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APEC 張忠謀:盼能儘快取得更多疫苗

2021-07-17 13:25:32   8257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6日代表總統蔡英文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拋出疫苗問題,明確提出台灣和其他許多APEC成員一樣,需要儘快取得更多疫苗。

綜合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6日代表總統蔡英文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拋出疫苗問題,明確提出台灣和其他許多APEC成員一樣,需要儘快取得更多疫苗。

據總統府網站消息,總統府16日晚間舉行2021年「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會後記者會,張忠謀領袖代表偕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及我國APEC資深官員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司長吳尚年,向國人說明本次會議情形並接受記者提問。

張忠謀致詞時表示,今天的會議是今年主辦國紐西蘭加開的「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今年的經濟領袖會議將會在11月間召開。今天的閉門會議進行了2小時40分鐘,會員參與非常踴躍。會議開始由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致詞,之後有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Michael Ryan分別就COVID-19疫情「經濟」、「公衛」等面向進行演講,對全世界今年經濟的展望、疫情的控制都相當樂觀。

張忠謀也跟大家說明他稍早於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的致詞內容,全文如下:

此次非正式領袖會議召開的目的是討論亞太地區應如何合作以度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危機,並加速疫後經濟復甦。中華台北將就這兩個議題表達看法。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中華台北迄今維持傑出防疫紀錄。我們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儘管近期疫情曾一度升溫,但目前業已趨緩,在過去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中,總確診病例數約為一萬五千例(佔總人口0.07%),其中死亡病例數為763例(約為十萬分之三)。

相信我們在過程中習得的經驗與知識能夠協助其他APEC成員。我們持續地願意提供協助。過去我們曾捐贈口罩與其他醫療物資予其他APEC成員,現在也準備好與你們分享我們抗疫的知識。

同時,我們也需要幫助!目前我們的疫苗注射覆蓋率低於20%。雖然美國與日本已慷慨捐贈疫苗,我們的民間機構也已成功採購一千萬劑,我們仍然需要更多數量的疫苗,而且需要儘快取得!其他多數的APEC成員也需要幫助。我們需要向目前擁有並生產超過他們自身所需疫苗數量的APEC成員尋求協助。

針對疫後經濟復甦,中華台北敦促APEC成員,在考慮重要國家安全需求後,彼此間及與全球進行自由貿易。

在過去70年,自由貿易使多數APEC經濟體蓬勃發展。自由貿易僅是各APEC經濟體貢獻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其他APEC成員藉此受惠的方法。

然而近來,我們很關切要求「境內」半導體晶片自給自足的趨勢。我們必需指出,過去數十年的自由貿易大幅促進半導體技術發展。因此,越趨複雜的技術致使供應鏈走向「境外」。

試圖讓時光倒流是相當不切實際的,若嘗試讓時光倒流,不僅成本將會提升且技術進展的腳步可能放緩。在花費了數千億與許多年的時間之後,結果仍將是無法充分自給自足且成本高昂的供應鏈。

我們認同國家安全的顧慮確實存在,也相信針對國安應用,在國境內存有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供應鏈是審慎的作法。然而,針對規模大得許多的民間市場,一個基於自由貿易體系的供應鏈是迄今的最佳作法。

總結來說,針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中華台北能夠協助,我們也願意、並準備好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提供協助,但也和其他許多APEC成員一樣,需要儘快取得更多疫苗。關於疫後經濟復甦,中華台北敦促在考慮關鍵國家安全需求後,應採取自由貿易。

之後,張忠謀接受現場媒體提問。針對媒體提問會議中是否與疫苗數量產出較多的國家,在疫苗供需平衡方面得到初步共識或進展,張忠謀表示,21個會員當中,美國、可能還有中國、俄國有生產疫苗,這3個國家跟其他18個會員講的話不一樣,但會員們的共識,都表示要團結一致,大家也都非常禮貌、非常客氣。

由於張忠謀在致詞中亦提到相當關注半導體晶片自給自足的趨勢,對於記者詢問相關發言是否意指美國和中國?張忠謀回應,他所指的國家,他們自己會知道。

針對媒體詢及是否有領袖的發言讓張忠謀印象深刻,張忠謀表示,雖然此次已是他第四次被指派為領袖代表,但是真正實體的面對面會議,他只參加過兩次。這四次當中,兩次的實體會議,一次是2006年在越南,另外一次是2018年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另外,2019年由智利舉辦APEC,但是當年10月時,智利有暴動,所以智利政府就取消APEC會議。去年則是在馬來西亞,也是視訊會議。今年也會是視訊會議,11月將正式召開,今天的會議只是一個額外的非正式會議,不過大家都踴躍參加。

