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紓困 衛福部:帶身份證及簽切結書即可申請

2020-05-06 00:00:00   1509

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宣布「無保工作者」將排富發放一萬元紓困現金,今(6)日起在各地鄉鎮區公所受理申請,但一大早各區公所就出現排隊申請人潮,加上相關公文及申請細節尚未送達公所,以及手續繁瑣等引發民怨。對此,衛福部今(6)日下午說明簡化程序指出,只需攜帶身分證與簽切結書,其他證明文件可由政府幫忙查。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宣布「無保工作者」將排富發放一萬元紓困現金,今(6)日起在各地鄉鎮區公所受理申請,但一大早各區公所就出現排隊申請人潮,加上相關公文及申請細節尚未送達公所,以及手續繁瑣等引發民怨。對此,衛福部今(6)日下午說明簡化程序指出,只需攜帶身分證與簽切結書,其他證明文件可由政府幫忙查。

蘇貞昌日前宣布加碼紓困方案,針對舉廣告牌、賣玉蘭花、流動攤販、個人接案的無保工作者,將放寬急難救助標準並排富,凡是收入介於基本生活費1.5倍到2倍者,將發放新台幣1萬元補助,並從今天開放申請。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楊錦青下午出席行政院紓困記者會時,特別說明急難紓困申請的簡化流程。她表示,無保工作者申請補助時,只要攜帶身分證,並說明原有工作,因疫情生計受影響,生活受困;若是無法證明工作受到疫情影響,可以簽切結書。

她並表示,其他包括全戶人口存摺(或內頁影本)、未具有其他社會保險身分、未領取其他政府紓困補助證明等證明文件,可以免附,由政府幫你查。

政務委員龔明鑫補充說明,民眾帶的證件愈齊,速度愈快速。他說,可能只需要三天;若要需要公所人員幫你查可能要多二到三天,另外若件數過多,可能要再多一兩天,也就是五到七天的時間。

至於若簽「切結書」有疏漏資料是否會遭到法辦?政務委員龔明鑫強調,除非是故意隱匿,否則不可能因少帶資料就被追討紓困金或法辦。政務委員龔明鑫補充指出,如果是疏漏,不是故意的,不會有法律責任。例如存摺忘了帶一本,而那本錢也很少,不會影響家戶所得1.5倍到2倍的計算,那也不用退還,重點在於有沒有故意隱匿,造成超過家戶所得兩倍規定,錢就要還政府,就是這樣子,「沒有那麼嚴重,說要什麼法辦,不可能的事」。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長楊錦青表示,切結部分是要證明陳述都是屬實,若非屬實或沒講清楚,可能會面臨民、刑事責任,除要追繳1萬元救助金,涉及讓公務人員登載不實,都有相關法律責任。

萬元紓困手續繁頊惹民怨 行政院下午提簡化程序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宣布針對舉廣告牌、賣玉蘭花等「無保工作者」將排富發放一萬元紓困現金,今(6)日起在各地鄉鎮區公所受理申請,但一大早各區公所就出現排隊申請人潮,加上相關公文及申請細節尚未送達公所,以及手續繁瑣等引發民怨。行政院今日下午三時將舉行身心障礙者勞工紓困的記者會,可望進一步說明簡化萬元現金申請程序的問題。

對於萬元紓困因手續引發民怨,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衛福部提供很多計算的公式,其實是政府機關內部的計算公式,民眾其實不需自己去算,政府出於善意想解釋給民眾聽,但民眾聽了反而覺得更複雜。

Kolas表示,政府出於善意,想要解釋清楚,但如果已經造成民眾困擾,就必須簡化說明的方式,加強溝通,要做到讓人民了解滿意。

今受理申請!區公所爆人潮 公所人員喊到快失聲

生活中心/鍾惠宇報導【三立新聞網】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影響不少民眾生計,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問題,行政院就宣布加碼提供1萬元紓困金,而萬元紓困金擴大方案今(6)日正式上路,區公所一早就湧入大批人潮,公所人員甚至為了維持現場秩序,甚至喊到快「失聲」了。

今天一早公所就湧入大批人潮,台中后里及大甲區公所近乎1小時就有200人前來申請,且剛立夏氣溫明顯飆升,讓不少排隊等候的民眾情緒不佳、口氣不好,公所人員見狀只能趕緊處理民眾的申請事宜,並耐心安撫民眾。

