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增141例 柯文哲:每天若增逾200人確診 啟動在家照護

2022-04-14 11:42:14   1547

台北市新增141例本土,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市現在大概有2000床收治輕症或無症狀患者的加強版防疫專責病房,代表每天確診人數可以拉高到200人,若超過就啟動在家照護。

台北市政府網站消息,國內新增本土確診案例13日創下新高,臺北市長柯文哲13日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時表示,境內的感染已經很清楚的無可避免,防不勝防了,現在要想如何以最低的社會成本跟病毒共存。

柯文哲指出,臺北市新增141例本土確診案,且12個行政區都有案例,目前確診數最高的是中山區,多數是酒店、酒吧等特殊娛樂場所,跟去年多集中在萬華,尤其是市場的模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去八大場所的民眾都不是固定去一場,而是去好幾家,加上這些行業的員工多會跑攤,形成流動性很快的群聚。

柯文哲進一步分析,目前北市周邊的縣市,尤其是新北市的新增確診數,看樣子會繼續增加,增加速度的快慢,將影響北市應變程度,案例增加是預期中的事,但希望稍微控制一下,不要一下子成長太快。

柯文哲提醒,因為疫情已經2年,許多民眾已放鬆戒心,除了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外,他也呼籲之前的防疫措施像是分艙分流、辦公分流、用餐設隔板保持距離等等,都要儘量遵守,確保全國的確診數量能慢慢增加,讓整個系統有時間去做適應。

12日北市7家公費篩檢站的總篩檢人數為2,240人,新增陽性25人,陽性率1.11%,目前聯醫中興院區最多有9例,主要是鄰近中山區,反映出地緣關係;另外關渡醫院也比較多,應是跟鄰近學校的校內感染有關;從大數據來看的話,4/1-4/11的北市確診案例為2,089,從確診者的電信足跡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如以臺北市為核心的首都生活圈,由北端的基隆進來臺北市,然後向南最遠延伸到到土城、樹林。

隨著確診案例增加,到12日中午為止,臺北市居家隔離的人數來到5,641人,這是相當龐大的壓力,全臺居隔的人數可能破3萬人,對GDP的影響有多大,應該要去算算看。他認為既然要跟病毒共存,生活圈又密不可分,除非管制升級,或者改變戰術,不然確診案例一定會逐步增加,居隔人數也會隨之暴增。

由於北市府12日有二個確診案例,外界關切市府如何處置?柯文哲表示,市府早訂有SOP,如有確診案例就會先通知科室主管、人事單位及機關首長,然後依SOP處理。

對於中央12日公布停課的修正標準,柯文哲表示,現階段除非中央的標準很明顯不對,否則就按照中央的規定來做,等觀察一周後,有問題再說。北市的國小、國中、高中的停課標準會依中央的標準來做,也就是一班有1個確診個案,就暫停實體課程10天,一校有1/3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暫停實體課程10天,該校得全校暫停實體課程。又若有確診者足跡,與確診者有接觸者先做疫調,並停止實體課程1-3天,等疫調結果出來再恢復課程。但中央停課標準對幼兒園來說沒有意義,因為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的廁所都一起使用,也玩在一起,因此在不易分隔的實務困難下,1人確診原則就全園停課,有特殊情形則由防疫醫師來做判斷,個案處理。

柯文哲表示,目前北市原有1,300床防疫專責旅館,加上中央協助,臺北市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大概會有2,000床,代表北市每天確診數的容受量可以提高到200例,在每日新增確診者未超過200例前,確診者就先送到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若確診數量不斷增加,就要放在家裡隔離,但如果要把確診者放在家裡隔離,目前整個系統還在建構中,考慮找一個行政區開始試辦。

副市長黃珊珊補充說明北市府2例的確診個案狀況,1例是10樓北區的產業局同仁,共匡列隔離19人,快篩106人,目前全數陰性;12日該辦公區均已清空,並完成清消靜置中,該辦公室同仁現在居家辦公,今(14)日起,產發局全體同仁會分兩組啟動分流辦公。另1例是6樓南區新工處同仁,一共匡列隔離15人,快篩48人,其中1人雖陽性,後PCR確認則是陰性。秘書室已匡列同仁依法居家隔離,未匡列之秘書室同仁會先採居家辦公3天,下周一上班,並提供快篩劑供同仁快篩COVID-19每日確認身體狀況。

黃珊珊表示,針對市府同仁確診,去年就已訂定通報流程和防治作為SOP,需要立刻通報啟動疫調、匡列隔離、快篩(未匡列者),場域先清消再靜置。下周人事處也會實施居家辦公演練,確保市府能正常運作。

媒體詢問,有關臺北市現在要啟動類普篩,選定的地點是中山區,是否有強制性?跟基隆的愛心篩檢有沒有不一樣?在專責防疫旅館部分,臺北市可能會啟用虛擬醫院,虛擬醫院什麼時候會啟用?跟中央的居家照護有不一樣嗎?
黃珊珊表示,類普篩只是名詞,中央有來詢問臺北市是否願意參與,在熱區做快速篩檢,臺北市同意配合,並選擇目前確診數最多的中山區,第二部分就選擇學校,她強調名詞不重要,篩檢是要選定最有效的地方來篩檢,也沒有強制性。

另外,黃珊珊說明,臺北市的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總數突破2000間,原則上會優先使用專責防疫旅館,沒有空間才會啟用確診者居家照顧。當在居家照顧時,確診者住在家裡,就等同病房,健康服務中心就是醫院的護理站,現在也是這個機制,只是現在的病房是在專責防疫旅館,等他回家裡去,就會以虛擬醫院的方式處理,而中央本來就有一套系統,北市在專責防疫旅館也有一套系統,會整合起來於家中使用。

