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對中貿易政策 戴琪宣布四大手法

2021-10-05 10:18:26   6125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以智庫公開演講,顯示階段性完成了拜登政府對中貿易政策的評估。她提出了作為美國對中貿易「戰略願景」起點的四個手法:討論中國履行第一階段協議的表現;啟動有針對性關稅排除程序;關切第一階段協議未處理的貿易行為;與盟友合作,制定貿易規則。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以智庫公開演講,顯示階段性完成了拜登政府對中貿易政策的評估。她提出了作為美國對中貿易「戰略願景」起點的四個手法:討論中國履行第一階段協議的表現;啟動有針對性關稅排除程序;關切第一階段協議未處理的貿易行為;與盟友合作,制定貿易規則。

拜登政府執政以來,各方關注美國是否仍執行美中第一階段協議,是否談判第二階段協議,是否取消「關稅戰」,是否調整對中技術管制手法等問題。在之前各個場合,戴琪被問到這些問題時,都以正在評估之中回應。在執政八個多月後,如今評估告一段落,但戴琪對這些關切也沒有給予新的、比較明確的答覆。

4日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進行的備受矚目的演講中,戴琪一開始就強調,美中經濟關係是最具廣泛影響的關係之一,不僅影響兩國,也影響全世界幾十億人。美中關係是複雜和競爭的,拜登相信要負責任地管控競爭,並確保公平競爭。接著她就開始指責中國「不遵守全球貿易準則,有損美國繁榮」,主要是批評中國的國有經濟體制;她稱「我們必須探索所有選項,開闢最有效的未來途徑」。

戴琪在宣布拜登政府對於對中貿易政策進行了「全面評估」後,提出了作為「戰略願景」起點的四個手法:

第一,美國將與中國討論中國在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表現。

第二,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確保現行的執法框架最符合美國經濟利益,保留必要的額外排除程序的可能性。

第三,仍嚴重關切中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沒有解決的「以國家為中心的非市場貿易行為」。美方將提出更廣泛的政策關切,將使用現有的全部工具,並根據需要開發新的工具。

第四,美國將繼續與盟友合作,制定21世紀的公平貿易規則,促進市場經濟和民主政體在競爭中佔上風。

戴琪回顧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的15年間,美國對中經貿的「雙軌手法」:一方面進行年度的高層對話,另一方面在世貿組織利用爭端解決機制。她承認,無論是對話還是執行軌道都沒有產生中國「有意義的變化」。前一屆政府決定採用不同的範式--美國單方面施壓,試圖改變北京的做法,而導致關稅戰。

對於第一階段協議的評估,戴琪認為,它穩定了市場,特別是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雖然在某些領域的承諾得到了履行,某些商業利益得到了好處,但在其他領域也存在不足。這項協議沒有切實解決美方對中國貿易做法的根本關切。

在抱怨中國在鋼鐵、太陽能板、農業和半導體等領域的產業政策後,戴琪提出,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我們需要採取一種全新的、全面的、務實的手法」 (new, holis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 美國的戰略必須處理那些關切,同時也要「靈活和敏捷地」應對挑戰。

如何實現?戴琪表示,拜登政府將「從實力地位出發」來打交道,主要是投資國內,增強美國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戴琪表示,她有意與中國同行進行坦率交談,包括討論中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的表現,還將與中方就其產業政策進行直接接觸。

「我們的目標不是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持久的共存需要問責制和對我們行動的巨大後果的尊重。」戴琪說道,為取得「有意義的成果」,美方需要準備部署所有工具,並探索開發新的工具,包括通過與其他經濟體和國家合作。

戴琪稱,要開辟新的道路,改變雙邊貿易的發展軌跡和勢頭。她強調美國將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密切合作,並提到了上週舉行的美歐技術貿易委員會(TTC)首次會議,就是以「集體力量」來應對中國。

在對談中被問及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的問題時,戴琪表示,在全球經濟中,美中停止貿易是不現實的。她說:「我認爲問題可能在於,我們在『再掛鉤』(recoupling)中尋求的目標是什麼,美國如何在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中,佔領供應鏈中強勁有力的位置。」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