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2021年11月國政民調

2021-11-29 10:52:23   51221

就民眾本月對蔡總統的信任度而言,54.7%信任蔡總統而比上月略增1.4個百分點,有39.9%不信任蔡總統而比上月減少1.1個百分點,正負向評價的變動雖在抽樣誤差範圍內,但同時可見不信任蔡總統的民眾則是5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低於4成,另5.4%未明確回答。

壹、調查說明

一、委託單位:美麗島電子報。
二、調查規劃:戴立安(問卷設計與分析。並委託畢肯市場研究公司執行電訪)。
三、調查範圍:全國22個縣市。
四、調查對象:設籍在調查範圍,年滿20歲的民眾。
五、調查時間:2021年11月24日至11月25日。
六、調查方法:由訪員進行的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方式(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CATI)。
七、抽樣設計:抽樣架構是以中華電信住宅電話簿為基礎的電腦資料庫,經「等比分層隨機抽樣」(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後為了避免未登錄電話門號的家戶無法被抽中,因此在抽取電話門號後由CATI系統主機派號前,再經「隨機跳號」(random-digit-dial, RDD)替換末2碼做為撥出的電話門號。
八、樣本規模:成功完訪1076人,在信賴水準95%時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0%。
九、樣本代表性與加權:採用「比例估計法」(raking ratio estimation),母群體參數是依內政部公布2021年10月民眾性別、戶籍、年齡資料,與2020年12月的民眾教育程度等特徵,逐項重複進行連續性修正,以使樣本特徵與母群體結構達到一致(統計檢定顯著水準p-value<0.05),此時整體樣本即具有代表性。

貳、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一、2021年11月台灣民心動態綜覽

本調查固定題組延續2006年戴立安設計的「台灣民心指數」(遠見民調)、2012年「台灣民心動態調查」(台灣指標民調)以利趨勢分析,本月台灣民心動態綜覽如下。
1、調查顯示36.8%民眾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好,比上月減少2.2個百分點,有60.0%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不好則比上月增加1.1個百分點,正負向評價的變動皆在抽樣誤差範圍內,未明確回答有3.2%。
經交叉分析得見僅民進黨支持者過半數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好(基進黨支持者樣本人數較少故不列入分析),其餘各群民眾傾向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不好,尤其是女性、或新北市與桃竹苗、或50至59歲、或高中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超過6成4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不好,泛綠民眾也有41.8%認為整體經濟不好(55.6%認為經濟好)。至於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超過5成3皆認為國內整體經濟現況好(認為不好的超過4成),而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的民眾則超過8成認為國內經濟不好,交叉分析詳見表一。

2、就民眾本月對蔡總統的信任度而言,54.7%信任蔡總統而比上月略增1.4個百分點,有39.9%不信任蔡總統而比上月減少1.1個百分點,正負向評價的變動雖在抽樣誤差範圍內,但同時可見不信任蔡總統的民眾則是5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低於4成,另5.4%未明確回答。
經交叉分析得見僅50至59歲、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表示不信任蔡總統的多於信任,其餘各群民眾絕大多數傾向信任蔡總統,尤其是雲嘉南與基宜花東離島、或20至29歲、或國中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6成1信任蔡總統,至於中立民眾有41.4%信任蔡總統、48.3%不信任。

另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對4項公投案表示會投不同意的民眾有69.1%至84.7%信任蔡總統,表示會投同意的民眾有55.5%至66.9%不信任蔡總統(也有28.4%至41.0%信任蔡總統),此外表示下月公投一定會或可能會去投票的民眾超過5成5信任蔡總統,至於表示不會去投票的民眾則傾向不信任蔡總統,交叉分析詳見表二。

3、就民眾本月對蔡總統執政整體表現而言,有55.5%滿意蔡總統整體執政表現而比上月增加1.8個百分點,有41.8%不滿意而比上月減少1.5個百分點,正負向評價的變動在抽樣誤差範圍內,未明確回答的有2.7%。
經交叉分析得見僅桃竹苗、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不滿意蔡總統的多於滿意,其餘各群民眾傾向滿意蔡總統執政表現,尤其雲嘉南及高屏與基宜花東離島、或20至29歲、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6成滿意蔡總統的執政表現,中立民眾有40.5%滿意蔡總統表現、53.6%不滿意。

