中的表現,不滿意為40.5%。而屢屢聽聞他想放下防疫工作、轉往角逐市長的台北市民,也有57.5%表示滿意,37.3%不滿意。
同時,當民調詢問如果未來幾個月的確診人數暴增、疫情快速擴散,行政院有沒有必要換掉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結果也僅有26.7%認為有必要,高達66.5%認為沒有必要;即便是台北市民,也僅28.7%認為有必要換人,63.7%認為沒必要。
另一方面,民調也顯示,儘管染疫人數爆衝,中央政府的防疫政策慢半拍,但相較於上個月,蔡英文的信任度只小跌3個百分點,仍維持54.6%;執政滿意度也是僅小跌2.8%,依然有56%表示滿意。
換言之,陳時中會因為疫情的擴大,而造成民眾印象的崩壞嗎?從科學數字來看,兩者之間顯然沒有顯著的關聯性。尤其,蔡英文任期明明已經過半,施政滿意度卻仍逼近6成,強勢的民氣,一個人就足以頂住整個民進黨,如果她願意表態支持陳時中參選北市長,勢必能進一步挹注更多能量。
具體而言,此次國政民調顯示出,陳時中迄今仍沒有因為疫情的失控而有被打趴的跡象。這當然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國民黨或民眾黨,如果仍一廂情願的假定,疫情大壞,2022選情就會大好,那就注定會在錯誤的基礎上,做出錯誤的選戰策略。
◆◆近7成民眾認同新台灣模式 疫情爆發前三大主因與政府無關◆◆
針對近期本土病例暴增,民調分別從民眾認為的疫情爆發原因、對新台灣防疫模式的認同度,及對指揮官陳時中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其中,當民眾被問到「最近國內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連續幾天達到1千多人甚至超過2千人,您認為以下這幾項是不是造成這次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原因?」
在可複選的情況下,結果依序為79.5%認為是「民眾不知道自己確診因此傳染擴大」、73.3%認為是「這次病毒傳染力太強」、66.7%認為「民眾防疫態度鬆散」、50.2%認為「中央防疫政策不明確」、47.8%認為「行政院沒有因應國外疫情提前準備」、38.2%認為「政府取消三級警戒」,32.9%認為「教育部太放寬各級學校停課標準」。
換言之,「政府政策」並非民眾認為此次疫情爆發的前三大主因,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過半民眾質疑中央防疫政策不明確。
接著,當民調問到「中央政府現在的防疫目標是重症清零減少死亡、輕症管控與病毒共存,您對政府這個防疫目標是認同、或不認同?」結果顯示,高達68.5%認同這項政策,26.3%不認同。
其中,當民眾被問到「最近國內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連續幾天達到1千多人甚至超過2千人,您認為以下這幾項是不是造成這次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原因?」
在可複選的情況下,結果依序為79.5%認為是「民眾不知道自己確診因此傳染擴大」、73.3%認為是「這次病毒傳染力太強」、66.7%認為「民眾防疫態度鬆散」、50.2%認為「中央防疫政策不明確」、47.8%認為「行政院沒有因應國外疫情提前準備」、38.2%認為「政府取消三級警戒」,32.9%認為「教育部太放寬各級學校停課標準」。
換言之,「政府政策」並非民眾認為此次疫情爆發的前三大主因,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過半民眾質疑中央防疫政策不明確。
接著,當民調問到「中央政府現在的防疫目標是重症清零減少死亡、輕症管控與病毒共存,您對政府這個防疫目標是認同、或不認同?」結果顯示,高達68.5%認同這項政策,26.3%不認同。
◆◆台北市民5成7滿意陳時中 6成3認為不必因疫情爆發撤換指揮官◆◆
民調進一步詢問「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中央防疫指揮官已經2年3個月。整體來講,您對陳時中帶領團隊制定新冠肺炎的防疫政策和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結果顯示,有63.9%表示滿意,33%不滿意。
若以「地區」交叉分析,在「台北市」部分,有57.5%滿意陳時中的表現,38%不滿意。
若以「年齡」交叉分析,「20-29歲」年輕族群有59.7%滿意,35.7%不滿意,其他年齡層的滿意度,則皆在6成以上。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族群部分,有52.7%滿意陳時中的表現,40.5%不滿意。
由於台北市有相當比例的族群屬於中間選民,而這樣的結構,在過去讓柯文哲能在2014年以無黨籍的身分當選市長、在2018年以白色力量的號召勝過藍綠兩大黨的圍剿。因此,目前這群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族群,有過半數滿意陳時中的防疫表現,未來若參選台北市長,這勢必會是他的重要利基。
最後,民調問到「如果未來幾個月的確診人數暴增、疫情快速擴散,您認為行政院有沒有必要換掉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結果顯示,26.7%認為有必要,66.5%認為沒必要。
若以「地區」進行交叉分析,在「台北市」部分,28.7%認為有必要換掉陳時中,63.7%認為沒有必要。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族群部分,27.7%認為有必要換掉陳時中,61.4%認為沒必要。即便是「泛藍」選民,52.9%認為有必要,但同時也有40.7%認為沒必要。
