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四選將赴國民黨中常會報告 聚焦兩岸與美中台
.jpg)
2021-09-08 18:18:52
2585
國民黨8日召開中常會,邀請四位主席候選人到場進行參選理念及抱負說明,會中並由中常會共同提問,關注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國民黨財務困境與2022年提名勝選策略。
國民黨8日召開中常會,邀請四位主席候選人到場進行參選理念及抱負說明,會中並由中常會共同提問,關注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國民黨財務困境與2022年提名勝選策略。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在9月25日投票,候選人包括現任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和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等四人。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在9月25日投票,候選人包括現任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和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等四人。
江啟臣:國民黨民調已可跟民進黨平起平坐
現任主席江啟臣除細數上任的政績外,也回應黨內質疑他領導的國民黨太弱。江說,他接國民黨的時候才是真的弱,但現在國民黨的民調已經回升,可以跟民進黨平起平坐。我們需要的是新血、活水的加入,而不是對黨的嫌棄。
江啟臣強調,他主張國民黨應該回歸三民主義的民本思想,與人民站在一起,三民主義就是民本思想,而且要強調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以民為本,捍衛民本與中華民國。
國民黨今天下午召開中常會,邀請四位主席候選人江啟臣、朱立倫、張亞中和卓伯源到場進行參選理念及抱負說明,會中並由中常會共同提問,關注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國民黨財務困境與2022年提名勝選策略。
江啟臣在會中細數改革政績,他強調,當時黨主席補選時,改革是大家很大的期許,而他也開始啟動改革工程,但當然17個月不只有改革的事情要做,還面對很多超乎預期的挑戰,包括高雄市長罷免、高雄議長補選等,以及國民黨的全面在野。
江啟臣強調,有人批評國民黨太弱,但他必須講,國民黨在他剛接任時才是最弱的,如今已經幾乎與民進黨平起平坐,而且有很多年輕新血的加入,他並為黨長期作戰做準備,歡迎強者歸來。所以在任內邀請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回歸黨籍、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擔任中評委,希望造成鯰魚效應,讓國民黨越來越強。
江啟臣說,國民黨就是藍,正藍、淺藍都是藍,指責他變成小綠,不該變成抗拒改革的護身符,要找回堅持捍衛中心思想的泱泱大黨,相信孫中山若地下有知,也會支持國民黨的改革,希望黨員可以支持他,延續改革。
江啟臣強調,他主張國民黨應該回歸三民主義的民本思想,與人民站在一起,三民主義就是民本思想,而且要強調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以民為本,捍衛民本與中華民國。
國民黨今天下午召開中常會,邀請四位主席候選人江啟臣、朱立倫、張亞中和卓伯源到場進行參選理念及抱負說明,會中並由中常會共同提問,關注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國民黨財務困境與2022年提名勝選策略。
江啟臣在會中細數改革政績,他強調,當時黨主席補選時,改革是大家很大的期許,而他也開始啟動改革工程,但當然17個月不只有改革的事情要做,還面對很多超乎預期的挑戰,包括高雄市長罷免、高雄議長補選等,以及國民黨的全面在野。
江啟臣強調,有人批評國民黨太弱,但他必須講,國民黨在他剛接任時才是最弱的,如今已經幾乎與民進黨平起平坐,而且有很多年輕新血的加入,他並為黨長期作戰做準備,歡迎強者歸來。所以在任內邀請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回歸黨籍、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擔任中評委,希望造成鯰魚效應,讓國民黨越來越強。
江啟臣說,國民黨就是藍,正藍、淺藍都是藍,指責他變成小綠,不該變成抗拒改革的護身符,要找回堅持捍衛中心思想的泱泱大黨,相信孫中山若地下有知,也會支持國民黨的改革,希望黨員可以支持他,延續改革。
談兩岸關係 朱立倫盼求同尊異
前主席朱立倫無懼外界質疑他為美國線民,談到美中關係時直接表明,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美國印度太平洋地區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是老朋友,他們都強調一件事情,就是絕對不會支持台獨。
針對中美關係對台影響,朱立倫先從阿富汗事件衝擊全世界一事提起,指阿富汗原來的政府基本上是美方非常支持、親美的政府,也獲印度支持,而塔利班是中國跟巴基斯坦比較支持,但阿富汗原先的政府垮台後,美國、印度都積極與塔利班政權拉觸,因為印度政府很害怕先前投資30億美元泡湯了,喀什米爾的問題又被巴基斯坦搶先機,所以不是看一個表像,全世界的競合關係在發生改變。