另值得注意的是對4項公投案會投不同意的民眾有70.4%至84.3%滿意蔡總統執政表現,而會投同意的民眾有56.1%至68.7%不滿意蔡總統(有28.7%至41.8%滿意蔡總統),此外表示下月公投一定會或可能會去投票的民眾超過5成2滿意蔡總統,至於表示不會去投票的民眾則明顯傾向不滿意蔡總統執政表現,交叉分析詳見表三。

4、調查顯示48.2%民眾滿意行政院長蘇貞昌整體施政表現而比上月略增1.3個百分點,不滿意的有47.2%而比上月減少1.7個百分點,民眾態度明顯呈現分歧,而且正負向評價的變動仍在抽樣誤差範圍內,未明確回答的有4.5%。
經由交叉分析男性、或雲嘉南及高屏與基宜花東離島、或20至29歲與60歲以上、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滿意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超過半數,而台北市與桃竹苗及中彰投、或40至59歲、或高中與專科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不滿意閣揆蘇貞昌表現的超過半數,中立民眾有34.2%滿意閣揆蘇貞昌表現、57.9%不滿意。此外滿意蔡總統執政的民眾有82.5%也滿意閣揆蘇貞昌的施政表現、13.7%不滿意蘇貞昌。

另值得注意是對4項公投案會投不同意的民眾有63.7%至78.6%滿意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會投同意的民眾有60.6%至74.1%不滿意蘇貞昌(有22.3%至35.1%滿意蘇貞昌表現),此外表示下月公投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有55.5%滿意閣揆蘇貞昌,而表示可能會或不會去投票的民眾則明顯不滿意蘇貞昌表現,交叉分析詳見表四。

5、就民眾本月對執政的民進黨好感度而言,48.9%對民進黨有好感而比上月增加4.1個百分點,有42.2%對民進黨反感而比上月減少3.1個百分點,未明確回答的有8.8%,民眾本月對民進黨的印象評價也大致呈現分歧。

經交叉分析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超過半數對民進黨表示反感,而男性、或雲嘉南及高屏、或20至29歲與60至69歲、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5成2對民進黨有好感。中立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高於國民黨8.7個百分點,對民進黨的反感僅高於國民黨1.2個百分點。此外信任蔡總統的民眾79.9%對民進黨有好感、12.4%反感,而中立民眾本月對蔡總統的滿意度(40.5%)也略高於對蘇貞昌滿意度與對民進黨的好感(皆約3成4),交叉分析詳見表五。

然值得注意是民進黨對4項公投案呼籲民眾「4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而由本次調查可見會投不同意的民眾有60.0%至77.6%對民進黨有好感,即與其對民進黨的正向評價有較高的重疊性,因此民進黨的呼籲能夠得到此類民眾多數的共鳴。至於會投同意的民眾有54.7%至70.1%對民進黨反感(另23.5%至38.7%則是有好感),此外表示下月公投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有55.3%對民進黨有好感,而可能會或不會去投票的民眾則傾向對民進黨反感,尤其投票意願愈低的民眾對民進黨愈反感。

6、就民眾本月對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的好感度而言,27.8%本月對國民黨有好感而比上月減少3.9個百分點,有59.1%對國民黨反感而比上月增加3.5個百分點,未明確回答有13.1%。朱立倫是在上月5日就任國民黨主席,本月調查國民黨好感度與其黨主席選舉投票前相同(27.8%,9月民調),但是表示反感的則增加4.4個百分點。

經交叉分析僅泛藍民眾對國民黨的好感多於反感(70.5%比20.1%),其餘各群民眾明顯傾向對國民黨反感,尤其男性、或台北市與新北市及雲嘉南與高屏、或20至49歲與60至69歲、或專科以上學歷、或泛綠民眾等超過6成表示對國民黨反感,此外中立民眾25.2%對國民黨有好感、49.6%反感,不信任蔡總統的民眾卻僅45.8%對國民黨有好感、41.6%反感,交叉分析詳見表六。

