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首度證實 採購500萬劑疫苗遭中國阻撓

2021-02-17 11:18:55   6465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7日首度鬆口,台灣原訂向德國BNT購買500萬劑疫苗,原本合約簽定在即、新聞稿都寫好,卻因中國介入生變,對於屢遭外界批評不透明,「我是有苦難言」。

綜合報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首度鬆口,台灣去年原訂向德國BNT購買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原本合約簽定在即、新聞稿都寫好了,但因中國介入,最後卻生變。對外界批評不透明,他說「我是有苦難言」。

不過,對於此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去年11月受訪時曾明白表示,BNT將大中華區代理授權給上海復星醫藥集團,也包含台灣在內,因此談不下去。

陳時中早在去年就宣布,台灣預計向國際洽購2000萬劑疫苗,其中約500萬劑透過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並洽購1000萬劑AZ疫苗以及500萬「其他廠牌」疫苗,但這500萬劑遲遲沒有下文,今天首度談破局原因。

綜合台媒報道,陳時中表示,當時購買疫苗已經規畫「1500萬劑(AZ疫苗和COVAX平台)加500萬劑」,500萬劑還在最後簽約。當時就很擔憂外力介入、政治壓力,很怕生變。

他說,當時是直接和BNT談,已經都到換約的程度,「當時有說要記者會要講,新聞稿也都準備好了」,當因為還沒有簽約就有很多變數,所以一直沒有公布,沒想到「真的有變化」。

但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生變?陳時中表示,BNT當時僅說是「內部有意見」以及「國際疫苗分配」,這中間可能是商業關係或政治意涵,無法斷定,「但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他還強調,指揮中心沒有間諜。

至於是否會採購大陸疫苗,陳時中表示,不在台灣採購名單,也不在COVAX當中,主要是對方三期資料都是以新聞稿發布,發表和提出的科學數據相對少,無法了解技術性層面的資訊,而中國也沒有透過任何管道說要給我們疫苗。相關布局已漸次完成,「買夠了就不會買」。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去年11月4日受訪表示,本來有跟BNT洽談,但因BNT將大中華區代理授權給上海復星醫藥集團,也包含台灣在內,因此談不下去。如果東洋也能拿到德國BNT授權,就可以跟東洋談。

莊人祥指出,若台灣要直接跟上海復星買,會有一些障礙,目前沒有接觸。如果東洋可以拿到直接授權,當然最好。目前台灣還有另一家與上海復星合作的代理商有與指揮中心洽談購買疫苗事宜,但指揮中心同樣要求要有BNT直接授權才可以談。

【圖片翻攝自hitfm《周玉蔻嗆新聞》】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