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如何面對疫情後時代?

2020-02-27 16:52:15   39659

國民黨悽慘的現狀,是由短期、長期、內外的各種因素交錯而成。短期而言,韓國瑜敗選之後,低調回防高雄;黨內所有「太陽」都在過去一年的內鬥中消耗殆盡,國民黨已經沒有足夠分量的政治明星,可以安撫、凝聚支持者。而疫情又壓制了國民黨所有發聲的空間。

單厚之/評論

民進黨總統、立委選舉大勝之後,又遇上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由於政府防疫作為獲得民眾高度肯定,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滿意度都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020年2月國政民調」蔡英文總統信任度、滿意度、蘇揆的滿意度都上升超過12%,不信任度、不滿意度則同步下滑。此外,民進黨的好感度也上升了3.6%,達到超過5成的水準,反感度則下降了9.3%。
民眾蔡總統、蘇揆的高滿意度,毫無疑問與政府防疫有直接的關係。民眾對中央政府防疫表現的平均分數為77.2分,有超過62.6%的受訪者給了超過80分,只有不到1成的民眾,給了低於60分的分數。
從趨勢圖可以清楚看出,蔡英文總統的滿意度達63.5%,是2016年上任以來最高;蔡總統的信任度65.7%、蘇揆滿意度62.0%也都是有史以來最高。回顧過去4年的調查,短期之內有如此劇烈的升幅,也是前所未見。

民眾對蔡總統跟民進黨政府的高滿意度,除了對政府防疫的肯定之外,其實也充滿了民粹的味道。疫情當前,民眾的消費跟經濟活動都衰退,除了隔離可能的經濟損失之外,無薪假、裁員、服務業難以支撐的消息都陸續傳出,但民眾對經濟的正向評價卻比12月上升了1.9%、負向評價卻降低了2.3%。這絕對不是一個對經濟客觀、理性的描述。
問到大選結束後台灣應該優先推動的政策跟改革,在不限項複選的前提下,民眾把醫療和防疫、經濟和產業、物價穩定排在了前3名,而兩岸關係卻排到了第11名,這也同樣是前所未見。民眾重視經濟和產業發展,卻認為兩岸關係不重要,也不覺得兩者之間有任何的矛盾。

雖然大選已經結束,理論上對立、衝突應該告一段落,但選後台灣的社會氛圍,仍然沒有走出選前的亡國感。政府在防疫的過程中,仍不由自主的繼續從中國這個「提款機」中提款。

從一開始禁止口罩出口、限制陸人來台、陳時中的「承擔國籍選擇說」、反對武漢台人返台的社會氛圍,到最近白血病母子遭受的種種攻擊,都不斷的在區分敵我、種族、血緣、認同。

這種「台灣至上」的社會氛圍,民進黨政府未必樂見,卻也只能隨波逐流,只要稍有不慎,火就可能回頭燒到自己。但當民粹不斷延燒,「台灣至上」逐漸演變成「台灣自大」時,這樣滿足感能夠延續多久,相當令人懷疑。

居高思危。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65.7%)創下新高,也超越前總統馬英九任內信任度最大值(55.4%)。理論上,蔡政府滿意度能夠繼續上升的空間極其有限,如何消化、吸納、引導這股民氣,不要被這股民粹反噬,才是民進黨上下應該要認真思考的。

民眾對民進黨的認同持續提升,對國民黨的認同卻越來越低。根據「2月國政民調」,民眾對國民黨的好度僅剩下23.6%,比12月又下滑了5.1%,反感卻到了58.8%,比12月又高了1.3%。
敗選之後,國民黨內一片檢討、改革、年輕化之聲。但從競選指標來看,並沒有任何的效果,對民進黨有好感的G7~G9人數持續成長2%,達到46.2%,而對國民黨有好感的比12月大降9.7%,只剩下17.0%,國民黨流失的支持者多數轉為廣義中間選民。

從交叉分析會發現,G1~G3幾乎各年齡層都持續流失,國民黨這一波的檢討,並沒有引起社會的共鳴。對國民黨來講,民眾不care國民黨這件事,已經比「討厭國民黨」、流失年輕人來得更嚴重。

國民黨悽慘的現狀,是由短期、長期、內外的各種因素交錯而成。短期而言,韓國瑜敗選之後,低調回防高雄;黨內所有「太陽」都在過去一年的內鬥中消耗殆盡,國民黨已經沒有足夠分量的政治明星,可以安撫、凝聚支持者。而疫情又壓制了國民黨所有發聲的空間。

長期而言,國民黨至今沒有清楚的定位跟目標,又缺乏改革的決心。敗選之後,國民黨內持續亂鬥,傅(山昆)萁恢復黨籍的問題因人設事;黨主席候選人雖然表面上喊改革,但私底下仍舊是請客、送禮、拉人頭黨員那一套,完全沒有要改變、要跟社會對話的想法。

兩位黨主席候選人至今,對於兩岸政策給不出一個清楚、聽得懂得說法。民進黨籍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都已經講出「中華民國已經被民進黨接手,國民黨如果再不調整就會落到台灣海峽」,國民黨上下依然不動如山。

國民黨口口聲聲說要「內造化」,但看看國民黨立法院的表現,疫情延燒至今,一路都是「順時中」。對於國籍選擇說、禁止醫護出國旅遊、白血病母子、武漢台商返台等民粹、有侵害人權疑慮的議題,國民黨立委幾乎完全不發一語,只在隔離假、防疫照護假津貼上等議題上加碼。

國民黨立委幾乎是完全肯定、追隨民進黨政府的作為,蔡英文的支持度又怎麼可能不高?而國民黨立委完全不監督、完全不敢論述、整天看風向的心態不變,即便疫情過去、風向反轉,國民黨也撿不到槍。

一個只會肯定執政黨、只會拍手叫好的在野黨,民眾當然不會管他們的死活,換誰當上黨主席都是一樣。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