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發表首場外交政策演說 宣稱「美國回來了」

2021-02-05 00:00:00   6043

美國總統拜登4日下午在美國國務院發表上任以來的首個外交政策專題演講,他稱中國是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最強勢競爭者」(the most serious competitor),誓言要對抗和反擊中國,同時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中國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4日下午在美國國務院發表上任以來的首個外交政策專題演講,他稱中國是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最強勢競爭者」(the most serious competitor),誓言要對抗和反擊中國,同時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中國合作。

拜登與副總統賀錦麗4日下午先前往國務院視察,看望國務院職員,他在對國務院職員致辭時稱「外交回來了」,提振在蓬佩奧治下國務院低落士氣的意味濃厚。在與國務卿布林肯會談後,拜登在富蘭克林廳發表了其上任以來的首個外交政策專題演講。
在這個不到20分鐘的演講中,拜登首先宣告「美國回來了」。他反復強調要先恢復內政,重建力量,聯合盟友,才能在與對手的競爭中「以力量取勝」,才能發揮美國在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中的領導作用。他重申了在勝選時說過的「美國要以榜樣的力量,而不是力量的榜樣來領導」,並稱盟友是美國外交的最大資產。

談到美國當前外交要應對的挑戰時,拜登提到要以民主價值觀對抗更多的威權主義,包括中國「與美國競逐的日益增長的雄心」和俄羅斯「損害和打亂民主的決心」。具體的區域問題,拜登首先談起對緬甸局勢的關切,然後提到俄羅斯、中國、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中東和也門局勢。他提到「要與我們的對手和競爭者進行接觸」,才能就美國的關切進行交涉,並舉例拜登與普京電話交談,交涉俄羅斯「損害民主」的問題。

拜登專談中國的部分僅寥寥數句。他說:「我們還將直接應對我們最強勢的競爭者--中國對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構成的挑戰。我們將對抗中國的經濟行為,反制其激進的、脅迫的行動,回擊中國對人權、知識產權和全球治理的進攻。但我們也做好與北京合作的準備,當這麼做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

拜登表示,通過國內更好地恢復建設,與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合作,更新美國在國際機制的作用,重新獲得已失去的信用和道德權威,美國將從強勁的地位來競爭。那就是為什麼其政府致力於很快恢復美國的國際接觸,贏回美國的領導地位,來促進應對共同挑戰的全球行動。

拜登宣布,已經指示國防部長奧斯汀對美軍在全球的姿態進行評估。他將签署「恢復美國在世界上地位」的總統行政令,包括:改革難民項目,將其執政第一年的難民準入名額增加到12萬5千;保護同性戀和跨性別人群人權;重振美國國家安全的工作人員、機構和夥伴關係。將氣候變化作爲美國外交議題中心議題的拜登,將於今年4月22日舉辦「氣候變化峰會」。

美國外交學界對拜登的講話反應臧否不一。昆西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史文(Michael Swaine)在推特上評點道:拜登的外交政策演講很好地概述了早該改變的政策。明確主張不僅要反制中國,而且要與中國合作,這也是早就該做的。但是,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里,如何平衡這些需求並發揮領導作用,卻沒有真正的跡象。

也有觀眾在推特上指出,拜登的演講中沒有提多邊主義,而只是強調重新進入國際機制,恢復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其實還是一種美國至上的單邊主義。

美國智庫國防優先政策主任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發表聲明說,這個演講的主要前提—「美國再也不能在世界舞台上缺席了」,對拜登來說是有用的虛構。美國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談不上「美國回來了」,美國也從來沒有放棄盟友,盟友還在增長中。他對拜登暫停從德國撤軍表示遺憾,認為美國必須讓全球存在的承諾和開銷讓其它富裕盟友來分擔,才能真正加強美國。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圖片翻攝自twitter.com/StateDept】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