朱立倫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之後,跟原來的特朗普政府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美中原來是一個對抗的關係,現在是一個競爭、合作的關係。他認識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老朋友美國印度太平洋地區事務協調官坎伯,都已經強調一件事情,絕對不會支持台獨。
朱立倫認為,美中關係從對抗變成競爭合作的關係,民進黨一面倒向美國、全倒向美國,反中抗中仇中這個戰略已經會漸漸無效,因此,這有很大的空間,如果國際認同國民黨不是麻煩製造者,而是和平的促進者,而不是製造區域危險、區域對抗的一個政黨,就有愈來愈多的國際人士會支持國民黨,這是很大的轉機。
朱立倫說,兩岸關係絕對是重中之重,兩岸有太多相同的地方,最大相同是同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同樣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不同在我們是中華民國堅持民主自由。九二共識當時一中各表的精神就是「求同存異」,但要一下子跳到差異點完全不見、「異中求同」還有很長的距離,若互不尊重就變成惡意螺旋一直往下降,就像現在,所以他才提「求同尊異」,而好的國防就是和平。
朱立倫表示,兩岸交流越多,經貿往來依存度越高,雖然美中經貿對抗,但台灣有非常好的機會平衡,並產生新的護國神山。
對於國民黨務經營,朱立倫提出會計經營的概念,還說要將社會的支援的力量變成一個選戰的特別基金,包括黨務發展的基金,由主席負責。
至於2022年選舉,朱立倫再次強調,他走地方基層已經在做整合地方的工作,要地方先把地方的紛爭、不滿降到最低,彼此化解誤會,就像他去台東,讓三大家族都坐在一起,大家支持他,但是他要求不只支持他當黨主席,而是真正團結在一起,明年打贏選戰最重要,因為沒有2022就沒有2024,2024無私無我,推最強當候選人讓國民黨重返執政。
針對中美關係對台影響,朱立倫先從阿富汗事件衝擊全世界一事提起,指阿富汗原來的政府基本上是美方非常支持、親美的政府,也獲印度支持,而塔利班是中國跟巴基斯坦比較支持,但阿富汗原先的政府垮台後,美國、印度都積極與塔利班政權拉觸,因為印度政府很害怕先前投資30億美元泡湯了,喀什米爾的問題又被巴基斯坦搶先機,所以不是看一個表像,全世界的競合關係在發生改變。
朱立倫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之後,跟原來的特朗普政府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美中原來是一個對抗的關係,現在是一個競爭、合作的關係。他認識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老朋友美國印度太平洋地區事務協調官坎伯,都已經強調一件事情,絕對不會支持台獨。
朱立倫認為,美中關係從對抗變成競爭合作的關係,民進黨一面倒向美國、全倒向美國,反中抗中仇中這個戰略已經會漸漸無效,因此,這有很大的空間,如果國際認同國民黨不是麻煩製造者,而是和平的促進者,而不是製造區域危險、區域對抗的一個政黨,就有愈來愈多的國際人士會支持國民黨,這是很大的轉機。
朱立倫說,兩岸關係絕對是重中之重,兩岸有太多相同的地方,最大相同是同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同樣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不同在我們是中華民國堅持民主自由。九二共識當時一中各表的精神就是「求同存異」,但要一下子跳到差異點完全不見、「異中求同」還有很長的距離,若互不尊重就變成惡意螺旋一直往下降,就像現在,所以他才提「求同尊異」,而好的國防就是和平。
朱立倫表示,兩岸交流越多,經貿往來依存度越高,雖然美中經貿對抗,但台灣有非常好的機會平衡,並產生新的護國神山。
對於國民黨務經營,朱立倫提出會計經營的概念,還說要將社會的支援的力量變成一個選戰的特別基金,包括黨務發展的基金,由主席負責。
至於2022年選舉,朱立倫再次強調,他走地方基層已經在做整合地方的工作,要地方先把地方的紛爭、不滿降到最低,彼此化解誤會,就像他去台東,讓三大家族都坐在一起,大家支持他,但是他要求不只支持他當黨主席,而是真正團結在一起,明年打贏選戰最重要,因為沒有2022就沒有2024,2024無私無我,推最強當候選人讓國民黨重返執政。
張亞中:中國兩字是國民黨靈魂
張亞中說,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就是黨的靈魂,卻從前主席李登輝時代開始被掏空,如果改台灣國民黨,兩岸可以政治對話?兩岸不會發生戰爭嗎?不要輕易放棄中國二字。
張亞中表示,台灣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5000年優秀文化不是不承認就會消失,中國歷史不是不講就不會存在;政治上不講中國,北京也不會容許,他一直在捍衛中華文化,而兩岸分治不分裂是他對現在中國的定義。
張亞中在會中表示,救國、救黨,不忍心就是他參選理由與抱負。他質疑,國民黨從李登輝時代掏空8000多億元黨產,過去支持國民黨的軍公教也因年金改革對黨離心離德,整個黨已差不多被掏空,但幾位當過新聞局長、立委、縣長、市長的主席候選人做過什麼?又有幾個敢喊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張亞中說,台灣與大陸主權重疊,治權分治,國民黨人不要把我是中國人當守舊的事,沒這個靈魂如何面對總理孫中山與下一代;從李登輝到民進黨一路想摧毀中國這靈魂,民進黨也持續去中國化,把中國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
張亞中強調,沒有中國兩岸不可能和平,他如果當選,會大聲說這個理念,這也是國民黨生存之道;他生長在台灣,不忍心看到台灣日益衰敗,兩岸走向敵對,所以救國、救兩岸這是他的大願。
張亞中表示,台灣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5000年優秀文化不是不承認就會消失,中國歷史不是不講就不會存在;政治上不講中國,北京也不會容許,他一直在捍衛中華文化,而兩岸分治不分裂是他對現在中國的定義。
