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2024選總統 侯友宜難以迴避的挑戰

2020-10-27 17:43:30   31976

隨著後蔡英文時代來臨,目前藍、綠、白各陣營的政治領袖信任度,依舊是由侯友宜居冠,且是遙遙領先賴清德、鄭文燦、朱立倫、柯文哲。這項數據,代表著2024的總統大選,將是侯友宜難以迴避的挑戰。

記者 吳子嘉/報導

美豬、美牛全面開放輸台,一度讓蔡英文的信任度、滿意度雙雙下挫逾6個百分點,但在歷經2個月的折衝後,她的信任度、滿意度均出現震盪反彈的正面訊號。但儘管如此,隨著後蔡英文時代來臨,目前藍、綠、白各陣營的政治領袖信任度,依舊是由侯友宜居冠,且是遙遙領先賴清德、鄭文燦、朱立倫、柯文哲。這項數據,代表著2024的總統大選,將是侯友宜難以迴避的挑戰。

在國民黨整體表現依舊令人絕望的狀況下,此時堪稱是蔡政府放膽做事的最佳時刻。因為,無論政策爭議再大,只要在野黨無法有效集結反對力量,雜音自然就會分散,難以成為氣候。

具體來說,眼前的瘦肉精美豬、美牛開放政策,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因為,根據《美麗島電子報》上月調查,縱使有過半數民眾認為該政策是「弊大於利」;且如果進行公投,有5成4民眾對該政策投下反對票。問題是,國民黨、民眾黨雖然都抱持反對立場,但卻因為無法匯聚大量的社會力,讓反對變得欲振乏力,因而讓蔡政府開始有了「頭過身就過」的希望。

也因此,民進黨雖然在9月時,曾透過立法院黨團將瘦肉精肉品輸台的行政命令,從「備查」改為「審查」,以求消弭浪頭上的反彈聲浪。

但經過1個月的冷卻後,當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一再遭國民黨杯葛,即便藍營的訴求,只是要蘇為政策轉彎說一句道歉,但他擺明了要與在野黨正面衝撞,拒絕道歉。顯然民進黨評估民意的風向,似乎又逐漸轉回自己身上,才會堅持不放軟態度,以尋求立院朝野衝突的和解。

因此,此次《美麗島電子報》就繼續鎖定瘦肉精肉品開放議題,偵測民意變化。同時,此次國政民調也繼續追蹤藍、綠、白各陣營領袖的信任度,嘗試為後蔡英文時代的接班狀況,勾勒出可能的發展方向。

◆◆蔡政府管理措施 與民意期待嚴格管理有高度落差◆◆

首先,當民眾被問到「消基會、全國家長協會等10幾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抵制萊豬活動與大遊行,您認為誰應該對這項政策引發爭議負起比較多的責任?」結果有40.7%認為蔡英文該負責,13.4%認為是蘇貞昌,8%認為是陳吉仲,6.9%認為是民進黨立委,3.4%認為是陳時中。顯示蔡英文雖已退居第二線,但仍舊被視為最該為此政策負責。

接著,當民眾被問到「政府對於國外進口的肉品有沒有含瘦肉精,應該採取以下哪一種作法?」有86.5%認為應「規定強制標示」,5%認為「只要有標示就好」,4.4%認為「鼓勵業者標示」,認為「不需要標示」僅0.3%。換言之,目前衛福部準備採取的「不強制標誌」做法,顯然與民意期待有高度落差。

儘管上述兩項數據是蔡政府的警訊,但當民眾被問及「到目前為止,您認為以下哪幾個政黨比較能夠站在民眾立場,堅持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結果顯示,認為國民黨較替人民把關的比例為35.7%,22.3%認為是民進黨,17.3%認為是民眾黨,15.6%認為是時代力量,同時有21.5%認為「都沒有」。

這項數據顯示出,國民黨雖在立法院祭出高強度的反對戰術,但認為他們較替民眾把關食安的比例,卻只領先民進黨13.4個百分點。顯示出國民黨的反對論述,並未有效爭取到多數民眾認同,才會出現眼前這種「喊得很大聲,但多數民眾無感」的尷尬處境,也證明國民黨在萊豬戰場上的得分其實相當有限。

若進一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也會發現「泛藍」選民認為國民黨較替食安把關的比例為69.9%,比例不若預期的高,顯示國民黨在萊豬議題上的作為,確實也沒能獲得自家支持者的廣泛認同。

◆◆萊豬衝擊轉淡 蔡英文信任度、支持度止跌回升◆◆

首先,蔡英文的信任度,從上月的57.8%回升到60.9%,增加3.1%;不信任度從上月的35.9%下降到33.4%,減少2.5個百分點。

蔡英文的滿意度,則是從58.8%回升到60.7%,增加1.9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從36.6%下降到35.8%,減少0.8個百分點。

在蘇貞昌的部分,他的滿意度從54.5%提高到57%,增加2.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從38.1%微幅減少到38%,減少0.1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距離蔡英文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美牛政策已過了2個月,雖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目前已逐漸回穩。接下來,蔡政府若能積極回應民眾期待的嚴格管理瘦肉精肉品,預料將能讓支持度更為回溫。

◆◆2024藍綠白誰接班 侯友宜繼續領先◆◆

繼8月分的國政民調之後,此次民調也持續追蹤藍、綠、白各陣營當中,2024可能接班人的信任度評比。(下方括弧處,為8月時的民調數字)

結果顯示,侯友宜拿下78.3%(82)的超高信任度,不信任度為11.9%(8.3),雖較8月時略有下降,但依舊穩居政壇之冠。經交叉分析,會發現即便是「泛綠」選民,依舊有75.1%信任他,不信任的比例僅17.7%,是目前唯一打破藍綠藩籬的政治領袖。

接著,賴清德的信任度為61.3%(65.2),不信任度為28.3%(24.1),信任度為綠營最高。相對於蔡英文60.9%的信任度,蔡、賴雖屬伯仲之間,但仍顯示出退居副手後的賴清德,其潛沉後所蓄積的政治能量,依舊不容小覷,

而表面上被蘇貞昌極力推舉的鄭文燦,信任度為52.9%(56.5),不信任度為24%(18),在綠營暫居第二,但與賴清德仍有顯著差距。

迄今未放棄爭逐大位的朱立倫,信任度為52.6%(56.7),不信任度為34.4%(30.3)。信任度雖落後同屬國民黨的侯友宜25.7個百分點,但假若侯友宜在2022年仍繼續爭取新北市長連任,並堅持做好做滿,那麼,以目前朱立倫的聲望,確實還是有機會再戰2024。

至於心思早已飛到總統府的柯文哲,信任度為43.4%(43.5),不信任度為47.7%(47.4),信任度評比繼續吊車尾,也是唯一「不信任度高於信任度」的人選。未來他若堅持選到底,那麼眼前最重要的,無疑是盡快回防荒廢已久的台北市政,否則別說2024,光是2022年的地方大選,民眾黨注定將再次面臨重挫危機。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