然值得注意是國民黨對4項公投案呼籲民眾「4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但是由本次調查可見會投同意的民眾有43.1%至50.2%對國民黨反感(另36.3%至43.4%對國民黨有好感),因此單靠國民黨的呼籲恐將力有未逮而且效益不彰,至於表示會投不同意的民眾則高達72.8%至85.5%對國民黨反感。此外表示下月公投一定會或可能會投票的民眾則有超過5成8對國民黨反感,即使不打算去投票的民眾對國民黨的印象評價也是反感多於好感。

至於民眾本月對中國共產黨的印象評價是11.7%有好感、76.9%反感,調查結果指數化呈現如附件3「台灣民眾對兩岸三大黨的印象評價指數」(2006年6月迄今)。

7、本調查並援引戴立安用於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民調設計的「競選指標」(Campaign Indicators)框架,及參考M. P. Wattenberg政黨形象量表與多組「可能投票者模型」(Likely Voter Models)概念,將2題好感度合併為「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並區隔為3類9群,對國民黨好感高於民進黨者(G1至G3,強度遞減),對兩黨的評價及強度一致者或稱廣義中間選民(同為正評G4、同皆無感G5、同為負評G6),與對民進黨好感高於國民黨者(G7至G9,強度遞增)。「競選指標」題組主要用於選情分析與預測投票並且經過多次改良與驗證,2003年以來的部分成果可見於此處(連結1連結2連結3),維基解密Wikileaks亦曾披露數篇(連結4連結5)。
本調查對照上月「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各群的變動為(括號內是與上月相較的增減百分點):G1(-1.6%)、G2(+1.5%)、G3(-3.2%)、G4(-3.3%)、G5(-0.4%)、G6(-0.1%)、G7(+0.1%)、G8(+5.8%)、G9(+1.1%),本月變動最明顯的是G8、G4、G3群。G1至G3傾泛藍群合計25.2%而比上月減少3.3個百分點,G4至G6「廣義中間選民」合計31.1%而比上月減少3.8個百分點,G7至G9傾泛綠群合計43.7%而比上月增加7.0個百分點。換言之,就「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三大群而言,本月呈現傾泛藍群與中間選民的占比下降,而傾泛綠群的占比則明顯增加,由此歸類方式可見民眾本月的潛在政治光譜有明顯朝向泛綠移動的情形。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女性、或新北市、或70歲以上、或高中與專科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民眾等群中的G1至G3傾泛藍群占比各超過3成相對較高,而男性、或新北市與雲嘉南及高屏、或20至29歲與40至49歲及60至69歲、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中的G7至G9傾泛綠群占比各超過4成4(平均值)相對較高,而本次調查僅基宜花東離島、或民眾黨支持者與中立民眾等群中的G4至G6廣義中間選民占比超過傾泛藍群與傾泛綠群,交叉分析詳見表七。

對照上月調查可見,本月自認泛藍立場的民眾減少0.9個百分點達19.0%(其中的國民黨支持者減少0.9個百分點達13.9%),自認泛綠立場民眾增加2.9個百分點達40.4%(其中的民進黨支持者增加3.4個百分點達31.1%),而民眾黨支持者減少1.0個百分點達7.0%,時代力量支持者占1.1%與上月相同,基進黨支持者增加0.6個百分點達2.2%(首度超越時代力量占比),對照上月「國民黨vs.民進黨相對好感度」各群變動也明顯可見綠消藍長情形。國內民眾政黨傾向與政治立場的變動詳見附件1與附件2(彙整自2003年10月起每月至少1次的全國民調,基於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故僅採計由戴立安設計與執行的年代民調、遠見民調、台灣指標民調、美麗島電子報民調等的發布資料)。