若以「地區」交叉分析,在「台北市」部分,有57.5%滿意陳時中的表現,38%不滿意。
若以「年齡」交叉分析,「20-29歲」年輕族群有59.7%滿意,35.7%不滿意,其他年齡層的滿意度,則皆在6成以上。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族群部分,有52.7%滿意陳時中的表現,40.5%不滿意。
由於台北市有相當比例的族群屬於中間選民,而這樣的結構,在過去讓柯文哲能在2014年以無黨籍的身分當選市長、在2018年以白色力量的號召勝過藍綠兩大黨的圍剿。因此,目前這群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族群,有過半數滿意陳時中的防疫表現,未來若參選台北市長,這勢必會是他的重要利基。
最後,民調問到「如果未來幾個月的確診人數暴增、疫情快速擴散,您認為行政院有沒有必要換掉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結果顯示,26.7%認為有必要,66.5%認為沒必要。
若以「地區」進行交叉分析,在「台北市」部分,28.7%認為有必要換掉陳時中,63.7%認為沒有必要。
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族群部分,27.7%認為有必要換掉陳時中,61.4%認為沒必要。即便是「泛藍」選民,52.9%認為有必要,但同時也有40.7%認為沒必要。
◆◆蔡英文執政滿意度獲5成3台北市民肯定 光環有助外溢陳時中◆◆
當民眾被問到「整體來講,您對蔡英文總統是信任、或不信任?」有54.6%表示信任,較上個月減少3個百分點;38.3%不信任,較上月增加2.1個百分點。
當民眾被問到「您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的整體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有56%表示滿意,較上個月減少2.8個百分點;39.2%不滿意,較上月增加1.4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儘管蔡英文在本月的正向評價均呈現下降,但幅度並不大,信任度與滿意度都維持在5成5上下;相較於前兩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目前蔡英文已經進入執政後期,卻仍能擁有過半的民意支持,確屬不易。
況且,若以「地區」交叉分析,也會發現在「台北市」部分,有49.5%信任蔡英文,47.8%不信任;同時,有53.9%滿意蔡英文的執政,45.2%不滿意。換言之,大抵上台北市民也是有過半比例給予蔡英文正向評價。
因此,蔡英文挾著強勢民氣,未來若確定徵召防疫政策滿意度逾6成的陳時中,也勢必將能有效拉抬綠軍在北市長的選情。
當民眾被問到「您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的整體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有56%表示滿意,較上個月減少2.8個百分點;39.2%不滿意,較上月增加1.4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儘管蔡英文在本月的正向評價均呈現下降,但幅度並不大,信任度與滿意度都維持在5成5上下;相較於前兩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目前蔡英文已經進入執政後期,卻仍能擁有過半的民意支持,確屬不易。
況且,若以「地區」交叉分析,也會發現在「台北市」部分,有49.5%信任蔡英文,47.8%不信任;同時,有53.9%滿意蔡英文的執政,45.2%不滿意。換言之,大抵上台北市民也是有過半比例給予蔡英文正向評價。
因此,蔡英文挾著強勢民氣,未來若確定徵召防疫政策滿意度逾6成的陳時中,也勢必將能有效拉抬綠軍在北市長的選情。
◆◆政黨好感度持續下墜 國民黨陷2字頭保衛戰◆◆
在政黨好感度部分,此次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為45%,較上個月下降4.8個百分點;反感度為40.3%,較上個月增加1.3個百分點。
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為22.5%,較上個月下降3.7個百分點;反感度為59.9%,較上個月增加0.9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國、民兩黨的政黨好感度均微幅下降,差別在於,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已經陷入2字頭保衛戰,若再無法改變社會觀感,當既定印象僵固後,這樣一個被近6成民眾討厭的政黨,是否還有足夠的底氣,在年底大選面對仍維持一定民意基礎的府院黨大軍,前景恐愈來愈黯淡。
【圖片為資料照】
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為22.5%,較上個月下降3.7個百分點;反感度為59.9%,較上個月增加0.9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國、民兩黨的政黨好感度均微幅下降,差別在於,國民黨的政黨好感度已經陷入2字頭保衛戰,若再無法改變社會觀感,當既定印象僵固後,這樣一個被近6成民眾討厭的政黨,是否還有足夠的底氣,在年底大選面對仍維持一定民意基礎的府院黨大軍,前景恐愈來愈黯淡。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