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中暑都可刮痧!中醫這樣說…

2020-06-23 11:38:22   2329

一般人印象中暑第一步驟就先刮痧舒緩症狀,中醫師急提醒,在中醫理論裡,中暑根據成因、症狀的不同,又可分為陽暑和陰暑2大類型。調理方法各不同,並非每一種中暑都可以刮痧!

記者陳佳鈴/台中報導【三立新聞網】

夏天好熱啊!氣溫屢破新高,尤其時常出入冷氣房,溫差大讓許多人飽受反覆中暑苦惱!不過一般人印象中暑第一步驟就先「刮痧」舒緩症狀,中醫師急提醒,在中醫理論裡,中暑根據成因、症狀的不同,又可分為「陽暑」和「陰暑」2大類型。調理方法各不同,並非每一種中暑都可以刮痧!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一般典型的中暑症狀就是「全身沒力氣、胃口不好,頭暈、胸悶想吐」!但其實在中醫理論理,中暑則細分成「陽暑、陰暑」2種。「陽暑」主因是熱邪或暑邪侵犯造成,症狀上會以「體溫升高、口渴、煩躁、頭暈頭痛、尿量較少或黃為主,嚴重時會從多汗轉成無汗」;「陰暑」主要是寒邪或濕邪與脾胃氣機,導致體內暑氣無法散出,因此「體溫比較不會升高,反而是以倦怠、昏沉、食慾不佳、腹瀉為主」。

「中陽暑」,主要發生在需要在大太陽底下,或高溫通風不良且濕度高環境下工作者,以及運動員身上,當流汗過多又未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就容易造成陽暑發生。「因此中陽暑的患者,可以刮痧」,在肩頸部位輕輕的刮痧就會出現痧癥,刮痧可幫助體內熱氣散出。也可在頸後的大椎穴,以及頭部側邊的太陽穴處擦些清涼的精油,幫助散熱。另外補充水分,在水中加點鹽、或將運動飲料加水稀釋,都是有助補充電解質的好方法。

「中陰暑」不建議使用刮痧!因為陰暑是寒邪閉塞體表導致,「出汗」比刮痧更能緩解不舒服症狀。若出現胸悶噁心症狀,可按壓內關穴、風池穴。可飲用能溫暖腸胃的紅糖薑來幫助發汗,並多多休息。

醫師提醒,中暑症狀可能重疊,可能均會出現口渴、頭暈、胸悶、噁心等,在分辨上有時候混淆,因此建議平時多注重保養,作息不應太過極端如曬太久的太陽、吹太強的冷氣或吃太多寒涼的食物,如果真的發生不舒服,可以就近尋求中醫師的意見。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