本調查詢問民眾政黨傾向題的原型是1998年戴立安設計並例行使用的基本題,調查時不提示黨名(題目「社會上大家對政治都有自己看法。一般來講,平常哪一黨的主張比較接近您的想法」,若受訪者未答特定政黨則依序追問「那您平常比較支持哪一個黨」、「那您平常比較支持泛藍、或泛綠」),以避免受訪者誤認要從提示的少數政黨中勾選最接近其立場者而造成回答偏差(measurement error)並影響效度。此外必須說明的是本調查詢問民眾政黨傾向的題目在問卷結構中是置於固定題組後(即後文「肆、問卷主要題項內容與調查結果百分比」的Q6下一題),以避免因為每月附加調查主題的不同而可能受到題序效應(question order effect)的影響。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近年調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5年9月後的政黨認同題目也並未對受訪者提示政黨名稱,各調研機構問卷設計皆有其學理與實證經驗支持,因此調查時應否提示政黨名稱必須視目的而論並合乎邏輯與公平性原則,甚至結合認知心理學關於「記憶」的理論與應用。至於對測量民眾政黨傾向或政黨票(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支持意向與席次預測)的作法不能一概而論,此處不另贅述。

二、2021年11月國政民調:4項公民投票案相關議題

公民投票法第23條第1項規定「公民投票日定於8月第4個星期六,自中華民國110年起,每2年舉行1次」,中選會原定今年公民投票日為8月28日並包括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4項公投案,但是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延至12月18日,並且仍以110年8月28日有投票權資格的投票權人為限。

必須說明的是美麗島電子報每月例行國政民調的調查對象為全國年滿20歲民眾(占全國18歲以上人口的97.59%),因此本次未包括對公民投票具有投票權資格的18至19歲民眾在內(占全國18歲以上人口的2.41%)。本調查也未引用公投主文作為電訪問卷題目,主要是考量公投主文的字數較多而且不夠口語化,也不適合提示公投主文其理由書中的單方立場以免變成具有引導性的題目(leading questions)。

此外特別強調的是公投主文發布後,民調題目設計必須符合公投主文關鍵語意,例如若將公投主文的「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不經意或刻意改為「是否同意(支持)政府開放進口萊豬」,雖然言簡意賅但是民眾在政黨的投票口訣廣宣影響下(例如4個都同意、4個不同意),若受訪者不察而直覺回答的結果等同「立場被反轉」且錯誤登載,這種嚴重的測量誤差勢將衝擊調查結果效度。

另須提醒的是本調查在11月24日至25日進行,距離12月18日的公投日還有超過3週時間。換言之,本調查只能反映當前社會脈動而且並未進一步對4項公投的結果進行預測,更況目前民眾表態的意向並不必然會是最終投票決定,如果能在投票前一周內進行民調據此對投票結果預測,則通常比較能夠貼近實際得票情形。本調查有關民眾對4項公投的意向與相關議題結果如下。

1、國政民調自去年8月(蔡總統宣布開放前)至12月持續對政府放寬進口美牛與含萊全豬的政策進行民調,而民眾對反萊豬相關議題的認知與態度可參見2020年12月國政民調的彙整。至於12月18日投票的4項公投案其一即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領銜提出的「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包括主文與理由書等提案過程可詳見中選會公布資料。
本次調查詢問民眾「您對於政府應該禁止進口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內臟等產品,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禁止、或不同意禁止」,調查結果有55.4%民眾會投同意禁止、37.9%投不同意禁止,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有2.3%,未明確回答的有4.4%。換言之,民眾對「反萊豬進口」公投具體表態投票意向的高達93.3%。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僅泛綠民眾會投不同意禁止的多於同意(69.2%比26.6%),其餘各群民眾明顯傾向會投同意禁止,尤其是女性、或台北市與桃竹苗、或50至59歲、或高中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超過6成會投同意禁止,至於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則超過5成7會投不同意禁止,但同時也有超過3成會投同意禁止。

另值得注意是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占整體樣本62.2%)有51.0%會投同意禁止、44.6%投不同意,換言之,正反雙方差距將從整體樣本的17.5個百分點陡降至6.4個百分點,雖然正反雙方的勝敗仍在未定之天,但本項公投無法通過的機會卻可能因此大幅提高,此外可見投票率愈高則本項公投通過的機會愈大,交叉分析見表八。

