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隨機殺人 王婉諭:預防是焦點 侯友宜籲中央修法明確規範

2020-03-16 11:16:59   1604

新北市新店一名23歲王姓男子,13日晚間與妻子發生爭執後,拿起車上生魚片刀往林姓路人背後猛刺把對方殺害。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受訪時談到社群上因為這次新店隨機殺人案有廢死、反廢死爭論再起,王婉諭則是強調,即便台灣已有死刑,但還是會發生憾事,焦點應該是如何預防及加強社會安全網的風險管理。

新店殺人案死刑熱議 王婉諭:預防是焦點

【出處:三立新聞網】

新北市新店一名自稱「小鄭容和」的23歲王姓男子,13日晚間與妻子發生爭執後,竟拿起車上的生魚片刀往林姓路人背後猛刺把對方殺害,此舉也引發網友熱議。對此,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昨(15)日受訪時談到社群上因為這次新店隨機殺人案有廢死、反廢死爭論再起,王婉諭則是強調,即便台灣已有死刑,但還是會發生憾事,焦點應該是如何預防及加強社會安全網的風險管理。

王婉諭接受媒體聯訪時,談及日前新店的隨機殺人案,網路上又激起一波死刑的討論聲浪;王婉諭表示,就我的角度來看,在這個時間點 要做到的是協助家屬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一直在倡議的犯罪被害人保護或協助的這個議題,是最重要的。

王婉諭也說到,死刑與否廢死與否,就他的角度來看,目前在台灣即便有死刑的情況下,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所以,應該注意要有什麼機制去讓這些事情不被發生或是減少發生。「我覺得我沒有理想到說完全不發生」,但相信有些東西的調整或協助,可以讓這樣的事情變少,「我覺得死刑與否只能處理事情發生之後,大家焦點應該要往如何去預防的方向」。

王婉諭也提到,包括像是社會安全網,這段時間她上任一個多月以來一直有拜訪第一線的社工人員,她昨天也才剛去完高雄,也是跟社工人員討論這些議題。王婉諭說到,即將要結束的四年計畫社會安全網,有些疏漏都著重在事後的預防 並沒有協助到前端出現到的風險管理跟照顧,希望未來要更加強社會安全網的這部分,減少類似事件頻繁的發生。

王婉諭14日晚間也在臉書PO文說到,聽到新店發生疑似隨機殺人命案,感到非常震驚、難過!而當下最在意的,是被害人家屬的情況,不知道他們是否有被保護、被協助?如果被害者家屬,有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請不要客氣,務必與她聯絡,一定盡全力幫忙。也請放心,接下來,她將持續關注這個案件,確保犯罪被害人的保護機制,足夠提供被害家庭即時有效的協助。

王婉諭也提到,希望警政、社政、衛政、勞政、教育及法務等相關權責單位,能夠有暢通的橫向聯繫與協調分工,建立單一窗口,由專責人員陪伴受害家庭面對接下來從警詢筆錄、相驗解剖、喪葬準備到司法審理,這一連串陌生且漫長的程序,保障受害家庭在過程中必須的經濟安全與心理支持。

王婉諭對於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她也感到非常遺憾、難過,即使國家已推動社會安全網多年,似乎仍無法接住這些可能墜落的人。她認為,需要再深刻檢視這些交織社會安全網的設置,讓這個網能夠避免這樣的不幸再次發生,而這些,也是她以來一直在努力的事。

最後,以過來人的心情,我也想呼籲社會大眾以及媒體,給予被害者家屬們多一點空間與尊重。在有明確事證及司法單位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要過度揣測,無論是一再貼出疑似兇刀的照片,或是播放當時行兇的畫面,對家屬來說,可能都是再一次的傷害。

也希望檢調早日查明案件,包括兇嫌的犯意、是否有精神疾病、是否為預謀犯案等等,唯有釐清之後,才能從可能的源頭開始預防,持續改善,使這類憾事再度發生的可能性,能夠逐漸降低。

新店男殺人稱精神病 侯友宜籲中央:快釐清「虞」

【出處:三立新聞網】

新北市新店13日晚間發生一起隨機殺人案,23歲的王姓男子和妻子起爭執後,竟持刀看見路邊騎士,惡狠狠的朝他背後狠刺一刀,被害人重傷倒地、血流不止,送醫宣告不治,沒想到,這名王姓兇嫌竟自稱患有精神疾病(思覺失調)。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昨(15)日上午受訪的時,對於凶嫌自稱有「思覺失調症」,侯友宜不以為然的說「他到底是不是?我們都還在釐清!」

侯友宜表示,很多的社區鄰里長都反映,思覺失調症到底要怎樣處理,才不會標籤化又可以保障他的人權,更重要是維護社區的安寧,也是很多里長的期盼也建議很多方向。

侯友宜說他也跟中央做反映,雖然第一時間做了很快速的啟動,包括衛生局、警察局、消防局全力對思覺失調症,有效的作預防,侯友宜指出,法律的訂定,提到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才能強制送醫、強制管束,到底中央在訂定傷人之虞,這個「虞」到底怎麼規範可能要定更明確,在底下的執法、在預防上會比較周全,因此,侯友宜也拜託衛福部心口司,針對「傷人之虞」,提前做好規定,才能讓執行面有效預防,「預防才是最重要,等事情發生後,其實我們都非常難過跟痛心,尤其對被害者真的很難交代。」

對有些思覺失調的,在去標籤化、人權化的過程中,要用一種更寬容的方式對待,不過,作法上要去思考對社區安寧是否會造成困擾?因此,侯友宜再呼籲中央,要把針對「自傷或傷人之虞」的「虞」一定要作出明確規範,讓執法及預防策略能更到位,不要等情發生後才說「對不起被害者」。

【圖片來源:中央社、三立新聞網: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