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成因找到了! 原來是血球幹細胞主宰因子遭基因綁架

2020-10-08 15:18:19   2614

急性白血病的癌症預後較差,化學療程也容易引起腦部病變,因此融合蛋白綁架發現,可望也能成為日後研發新藥物的依據。

當血球幹細胞會不正常分化時,就會導致白血病,也就是血癌,但背後原因究竟為何?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B細胞白血病,發現主宰血球幹細胞生成的RUNX1蛋白被E2A-PBX1融合基因綁架,造成骨髓中的B細胞停止分化,而這項破解急性淋巴白血病致癌機轉,可望提供精準治療的重要依據。

陽明大學找到血癌成因 破解30年謎題

科學界普遍認知第一號與第十九號染色體錯位,所產生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現出致癌性的融合蛋白,是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元兇,但致病機轉依舊不明,促使藥物研發受到限制,而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畢文潔與指導教授陳威儀則破解了困擾血液腫瘤科學家三十年的謎題。

研究團隊採全基因體定序 找出血癌幕後藏鏡人

陳威儀教授解釋,過去E2A-PBX被認為是融合蛋白的致癌性,恐是阻斷E2A或PBX1下游的基因網路而抑制細胞的分化,但研究團隊藉由先進的全基因體定序與重組蛋白技術發現,E2A-PBX1正是挾持血球幹細胞主宰RUNX1的幕後藏鏡人,主要因E2A與PBX1蛋白,正常情下時擁有各自表達時序及參與調控的基因網路,但因染色體錯位使兩者融合產生一個全新功能的融合蛋白,改變原本各自的生化特性,也阻礙所控制的基因網路。

融合蛋白綁架發現 可望成新藥物研發依據

此外,本來血球幹細胞必須在E2A的調控下產生正常B細胞,新的E2A-PBX1融合蛋白不但阻斷預定的細胞分化路徑,還活化原本未知的致癌基因網路。陳威儀教授表示,急性白血病的癌症預後較差,化學療程也容易引起腦部病變,因此融合蛋白綁架發現,可望也能成為日後研發新藥物的依據。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20/09/29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