2、12月18日投票的4項公投案其二是國民黨立委江啟臣領銜提出的「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包括主文與理由書等提案過程可詳見中選會公布資料。本調查據此詢問民眾「您對於公投案成立的半年內如果有全國選舉那就應該一起投票,也就是公投綁大選,這項主張您會投同意、或不同意」,結果顯示有46.1%民眾同意公投綁大選、41.7%不同意,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有3.3%,未明確回答的有9.0%。換言之,民眾對「公投綁大選」公投具體表態投票意向的高達87.8%,但可見民眾的意向非常分歧,正反雙方的差距在抽樣誤差範圍內。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基宜花東離島、或60歲以上、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不同意公投綁大選的多於同意,而學歷愈低的民眾愈不同意,研判是源於2018年公投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所致,其餘各群民眾則傾向同意公投綁大選,尤其台北市與桃竹苗、或30至39歲、或專科以上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民眾等群超過半數同意公投綁大選,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超過5成3不同意公投綁大選,但同時也有3成4表示同意。

另值得注意是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占整體樣本62.2%)有47.2%同意公投綁大選、46.5%不同意,換言之,正反雙方差距將從整體樣本的4.4個百分點減少至0.7個百分點,可見目前本項的正反雙方難分軒輊而且非常緊繃,交叉分析詳見表九。

3、2018年有3項關於能源的公投案獲得通過:年降火力發電廠發電量1%(有效同意票占投票權總人數的40.27%)、停止新建與擴建燃煤發電廠或機組而且包括深澳電廠在內(有效同意票占投票權總人數的38.46%)、廢除電業法第95條「非核家園」的相關條文(有效同意票占投票權總人數的29.84%)。至於12月18日將投票的4項公投案其三是黃士修先生領銜提出的「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包括主文與理由書等提案過程可詳見中選會公布資料。

本次調查詢問民眾「您對於國內啟用核四廠開始運轉發電,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啟用、或不同意啟用」,調查結果為(括號內是與2021年3月相較的增減百分點):同意重啟核四的有37.8%(-7.5%),不同意重啟的有51.9%(+12.2%),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有3.0%(-1.2%),未明確回答有7.4%(-3.4%)。換言之,民眾目前對「重啟核四」公投具體表態投票意向的高達89.7%。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同意重啟核四的多於不同意,其餘各群民眾傾向不同意重啟,尤其是男性、或新北市及高屏與基宜花東離島、或20至39歲與60至69歲、或國中以下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5成3不同意重啟核四,至於核四所在地的新北市有33.0%民眾同意重啟、57.3%不同意(2021年3月調查為48.4%同意重啟、36.4%不同意)。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民眾超過7成4不同意重啟,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則超過5成9同意重啟。

另外值得關注是同意三接遷離的民眾有60.4%同意重啟核四、34.6%不同意,而不同意三接遷離的民眾有76.4%不同意重啟核四、22.0%同意。此外不論民眾對本項公投的投票意願高低皆可見不同意重啟的多於同意,換言之,目前4項公投中以本項通過的機會最渺茫。即使就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而言(占整體樣本62.2%)有39.1%同意重啟、54.9%不同意,甚至正反雙方差距將從整體樣本的14.1個百分點更擴大至15.8個百分點,交叉分析詳見表十。

4、12月18日投票的4項公投案其四是由潘忠政先生領銜提出的「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包括主文以及理由書等提案過程可詳見中選會公布資料。本調查據此詢問民眾「您對於把中油公司的第三個天然氣接收站遷出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遷離、或不同意遷離」,調查結果為(括號內是與2021年3月相較的增減百分點):同意三接遷離的有35.0%(-12.9%),不同意三接遷離的有41.1%(+16.8%),表示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有4.0%(-2.0%),未明確回答的有19.9%(-1.8%)。換言之,民眾對「珍愛藻礁」公投具體表態投票意向達76.1%,而且是在4項公投中表態率相對較低的一案。
經交叉分析得見桃竹苗、或50至59歲、或專科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同意三接遷離的多於不同意,其餘各群民眾傾向不同意遷離,尤其泛綠民眾有64.5%不同意遷離,至於三接所在地的桃園市表示同意與不同意遷離的民眾各有42.4%(2021年3月調查為58.8%同意遷離、19.6%不同意)。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民眾超過5成6不同意三接遷離(另有2成2同意),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則超過5成同意遷離(也有超過2成2不同意)。