另外,新北三重區原訂9點開始受理申請,但在早上7、8點就已經出現排隊潮,有民眾也因為久候且受不了高溫,明顯不耐煩,公所人員只好拿出麥克風維持秩序,並提醒民眾申請紓困金所需要準備的相關文件,以利加速紓解排隊人潮。

擴大紓困方案針對未加保的軍公教、勞工、農漁民加發補助金,包含收入低於各地最低生活費2倍,每戶發1萬元現金,只要條件符合就能帶著相關文件、申請書向各地區公所申請。

據了解,要申請紓困金得先備妥7件相關文件,包含家戶工作人口存簿影本、全戶戶籍謄本、全戶財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雇主開立證明文件、申請人切結書、申請人印章、勞退保家退保資料等;且還要跑至少四個地方,包含戶政事務所、原工作地、國稅局及勞保局才能順利申請到紓困金。

別開心太早!3資格還不夠「7項文件」缺一不可

記者陳穎亭/綜合報導【三立新聞網】

你確認自己符合紓困資格了嗎?今(6)日起正式在各大鄉鎮區公所開始受理,政府擴大補助的「1萬元」紓困金,除了三大關的基本「資格考」審核外,在申請的時候還得交出「7項文件」,缺一不可才能真正過關,拿到萬元紓困金。

行政院為了照顧民眾,日前宣布擴大急難紓困方案,讓無社會保險者可領1萬元,今日在各大鄉鎮區公所開跑受理,除了「沒有勞保、存款15萬以內、家戶每人每月生活費不超過2倍」的三大條件外,申請人還得帶齊以下7項文件:

1.家戶工作人口存簿影本(109年1月-4月)
2.全戶戶籍騰本1份。(戶政事務所)
3.全戶財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份。(國稅局)
4.雇主開立證明文件(如無薪休假證明、工時或薪資縮減證明文件、月收入證明等)
5.申請人切結書
6.申請人印章
7.勞退保加退保資料。(勞保局)


如果一般有在工作的人,已經加入勞保,或是職業工會、軍、公、教、農等社會保險加保者,第一關基本條件已經不符合,但如果是「無保工作者」,存款又不超過15萬元,依各地區的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也都沒有超過2倍的話,恭喜你三大條件已經通過。不過資格考還沒結束,還必須向前雇主申請「無薪休假、工時或薪資縮減、月收入等證明文件」,等於說若一直都沒有工作者或是沒有辦法向雇主申請證明文件者,就算符合三大資格也一樣不能申請紓困貸款,民眾一定要看清楚條件資格,才不會白跑區公所一趟。

沒工作存款證明怎辦?3招攻略一次看

【出處:三立新聞網】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擴大紓困方案,無保工作者可領1萬元,今(6)日起正式在各大鄉鎮區公所受理,讓許多民眾開始檢查自己是否具有資格?但3項「基本條件」中,除了無社會保險、符合「家戶每人每月生活費」2倍以下,另一點為平均每人「存款不超過15萬元」,讓部分民眾十分困擾,「找不到存摺、不確定存款數字、很多本存摺怎麼辦?」現在一招可解套,只要簽具「切結書」即可,更不需要煩惱切結書內容,區公所已有制式表格供民眾取用。

記者實地走訪內湖區公所,不到10點鐘現場已湧入300人申請萬元紓困貸款,不僅停車場爆滿,一樓大廳也擠滿詢問人潮。根據觀察,現場民眾最常出現的3個問題包括如何提出工作證明、存款查不到、居住證明。記者也進一步詢問承辦單位,民眾可透過以下解決方案:

1.沒有工作證明:有些無保工作者從事裝潢臨時工、保母等工作,難以透過「雇主」提出工作證明,區公所社會課承辦人員表示,可以提供「工作照片佐證」,或是簽具「切結書」。

2.存款證明15萬額度:根據萬元紓困規定,家戶內人員平均存款15萬元以內,則符合申請條件,但有些人因為存摺遺失、不確定有幾個戶頭、或其他因素難以證明存款,一樣可以透過「切結書」,保證自己因受疫情影響工作。區公所人員強調,政府目前不會查詢申請人所得,一切靠申請人「切結」,然而稅籍資料也只能查到2年前的資料。不過民眾仍需要依實情填寫,如有不實除了歸還急難救助金,並附相關法律責任。

3.居住證明:有些區公所會詢問申請者的「居住地」,若是借住父母房子則也可以簽具「切結書」。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