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柯文哲重申五個互相 龔正提兩岸一家親
.jpg)
2021-12-01 16:24:52
5622
2021上海—台北雙城論壇在12月1日下午2點半視訊登場,台北方於晶華酒店舉行。上海市長龔正提及「兩岸一家親」,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他兩岸關係的立場一直都沒改變,他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
2021上海—台北雙城論壇在12月1日下午2點半視訊登場,台北方於晶華酒店舉行。上海市長龔正提及「兩岸一家親」,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他兩岸關係的立場一直都沒改變,他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
柯文哲主張,兩岸交流要基於「五個互相」,也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還有互相諒解」。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他強調,兩岸交流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聆聽對方的聲音,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溝通,互相包容、促進融和、共享繁榮。
柯文哲說,展望未來,台北與上海將繼續為兩岸人民和平相處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努力,他也呼籲「大家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2021雙城論壇主題是「新經濟,新發展」,於下午2點半開始,論壇開幕後分別由上海市長龔正,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並接著就「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無圍牆博物館與建築可閱讀」議題,安排雙方副市長及秘書長進行主題演講,最後簽署有關創新科技、野生動物保育、國樂團等3項MOU後閉幕,預計在下午4點結束,總長1.5小時。
柯文哲致詞全文如下:
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的雙城論壇首次採用視訊的方式辦理,一年多過去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受到防疫管制的影響,實體的交流活動仍有困難;在疫情仍然嚴峻的情形下,台北與上海仍然努力克服困難,維持交流不間斷的「新常態」。
雙城論壇是兩岸最大城市之間的交流平台,也是維持兩岸關係的重要管道。藉著雙城論壇,兩岸持續交流、累積善意、促進互信。雙城論壇超過10年的經驗也證明,這是兩岸應該走的方向。
今年台北上海城市論壇以「新經濟、新發展」為主題,雙方將聚焦於疫情過後,產業經濟如何轉型,如何建立與疫情共存的新模式,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創造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契機。
另外,今年雙城論壇的另一個主題是文化,台北和上海皆是人文薈萃的城市,也是全球文化和在地文化融合的國際城市,在這次疫情之後,兩個城市的文化發展和都市規劃如何重新啟動,相信兩市都應有彼此學習,也有互相借鏡的地方。
過去兩年,全世界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危機,接下來還有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等危機,中國大陸和台灣都面臨相同的挑戰。兩岸的歷史、地理、語言與文化相近,經濟往來密切,但因政治隔閡而產生不同的理念和制度,疫情不會一直存在,兩岸也不可一直僵持下去,我們仍然必須面對共同面對問題、來解決問題。
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一直都沒改變,我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我主張兩岸交流要基於「五個互相」,也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還有互相諒解」。我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台北和上海兩城市應該透過雙城論壇的平台,務實地解決人民所遭遇的實際問題。我們會善待在台灣的陸配、陸生、陸企,也希望在大陸的台灣人被善待、權益被保障,用和平對等方式來解決爭議。
兩岸交流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聆聽對方的聲音,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溝通,互相包容、促進融和、共享繁榮。
展望未來,台北與上海將繼續為兩岸人民和平相處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努力,我也呼籲大家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中評社/記者 鄭羿菲】
柯文哲主張,兩岸交流要基於「五個互相」,也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還有互相諒解」。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他強調,兩岸交流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聆聽對方的聲音,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溝通,互相包容、促進融和、共享繁榮。
柯文哲說,展望未來,台北與上海將繼續為兩岸人民和平相處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努力,他也呼籲「大家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2021雙城論壇主題是「新經濟,新發展」,於下午2點半開始,論壇開幕後分別由上海市長龔正,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並接著就「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無圍牆博物館與建築可閱讀」議題,安排雙方副市長及秘書長進行主題演講,最後簽署有關創新科技、野生動物保育、國樂團等3項MOU後閉幕,預計在下午4點結束,總長1.5小時。
柯文哲致詞全文如下:
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的雙城論壇首次採用視訊的方式辦理,一年多過去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受到防疫管制的影響,實體的交流活動仍有困難;在疫情仍然嚴峻的情形下,台北與上海仍然努力克服困難,維持交流不間斷的「新常態」。
雙城論壇是兩岸最大城市之間的交流平台,也是維持兩岸關係的重要管道。藉著雙城論壇,兩岸持續交流、累積善意、促進互信。雙城論壇超過10年的經驗也證明,這是兩岸應該走的方向。
今年台北上海城市論壇以「新經濟、新發展」為主題,雙方將聚焦於疫情過後,產業經濟如何轉型,如何建立與疫情共存的新模式,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創造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契機。
另外,今年雙城論壇的另一個主題是文化,台北和上海皆是人文薈萃的城市,也是全球文化和在地文化融合的國際城市,在這次疫情之後,兩個城市的文化發展和都市規劃如何重新啟動,相信兩市都應有彼此學習,也有互相借鏡的地方。
過去兩年,全世界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危機,接下來還有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變遷等危機,中國大陸和台灣都面臨相同的挑戰。兩岸的歷史、地理、語言與文化相近,經濟往來密切,但因政治隔閡而產生不同的理念和制度,疫情不會一直存在,兩岸也不可一直僵持下去,我們仍然必須面對共同面對問題、來解決問題。
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一直都沒改變,我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我主張兩岸交流要基於「五個互相」,也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還有互相諒解」。我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台北和上海兩城市應該透過雙城論壇的平台,務實地解決人民所遭遇的實際問題。我們會善待在台灣的陸配、陸生、陸企,也希望在大陸的台灣人被善待、權益被保障,用和平對等方式來解決爭議。
兩岸交流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聆聽對方的聲音,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溝通,互相包容、促進融和、共享繁榮。
展望未來,台北與上海將繼續為兩岸人民和平相處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努力,我也呼籲大家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中評社/記者 鄭羿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