另值得關注是同意重啟核四的民眾有55.9%同意三接遷離、23.9%不同意,而不同意重啟核四的民眾有60.5%不同意三接遷離、23.4%同意。此外表示一定會或可能會去投票的民眾不同意三接遷離的多於同意,換言之,目前顯示本項公投較可能無法通過。就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而言(占整體樣本62.2%)有46.6%不同意三接遷離、37.9%同意,甚至正反雙方差距將從整體樣本的6.1個百分點更擴大至8.7個百分點,交叉分析詳見表十一。

5、本調查延續2021年3月調查將2項有關能源的公投進行聯合分析,即合併重啟核四與珍愛藻礁2項公投的民眾意向並歸類為9群,藉此提供觀測9群民眾對公投意向的差異性與推敲可能原因,甚至作為研判2項能源公投的連動會否影響通過(或不通過)的依據,此即民眾對議題「不可分離的偏好」(nonseparable preferences)的設想,有興趣者可另參考所附4篇(連結a連結b連結c連結d)以明瞭其要義。
本調查民眾對2項能源公投意向的聯合分析對照2021年3月可見,變動最明顯的是不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的民眾(增幅達16.4個百分點),其次是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的民眾(降幅達8.5個百分點),其餘各群民眾占比的變動在抽樣誤差範圍內。經由交叉分析得見專科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以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的占比最高,其餘各群民眾傾向不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尤其在泛綠民眾中的占比達到57.9%之多。

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民眾過半數會投不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而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表現的民眾則超過3成6會投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再則值得注意是一定會去投票的民眾(占整體樣本62.2%)有37.7%不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24.3%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其次是可能會去投票的民眾(占整體樣本22.8%)則有28.7%不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19.4%同意三接遷離而且重啟核四,交叉分析詳見表十二。
6、本調查並彙整民眾對上述4項公投的投票意向可見,目前表態會投「4個不同意」的民眾占整體樣本17.6%(其中一定會去投票的占83.6%),表示會投「4個都同意」的民眾占整體樣本14.8%(其中一定會去投票的占78.0%)。

概括而言,就朝野兩大陣營各自的倡議而言,執政的民進黨已透過國家資源全面動員並結合明年與2024年選舉等考量,以大選規格進行水銀瀉地般、或遭諷為三人成虎式的「4個不同意」廣宣,至於國民黨雖曾隨著民怨浪潮提出公投藉以厚實政治資本,甚至順勢接收他項公投成果(free rider),但是卻因為黨中央守株待兔的被動心態或別有考量,反而已逐漸被逆轉成為龜兔賽跑寓言的兔子卻不自知。由本次調查可見正反雙方若僅靠上述2群民眾顯然不足以確保4項公投通過或不通過,因此未來3週的複式組織動員、線上與線下廣宣等,檯面上勢必更白熱化同時也暗潮洶湧。
7、就民眾對12月4項公投會否通過的預期心理而言,本次調查也詢問民眾「剛剛說的這4個公投,您認為有哪幾個的投票結果可能會通過」,在逐項提示而且不限複選時的結果各為:反萊豬49.3%、公投綁大選29.8%、珍愛藻礁25.7%、重啟核四20.1%,認為4項公投都不會通過的有13.2%,未明確回答的有19.6%。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各群民眾咸認反萊豬公投最可能通過,尤其是男性、或台北市及新北市與基宜花東離島、或30至59歲、或高中以上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民眾等群超過半數認為反萊豬公投最可能通過。此外值得注意是同意反萊豬的民眾有63.8%認為該項可能通過,同意公投綁大選的民眾有45.4%認為該項可能通過,同意三接遷離藻礁的民眾有44.9%認為該項可能通過,至於同意重啟核四的民眾僅38.3%認為該項可能通過,交叉分析詳見表十三。