媒體詢問,傳出北市信義區某國小確診有送加護病房,家長質疑有封鎖消息,想請教學校防疫流程?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學校在出現確診者後有進行疫調,學校、衛生局、教育局、健康服務中心都有協助學校疫調,學校也有依規定通報,並匡列居隔的學生、老師,也都有通知家長,但確診學生的狀況、病況本來就屬於個人隱私,學校不能對外做說明,造成有部分家長誤會、不知道這些事情。

媒體詢問防疫戰略的部分,柯文哲提到,決定因素有三項,包括每日確診人數、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防疫專責病房床數。比如說現在每日確診不超過200人,根本就不用放在家裡,因為備了2000床,還是放在防疫專責旅館,裡面有醫師、護理師、血氧器、監視器、藥箱、臨時藥站與跟醫院之間都有聯絡。柯文哲說明,如果要移到家裡,還要增加物流、電商系統,要做的話要找一個區域做示範,如果病例增加速度不是很快,就不急著將確診者移到家裡照顧,所以每日確診人數決定防疫專責旅館的使用程度,原則上如果都輕症就盡量放防疫專責旅館,香港就是不管輕症、重症都送醫院去,把醫院擊垮了,要保留醫院的戰力,繼續治療其他疾病,不要為了新冠肺炎把病房都佔掉。所以上面提到的三個因素(每日確診人數、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防疫專責病房床數)是互為連動的。柯文哲也表示,疫情會打很久,估計會超過4個月,期望大家要調整心情、放鬆心情、穩扎穩打。

媒體詢問,市長提到要與病毒共存,可是有些專家警告臺灣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與病毒共存了?因為專家提到,未來確診人數會持續上升,甚至一天破1萬例都有可能,醫療系統可能會崩潰,臺灣與病毒共存的代價是什麼?市長看疫情六月是否會趨緩?
柯文哲表示,臺灣準備好跟病毒共存了嗎?答案是「還沒完全準備好」,但是如果慢慢來就會準備得比較好,一下太快也覺得會有問題,就像是去年五月的死亡率到了5點多%,就是一下子來太快,系統來不及適應,就會死很多人,到目前系統還算適應良好,因為幾百人還在忍受範圍內,但700人如果繼續往上升,到底上升到多少會是可以忍受的範圍,自己還在想這個題目。

COVID-19 確定病例新增141例本土及62例境外移入

臺北市13日新增141例本土及62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之間,97名男性,102名女性,4名調查中,本土案例分別居住於中山區22例、大安區及北投區各17例、大同區14例、松山區、信義區及萬華區各12例、士林區11例、內湖區及中正區各8例、南港區6例、文山區2例。

臺北市141例本土病例疫情說明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截至13日中午12時,臺北市新增141例本土病例,創今年以來單日新增本土病例數新高,其中酒店及酒吧相關新增4例(大安區案28853、中山區案28863及29406、大同區案29151),累計44人確診; KTV相關新增1案(中山區案28870),累計28人確診;信義區某國小新增1例(內湖區案28869),累計9位學生、1位家長確診;大安區某幼兒園新增3例(信義區28879、大安區案28851及29399);中山區某幼兒園新增4例確診(中山區案28860、28861、28862及28864),接觸者確診32例(松山區案28874、28875及29168、大安區案28852、28854及29153、中山區案28859、28865、28867、29156、29157及29403、中正區案29410、大同區案29393、29395及29396、萬華區案28877、28880、29434、29435及29436、南港區案28876、29176、29431、29432及29433、內湖區案29414、士林區案29392、北投區案29133、29160、29161及29417)。

北市府強化員工確診通報及應變措施
北市府市政大樓有2位員工確診,衛生局接獲通報即啟動職場疫調,12日確診員工匡列職場居家隔離19人,同樓層同區域員工106人全面進行家用快篩檢測,全數陰性;13日中央公布北市府確診員工1人,衛生局已完成疫調,匡列15人居家隔離,同樓層同區域員工快篩結果為47人陰性,1人陽性,快篩陽性者再經PCR採檢陰性,市政大樓已進行辦公場所及公共場域環境清消,並請所有員工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北市府責成所屬機關學校,如員工Covid-19抗原快篩陽性或PCR核酸採檢陽性,應依通報及監測處理流程,立即通報科室主管、人事單位及機關首長,各機關須配合衛生單位進行職場疫情調查、接觸者匡列及採檢作業、風險對象進行快篩檢測、辦公場所及公共場域進行環境清消等防治作為,並由機關關懷小組持續關懷同仁健康狀況。

北市衛生局呼籲有症狀先快篩
近期國內本土疫情升溫,校園及娛樂場所出現群聚事件,北市衛生局提醒,請民眾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每日定時量測體溫及監測有無疑似症狀,若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或疑似接觸確診者、足跡重疊等情形,建議先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測,確認檢測陰性並休養至無症狀,再返回工作崗位,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家用快篩試劑可至藥粧店、便利商店、藥局或醫療器材行購買。臺北市設有7個社區篩檢站,民眾可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中興、仁愛、陽明、忠孝院區、關渡及萬芳醫院預約採檢,採檢前請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服務時間擴增為週一至週日上午8時至11時30分,下午1時至4時30分,疫情訊息可撥打臺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99市民熱線詢問。民眾若出入公共場域、餐飲場所等,務必落實戴口罩,實聯制、體溫量測、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工作,以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