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2021-11-15 10:12:30
1573
壺腹癌3大症狀為:不明原因變瘦、胃痛及黃疸,如果出現眼睛、皮膚變黃等黃疸症狀,且胃口變差,不明原因變瘦,就應積極就醫。如有胃癌家族史,步入中年後,應定期健診、接受胃鏡檢查。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罹患壺腹癌,於11日病逝,享壽68歲。消化道專科醫師表示,與其他腹腔器官腫瘤相較,壺腹癌相對罕見,盛行率僅約為每10萬人0.3至0.46人,因較難早期發現,確診時如至晚期,且轉移至淋巴,則5年存活率僅25至40%。
除了李應元外,前教育部長吳京、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也死於壺腹癌。中國醫藥大學豐原分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施宜興表示,壺腹位於消化道樞紐,鄰近肝臟、十二指腸與膽管、胰管等器官,位置較為複雜,腹部超音波也難以初期發現異狀。
正因壺腹與眾多消化器官交接,因此壺腹癌細胞可能來自不同器官,若來自十二指腸黏膜細胞,則比較好處理,怕得是來胰管細胞,如果又到了晚期,轉移至淋巴,則存活率偏低。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網站衛教資料指出,外科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若是壺腹本身長出的癌症,或是十二指腸蔓延至壺腹的癌症,只要淋巴結未受到侵犯,手術後的5年平均存活率約在30%至60%;若是胰臟組織長出的癌症,則平均存活率約只有15%至20%,除了手術外,也需考慮併用輔助性化療。
施宜興指出,壺腹癌3大症狀為:不明原因變瘦、胃痛及黃疸,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務必早期就醫,壺腹雖然位處於許多器官交會之處,但只要透過胃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一般人如果沒有異狀,很少接受胃鏡檢查。
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壺腹腫瘤難以在早期發現,大部分都在晚期確診,部份患者因為腫瘤阻塞了膽道,而引發黃疸,才能早一點發現,早一點開刀,這算是比較幸運。
在治療上,施宜興表示,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術後輔以化療,但如果太晚確診,甚至轉移至淋巴,除了外科手術難度增加,且化療、電療的效果都不理想,當然影響存活率。
與「癌王」胰臟癌相較,壺腹癌治療還算簡單,且預後也好一些,施宜興建議,如果出現眼睛、皮膚變黃等黃疸症狀,且胃口變差,不明原因變瘦,就應積極就醫。如有胃癌家族史,步入中年後,應定期健診、接受胃鏡檢查。(陳如頤/綜合報導)
(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李應元臉書)
來源: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出處:NOW健康
除了李應元外,前教育部長吳京、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也死於壺腹癌。中國醫藥大學豐原分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施宜興表示,壺腹位於消化道樞紐,鄰近肝臟、十二指腸與膽管、胰管等器官,位置較為複雜,腹部超音波也難以初期發現異狀。
正因壺腹與眾多消化器官交接,因此壺腹癌細胞可能來自不同器官,若來自十二指腸黏膜細胞,則比較好處理,怕得是來胰管細胞,如果又到了晚期,轉移至淋巴,則存活率偏低。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網站衛教資料指出,外科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若是壺腹本身長出的癌症,或是十二指腸蔓延至壺腹的癌症,只要淋巴結未受到侵犯,手術後的5年平均存活率約在30%至60%;若是胰臟組織長出的癌症,則平均存活率約只有15%至20%,除了手術外,也需考慮併用輔助性化療。
施宜興指出,壺腹癌3大症狀為:不明原因變瘦、胃痛及黃疸,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務必早期就醫,壺腹雖然位處於許多器官交會之處,但只要透過胃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一般人如果沒有異狀,很少接受胃鏡檢查。
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壺腹腫瘤難以在早期發現,大部分都在晚期確診,部份患者因為腫瘤阻塞了膽道,而引發黃疸,才能早一點發現,早一點開刀,這算是比較幸運。
在治療上,施宜興表示,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術後輔以化療,但如果太晚確診,甚至轉移至淋巴,除了外科手術難度增加,且化療、電療的效果都不理想,當然影響存活率。
與「癌王」胰臟癌相較,壺腹癌治療還算簡單,且預後也好一些,施宜興建議,如果出現眼睛、皮膚變黃等黃疸症狀,且胃口變差,不明原因變瘦,就應積極就醫。如有胃癌家族史,步入中年後,應定期健診、接受胃鏡檢查。(陳如頤/綜合報導)
(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李應元臉書)
來源: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出處:NOW健康
作者介紹
-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