至於媒體問到最近有台積電購買BNT疫苗不是主動、而是被動的傳言,張忠謀回應,他早就從台積電退休,因此不能回答關於台積電的問題。

針對媒體詢及,張忠謀致詞敦促,疫後經濟復甦,在考慮關鍵國家安全需求後,應採取自由貿易,多數國家反應為何?是否有不同意見?而面對疫苗公平取得的最大挑戰或障礙,可能就是來自中國的疫苗霸凌,面對這樣的困境,要如何突圍,讓多數國家領袖願意去接受、促成疫苗公平的取得?

張忠謀回應指出,此次共有21個會員發言,他是第18個,在他發言之後,僅有3個會員發言,而這3個會員對他的發言並沒有任何反應,這3個會員其實也包括美國。

對此,龔明鑫則回應表示,事實上,有多數的會員國對於疫苗如何更公平或快速、大量的取得,然後施打,讓疫情可以獲得控制,這是很多領袖都有提到的事情。而有關自由貿易部分,會上也有幾位領袖提到,在疫後的時候,自由貿易的趨勢及原則,在APEC中還是要趕快恢復跟推動。

也有媒體問及,領袖代表在閉門會議中致詞提到,有越來愈多國家想要自給自足半導體晶片,這可能造成不完整的供應鏈並提高成本。目前台積電打算在美國設廠、中國擴廠,也考慮在日本建廠,領袖代表是否會擔心,這會導致非完整或成本提高的供應鏈?

張忠謀對此回應表示,他說的是應該要怎麼做是理想的狀況,跟台積電同仁的做法不相衝突;但他認為應該表達出理想的做法。雖然,現在的趨勢是很多國家都要求在國內製造半導體晶片,如果沒有人提出意見,也許會造成一個相當可怕的後果,不只對我們來說,對那些國家而言,在花費了數千億及許多年的時間之後,還是會得到一個不完全自給自足的供應鏈,不只成本會很高,繼續生產的成本也會很高,因此解決整個供應鏈問題最好的方法還是自由貿易。

張忠謀也提到,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Porter曾擔任台積電的監察人,他所著作的《國家的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這本書指出,每個國家都有其競爭優勢,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中,可以使所有與他貿易的國家受利,這就是自由貿易的好處。

張忠謀說,他當然也了解各國有國家安全的考量,但他認為國家安全的應用通常只會影響少量的供應鏈,對於規模更大的民間市場應該維持自由化。

張忠謀以視訊方式參加2021年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

2021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已於16日晚間7時至9時40分以視訊方式順利舉行,這是APEC自1989年創立以來,主辦國首次於年中加開一場領袖層級會議,我國領袖代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全程與會,過程順利,圓滿達成任務。

本次會議紐西蘭邀請各國分享因應疫情的經驗,並共商疫後經濟復甦的合作機會,希望藉此次會議展現APEC團結抗疫的決心,並討論如何重建更美好的未來。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Michael Ryan,應邀分別從「經濟」與「公衛」面向就疫情帶來的衝擊分享建言,認為疫苗政策已成為全球當前最重要的經濟政策,呼籲亞太地區以更公平、更快速的方式分配疫苗,才能有效協助全球經濟復甦。

這次會議也通過「APEC經濟領袖聲明:克服疫情與促進經濟復甦」(APEC Economic Leaders’ Statement: Overcoming COVID-19 and Accelerating Economic Recovery),鼓勵各會員在疫情診斷與治療領域的合作,加速疫苗公平分配、擴大疫苗製造及共享,支持打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應鏈、加速商品與服務流通、恢復跨境人員的安全移動,同時承諾各國將運用財政、貨幣與紓困等政策促進經濟復甦,掌握創新契機協助勞工與企業成長,特別是婦女及微中小型企業;另重申應對氣候變遷及環境挑戰、促進永續金融、強化數位轉型與縮減數位落差的重要性,並致力於追求自由、公平且非歧視的貿易投資環境以因應疫情影響。

我國感謝紐西蘭本年在全球疫情艱困期間,主動加開這場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透過區域合作共同帶領各國走過疫情、邁向永續包容的復甦。我國將持續與所有APEC會員合作,共同增進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