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結束阿富汗戰爭鋪路 美國與塔利班簽和平協議

2020-03-02 13:31:45   4800

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在卡達杜哈簽署和平協定,為結束超過18年的阿富汗戰爭鋪路。

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在卡達杜哈簽署和平協定,為結束超過18年的阿富汗戰爭鋪路。

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塔利班「信守承諾,切斷與『蓋達』組織的聯繫」。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則表示,如果塔利班違背安全保障和與阿富汗政府談判的承諾,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廢除」這份協議。

越反越恐? 美國歷時最長戰爭代價沉重

2001年,美國遭「9•11」恐怖襲擊後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一舉開啟了引發該地區局勢緊張和暴力的潘朵拉魔盒。

《華盛頓郵報》發表的「阿富汗檔」顯示,歷經三位元美國總統,阿富汗戰爭已經造成2300多名美軍死亡,2萬多人受傷,美國損失了9000多億美元,阿富汗10萬多人失去了生命。

反恐戰爭已持續近20年,成為美國歷時最長的戰爭,卻很難說圓滿結束。2018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曾有調查發現,塔利班在阿富汗70%的地區公開活動。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認為,美國在干預其他區域時,忽視了對當地民情、政情、社情和傳統文化的客觀瞭解,試圖將自身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政治制度強加到一個與美國的文化傳統、價值取向、歷史氛圍不同的土壤上。這種水土不服的政策偏差,導致美國在阿富汗捲入越深、當地越混亂的局面。

一波三折 從阿撤軍成大選籌碼

這場耗日持久的戰爭,已成為削弱美國國力的一道「難以癒合的傷口」,美國民眾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

2016年川普在總統競選中,就承諾儘早結束海外戰爭,讓美軍士兵回家。2018年10月起,美國政府開始與塔利班舉行和談。

經過9輪談判,雙方原本將於2019年9月簽署撤軍協議,但在塔利班的襲擊導致美軍士兵死亡後,川普最後一刻宣布「和談已死」。和談自此停滯了3個月,當年12月,雙方才重回談判桌。

李海東認為,川普想從阿富汗撤軍跟他的「美國優先」執政理念有關係。川普始終認為,美國首要關注和解決的應是民眾關心的事情,塔利班和阿富汗內部的問題應當由阿富汗自己去解決。

此外,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從阿富汗撤軍的舉動,對川普贏得更多美國民眾的支持很有幫助。對美國公眾而言,美國過多參與國外的紛爭混亂是不明智的,美國應當將資金和精力放到國內公眾關注的醫療、保健、就業、經濟改善等民生議題上。

曙光初現 阿富汗內部對話挑戰重重

阿富汗人民渴望和平已經太久。如今美國和塔利班協議的簽署,讓不少人歡呼振奮。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大可能經久持續下去,無論是阿富汗建立統一的全國政府,還是美國完全退出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目前看阻礙因素還很多。

《紐約時報》報導,即使精心設計的協議確實預示著美國退出阿富汗戰場,該計畫本身可能並不意味著戰爭的結束。川普決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將美國對阿富汗的介入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塔利班是否能遵循協議尚有疑問。

BBC的報導也稱,考慮到阿富汗國內的對抗狀態和各地方力量的不同議程,阿富汗內部的和平進程可能比美國與塔利班的談判更為艱難。

美國部分外交官憂慮,塔利班與阿富汗談判時,或會要求釋放更多囚犯,並以某種形式加入阿富汗政府領導層。有監察員擔憂,一旦塔利班成員日後被安排擔任阿富汗警員、軍人及情報人員,可能威脅安全。

曾在美國國務院擔任阿富汗安全部隊聯絡員的安德魯•沃特金斯表示,阿富汗政府仍需要援助和支援,「不管阿富汗內部談判的結果如何,這種情況都不會改變」。

塔利班歷來拒絕與阿富汗政府談判,稱其為西方勢力的「傀儡」。由於2019年9月的總統選舉,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現任總統加尼聲稱贏得了選舉,但對手們對結果提出了質疑。

沃特金斯表示,此前在阿富汗部分停火協定達成之際,人們有一種「謹慎樂觀」的感覺。但他補充說,除非和平進程在此之後繼續推進,否則這將毫無意義。

【中新網】【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