8、蔡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民進黨針對12月4項公投案主張應投「4個不同意」,事實上民進黨過往執政或在野期間對本次4項公投的相關主張都曾經支持甚至力推,例如民進黨29位立委基於嚴重影響全民健康因此在立法院提案反對進口美國萊牛,以及過往時任閣揆的蘇貞昌曾對核四追加近448億預算而時任副院長蔡英文更要求如質如期完工。至於對公投綁大選立法的反覆更引起同黨籍前總統、前黨主席陳水扁痛心直言「蔡政府、民進黨團為了政黨的選舉利益,不惜開民主倒車,也讓政府改造簡併選舉時程的初衷,每二年選一次,完全付之流水」,此外2013年蔡英文在尚未當選總統時曾親筆寫下「藻礁永存」的承諾,但是環保團體多已認為其初衷漸忘。
據於上述,本次調查詢問民眾「民進黨主張對這4個公投都應該投不同意,但是民進黨以前對這4個公投的主張也表示過支持,您認為民進黨立場大改變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或是為了民進黨的整體利益」,調查結果有46.3%認為是因時空背景不同、40.4%覺得是為了民進黨的整體利益,民眾看法呈現分歧,未明確回答的有13.3%。

經由交叉分析得見桃竹苗、或50至59歲與70歲以上、或專科學歷、或民眾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眾等群,傾向認為民進黨今昔對公投立場大改變是為了該黨的整體利益考量,其餘各群民眾則傾向認為民進黨是因時空背景不同而立場明顯轉變,尤其台北市與基宜花東離島、或20至39歲、或國中學歷、或泛綠民眾等群超過半數持此看法。

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民眾超過6成9認為民進黨因時空背景不同而對4項公投立場明顯轉變,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的民眾也有超過6成9認為民進黨今昔對公投立場的翻轉是為了該黨整體利益考量。值得注意是對4項公投會投同意的民眾有56.1%至67.8%認為民進黨對公投立場改變是為了該黨整體利益,而對4項公投會投不同意的民眾則有60.8%至71.0%認為民進黨因時空背景不同以致立場明顯轉變,交叉分析詳見表十四。

9、2004年2項公投與總統選舉同日而投票率約45.1%(占投票權人數總額,以下同),2008年1月2項公投與立委選舉同日而投票率約26.1%,2008年3月有2項公投與總統選舉同日而投票率約35.5%,2018年11月10項公投與9合1地方選舉同日而投票率約為55%。
本次調查詢問民眾「下個月很快就要進行公民投票,您會不會去投票」,調查結果顯示62.2%民眾表示一定會去投、22.8%可能會去投、6.4%可能不會去投、5.2%一定不會去投,未明確回答的有3.5%。換言之,依本次調查暫時初估的投票率可能低於6成,但是仍須密切觀察後續3周即投票前的正反雙方攻防以及社會關注度而定。

經交叉分析男性、或新北市及高屏與基宜花東離島、或60歲以上、或專科學歷、或具有政黨立場的民眾等群超過6成5表示一定會去投票,至於泛綠民眾73.6%表示一定會去投票,泛藍民眾有67.4%一定會去投票,民眾黨支持者67.2%一定會去投票,至於中立民眾僅46.3%表示一定會去投票,交叉分析詳見表十五。

此外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施政表現的民眾超過6成7表示一定會去投票,而不滿意蔡總統或閣揆蘇貞昌的民眾僅超過5成6表示一定會去投票。另值得注意是對4項公投會投同意的民眾相較於投不同意的民眾,前者一定會去投票的比率高於後者。歸結而言,從本調查得見目前民眾對4項公投的投票意向、投票意願、政黨支持者的凝聚力等,都已朝向對執政黨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而且有4成6民眾對民進黨今昔公投立場的明顯轉變也寬容以待,因此以在野黨陣營或民間人士為主的公投正方顯然需要加緊把握時間,以爭取民眾對其論述的認同,並且摒除消極心態而勇於投票。