張亞中在會中表示,救國、救黨,不忍心就是他參選理由與抱負。他質疑,國民黨從李登輝時代掏空8000多億元黨產,過去支持國民黨的軍公教也因年金改革對黨離心離德,整個黨已差不多被掏空,但幾位當過新聞局長、立委、縣長、市長的主席候選人做過什麼?又有幾個敢喊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張亞中說,台灣與大陸主權重疊,治權分治,國民黨人不要把我是中國人當守舊的事,沒這個靈魂如何面對總理孫中山與下一代;從李登輝到民進黨一路想摧毀中國這靈魂,民進黨也持續去中國化,把中國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
張亞中強調,沒有中國兩岸不可能和平,他如果當選,會大聲說這個理念,這也是國民黨生存之道;他生長在台灣,不忍心看到台灣日益衰敗,兩岸走向敵對,所以救國、救兩岸這是他的大願。
卓伯源批民進黨抹紅國民黨
卓伯源談到九二共識被抹紅,卓指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說法,而民進黨為了抹紅國民黨,在選舉中刻意拿來恐嚇選民、抹黑國民黨。
卓伯源表示,美中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一中三公報,一中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三公報是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美國對台的保證就是《台灣關係法》還有八一七公報後對台提出的六項保證,這是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法律基礎、公報基礎,但美國的一個中國並沒清楚表明是哪一個,而且對台六項保證也提到不會逼台灣向中國妥協、談判、不會停止對台軍售、軍售前不會先徵詢中國意見,可見在兩岸關係裡,美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卓伯源說,兩岸關係最關係的就是九二共識,這在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時是兩岸和平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來源有其歷史,對兩岸都有歷史意義。九二共識等同於美中的一中三公報的精神,也等同於美台的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精神,只要大家把這三個主軸結合在一起,美中台的關係就自然迎刃而解。
卓伯源認為,中國已向美國提出希望尊重中國的民族尊嚴,台灣也可以循例要求美國尊重中華民族內部的尊嚴,就是海峽兩岸要對等尊嚴、一中各表、互不否認,這就是台海和平的基礎,所以國民黨不能妄自菲薄、自亂陣腳,國民黨是台灣安定的力量,要持續發揮作用,要勇敢說出來、勇敢扮演台灣進步的關鍵角色。
卓伯源說,張亞中說認識鎢鋼大王,黨務經費沒問題,但他擔心有一天鎢鋼價格大跌國民黨是否就垮了,或張亞中有一天不當黨主席國民黨就垮了,所以黨的財務問題要從制度解決。過去黨主席說了算,但他要權力下放,地方幹部透過基層選舉選出後負責地方經費,中央黨主席負責,過去收的黨職金與黨費改自由樂捐,並找回失聯黨員與吸收年輕黨員,國民黨未來才有希望,2022年有專職黨主席帶領下,一定可以贏2022,並一路帶領贏回2024重返執政。
【中評社/記者 倪鴻祥】
卓伯源表示,美中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一中三公報,一中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三公報是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美國對台的保證就是《台灣關係法》還有八一七公報後對台提出的六項保證,這是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法律基礎、公報基礎,但美國的一個中國並沒清楚表明是哪一個,而且對台六項保證也提到不會逼台灣向中國妥協、談判、不會停止對台軍售、軍售前不會先徵詢中國意見,可見在兩岸關係裡,美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卓伯源說,兩岸關係最關係的就是九二共識,這在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時是兩岸和平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來源有其歷史,對兩岸都有歷史意義。九二共識等同於美中的一中三公報的精神,也等同於美台的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的精神,只要大家把這三個主軸結合在一起,美中台的關係就自然迎刃而解。
卓伯源認為,中國已向美國提出希望尊重中國的民族尊嚴,台灣也可以循例要求美國尊重中華民族內部的尊嚴,就是海峽兩岸要對等尊嚴、一中各表、互不否認,這就是台海和平的基礎,所以國民黨不能妄自菲薄、自亂陣腳,國民黨是台灣安定的力量,要持續發揮作用,要勇敢說出來、勇敢扮演台灣進步的關鍵角色。
卓伯源說,張亞中說認識鎢鋼大王,黨務經費沒問題,但他擔心有一天鎢鋼價格大跌國民黨是否就垮了,或張亞中有一天不當黨主席國民黨就垮了,所以黨的財務問題要從制度解決。過去黨主席說了算,但他要權力下放,地方幹部透過基層選舉選出後負責地方經費,中央黨主席負責,過去收的黨職金與黨費改自由樂捐,並找回失聯黨員與吸收年輕黨員,國民黨未來才有希望,2022年有專職黨主席帶領下,一定可以贏2022,並一路帶領贏回2024重返執政。
【中評社/記者 倪鴻祥】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