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來台放寬 總統:循序漸進

工商界要求放寬陸資來台,總統馬英九昨天表示,經濟部正在檢討,適當時機會再放寬,循序漸進往這個方向。馬
工商界要求放寬陸資來台,總統馬英九昨天表示,經濟部正在檢討,適當時機會再放寬,循序漸進往這個方向。馬總統並指出,開放陸客來台的紀錄「讓我們放心」。
六大工商團體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辦「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未來國家領導人對談」,昨天下午先與中國國民黨提名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吳敦義對談,今天下午相同場地再與民主進步黨提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對談。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表示,邀請對象是民調前兩名的參選人。
對於陸資來台議題,馬總統表示,陸資來台要循序漸進,目前來台資金不到 2億美元,陸資企業幹部來台 83人,人數很少,但在台灣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馬總統舉例,3年前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最初有每天3000人上限,一開始一周幾百人來台;自由行剛開放時,一天也只有幾十人,後來都慢慢增加。現在陸客一天超過3000人,有時4000人。
馬總統表示,開放陸客來台,採循序漸進,希望不要造成適應困難,且可運用人數上限,增加台灣觀光業的產能。一下子來太多,亂了反而不好。
馬總統指出,來台陸客發生脫隊的比率平均10萬人只有2至3人,是大陸觀光客到世界各地表現最好的,這些紀錄「讓我們放心」,大量陸客來台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他說,一步步走比較好,但是一定要走,不能停。
工商界人士要求馬總統說明,如何建立國人對兩岸和平協議的共識。馬總統表示,和平協議不是現在要簽,不是非簽不可,是把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不統、不獨、不武」制度化,真正要做的是「不武」,讓台海長久和平。
馬總統表示,簽署和平協議有三前提,國家有需要、民意有支持、國會有監督,希望完成公投再推動,爭議會變少。他強調,不必為簽而簽,也不必訂時間表。
座談會進行逾兩小時,在接受六大工商團體建言書後,馬總統和吳敦義與出席者一一握手,現場有人喊起「當選」。
總統:土地留給高質化產業
總統馬英九表示,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但台灣沒有那麼多土地,應該留給高質化的產業使用。有些產業海外很多在爭取,環境承載能力將成為未來衡量的重要因素。
工商界人士多次表達關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問題,馬總統以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蘇花改)為例,強調政府力求在環保和經濟發展中間找到平衡點。
馬總統表示,環境基本法提到,若科技經濟的開發會嚴重影響到環境,以環境為優先。中科三、四期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必須讓廠商繼續開發,但絕不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傷害;國光石化案專案小組結論是「不通過」或「有條件通過」,但因評估認為,若採「有條件通過」的方式,未來會越走越難,政府毅然叫停。
馬總統表示,政府已創造有利經濟發展的環境,若能有效執行「黃金十年」藍圖中的產業轉型、擴大和各國經濟合作協議、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政見,台灣遲早要面對是否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的問題,政府預定10年內加入TPP,一定會努力達成。
拚經濟 總統:我們比他們行
總統馬英九表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撥亂反正,跟上世界,3年多時間還不是那麼夠,但至少有了基礎。他比較前政府的經濟表現,「我們搞經濟,比他們在行」。
馬總統表示,去年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引發風暴,但簽ECFA後,情勢不一樣,台日今年簽署投資協議,新加坡、紐西蘭和很多沒有浮上檯面的國家願意與台灣洽商經濟合作協議,代表突破封鎖有了初步成果。
馬總統指出,有了ECFA,別的國家在政治上不會那麼排拒。3年多的時間還不是那麼夠,但是至少有了基礎,而且過去3年的政策大致正確。
馬總統表示,如果主計處今年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成,台灣今年平均GDP(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將超過2萬美元,比上任時增加2889美元。
馬總統表示,民主進步黨政府2000年上任時,平均 GDP1.4萬餘美元,2003年1.3萬餘美元,執政3年少了 931美元。民進黨執政8年,平均GDP成長2450美元,比國民黨執政3年增加的還少,同樣是政府,「我們搞經濟,比他們在行」。
六大工商團體包括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總會、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和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