參、調查結果交叉分析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表六
表七
表八
表九
表十
表十一
表十二
表十三
表十四
表十五

肆、問卷主要題項內容與調查結果百分比

1、請問,您認為國內目前的整體經濟情況算是好、或是不好?包括物價、就業、經濟景氣,各方面整體來講。
(1)很好 4.4% (2)還算好 32.4% (3)有點不好 34.2% (4)很不好 25.8%
(5)未明確回答 3.2%

2、請問,整體來講,您對蔡英文總統是信任、或不信任?
(1)很信任 16.7% (2)還算信任 38.0% (3)有點不信任 18.1% (4)很不信任 21.8%
(5)未明確回答 5.4%

3、請問,您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的整體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
(1)很滿意 15.6% (2)還算滿意 39.9% (3)有點不滿意 19.9% (4)很不滿意 21.9%
(5)未明確回答 2.7%

4、請問,您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就任以來的整體施政表現,是滿意、或不滿意?
(1)很滿意 11.1% (2)還算滿意 37.1% (3)有點不滿意 20.5% (4)很不滿意 26.7%
(5)未明確回答 4.5%

[Q5與Q6題序由電腦隨機排列]

5、請問,整體來講,您對民進黨是有好感、或是覺得反感?
(1)很有好感 10.3% (2)有些好感 38.6% (3)有些反感 23.6% (4)很反感 18.6%
(5)未明確回答 8.8%

6、請問,整體來講,您對國民黨是有好感、或是覺得反感?
(1)很有好感 1.9% (2)有些好感 25.9% (3)有些反感 34.2% (4)很反感 24.9%
(5)未明確回答 13.1%

請問,下個月就要進行4個公投,如果現在投票的話..[Q7至Q10題序由電腦隨機排列]

7、您對於政府應該禁止進口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內臟等產品,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禁止、或不同意禁止?
(1)同意禁止(反萊豬) 55.4% (2)不同意禁止(挺萊豬) 37.9% (3)不投票/投廢票 2.3%
(4)未明確回答 4.4%

8、您對於公投案成立的半年內如果有全國選舉那就應該一起投票,也就是公投綁大選,這項主張您會投同意、或不同意?
(1)同意綁大選 46.1% (2)不同意綁大選 41.7% (3)不投票/投廢票 3.3%
(4)未明確回答 9.0%

9、您對於國內啟用核四廠開始運轉發電,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啟用、或不同意啟用?
(1)同意重啟(挺核四) 37.8% (2)不同意重啟(反核四) 51.9% (3)不投票/投廢票 3.0%
(4)未明確回答 7.4%

10、您對於把中油公司的第三個天然氣接收站遷出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個公投您會投同意遷離、或不同意遷離?
(1)同意遷離(反三接) 35.0% (2)不同意遷離(挺三接) 41.1% (3)不投票/投廢票4.0%
(4)未明確回答 19.9%

11、請問,剛剛說的這4個公投,您認為有哪幾個的投票結果可能會通過?【逐一提示選項1~4,不限項複選,選項順序由電腦隨機排列】
(1)重啟核四20.1% (2)珍愛藻礁25.7% (3)反萊豬49.3% (4)公投綁大選29.8%
(5)都不會通過13.2% (6)未明確回答19.6%

12、請問,下個月很快就要進行公民投票,您會不會去投票?
(1)一定會 62.2% (2)可能會 22.8% (3)可能不會 6.4% (4)一定不會 5.2%
(5)未明確回答3.5%

13、請問,民進黨主張對這4個公投都應該投不同意,但是民進黨以前對這4個公投的主張也表示過支持,您認為民進黨立場大改變是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或是為了民進黨的整體利益?【關鍵字串順序由電腦隨機排列】
(1)因為時空背景不同 46.3% (2)為了民進黨的整體利益 40.4%
(3)未明確回答 13.3%
【首圖蔡英文總統圖片翻攝自總統府網站】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