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堂拍鏡子森林 盼社會看見記者真實模樣

2019-12-26 12:28:22
2528
戲劇鏡子森林以記者職業為題材導演鄭文堂表示,希望透過這齣戲將記者工作真實狀況擺在觀眾眼前,讓社會看到記者在理想與利益中的掙扎。
戲劇「鏡子森林」以記者職業為題材導演鄭文堂表示,希望透過這齣戲將記者工作真實狀況擺在觀眾眼前,讓社會看到記者在理想與利益中的掙扎。
金馬影帝當資深記者硬槓同事 無奈嘆:不滿又無力改變…

陳以文在電視劇《鏡子森林》中飾演良心媒體人「強哥」,而他才在本屆金馬獎上憑著《陽光普照》悲憤父親「阿文」一角奪下影帝,讓導演鄭文堂直呼:「強哥果然超強!」認為陳以文表演的爆發力早已經受到許多導演的肯定,能夠獲獎真的實至名歸,而他在本劇中客串演出資深記者,和楊大正、姚淳耀等人激發張力與火花,鄭文堂也賣關子表示:「陳以文在劇中精湛的演技徹底展現!請大家拭目以待!」
陳以文在劇中詮釋資深社會記者「強哥」,是個懷抱新聞良知的媒體人,不認同現今網路社群不在乎新聞真假,只追求曝光速度和點閱率,仍堅持應追求真相、客觀報導事實的使命,但顯得老派的方式已無法因應現況。
陳以文的登場戲即與姚淳耀、楊大正在警局對戲,對銀行經理的命案偵辦與報導方式向兩人表達不滿,更指著飾演他報記者的姚淳耀說:「你是跟他們一樣在搶破案的業績喔!」暗嗆飾刑警的楊大正意味十足,甚至狂電姚淳耀:「以前印報紙至少還有五小時可以後悔,現在這些即時害死多少人啊?」
談到「強哥」與《陽光普照》的父親「阿文」之間的差異,陳以文表示,「阿文」的重心與對應關係放在他和不同家人之間的互動,職業範圍著墨比較少,強哥一角的重點較多放在與同事的關係以及記者職業上比較硬碰硬的事件之中,「心境上,他對年輕記者很多處理事情的方式不以為然,但又無力改變,不滿現況但又必須走入謀取生計、混口飯吃的矛盾中」,並坦言「強哥」在《鏡子森林》中只是驚鴻一瞥,但這種對自我不滿而易於憤恨的性格,在劇中產生的困頓和張力」,透露他是個悲劇性角色。而在最新劇情中,楊謹華飾演的政治記者「高明」也將被命案報導掃到,面對被報導者家屬找上門的壓力,相當精采。
劇中,楊謹華第一集就面對訂婚之日,卻接到報導對象黃國偉死亡的消息,讓她不顧訂婚儀式直奔案發現場,被問到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怎麼做?她表示如果是記者,應該不會就這樣拋下家人,畢竟長輩都在,會先完成終身大事,只是整個過程肯定是會非常緊張且心不在焉。回想起那一場戲,楊謹華深刻地覺得,記者的一支筆主宰了一個人的生命,對她衝擊非常大,當下不自覺狂掉淚,姚淳耀也趁機告白,大讚楊謹華真的把「高明」詮釋得非常到位,其中一場黃國偉的妻子到報社找她說:「請你們以後下筆前,將心比心,多為別人想一點」,當時楊謹華的情緒及臉上的表情,讓姚淳耀忍不住起雞皮疙瘩,直說「完全被震懾住」,就連工作人員也被感動得紛紛拭淚。
挑大樑演出社會線記者的姚淳耀表示,為了詮釋「侯方平」這個角色做了很多突破,因為角色的社會歷練非常豐富,跟個性慢熱又內斂的他私底下完全不一樣。為此他做了很多田野調查,還跑到華西街租了便宜的旅社一個月,每天就在附近觀察路人、學他們講話的方式,甚至在記者前輩戴志揚帶領下到警局做功課,卻認不清楚眼前大哥是警察還是記者,讓他直呼好糗,但鄭文堂也大讚他是非常認真的演員,經過田野調查後,會發現姚淳耀可塑性超強,演起來又更不一樣。
女星車內激吻被偷拍!嗆狗仔哭沒隱私

記者洪素津/綜合報導【三立新聞網】
金鐘視后温貞菱與導演鄭文堂再合作,在描繪媒體業生態的寫實劇,民視、公視《鏡子森林》劇裡軋上一角飾演女明星,卻遭攝影記者林柏宏近身偷攝,還被媒體群圍堵拍,當面對著鏡頭直言「公眾人物難道就沒有隱私權嗎?」!
温貞菱在劇中飾演已有婚約的女星「李安安」,片中與女密友見面;兩人從圖書館門口被「火線新聞」調查組記者林柏宏與瑭霏一路跟拍到港邊。最後林柏宏為捕捉兩人親密畫面,不擇手段直接堵在車前拍攝,温貞菱氣得下車直嗆「你哪一間報社的!」。
對與鄭導再合作,温貞菱表示「角色間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好人依舊會犯錯,會成為某些人眼中的壞人,而壞人也有許多苦衷,這是人性,也總是能從鄭導的劇本角色中看到許多不同的面向」。凸顯媒體只追求即時曝光與點閱率,以及「是否該揭發公眾人物隱私」等議題,温貞菱片中與女友車上擁吻遭披露,後於公開場合又遭圍堵記者二度霸凌回嗆「你是公眾人物,媒體記者為什麼不能跟拍」。温貞菱將墨鏡摘下直言「我知道你們想看到我痛哭、懊悔、或是痛苦的道歉」;更哭訴說「難道記者跑到我的車窗前,拍攝我的生活,這不是一種暴力嗎?公眾人物難道就沒有隱私權嗎?媒體對任何人使用暴力,這樣真的是可以的嗎?」;令人聞之鼻酸。
温貞菱詮釋拍攝時的感受說「真正覺得難過的是無法跟自己心愛的人正大光明地在一起,然後是觀眾、媒體對自己的制裁,也許輸掉了事業也輸掉了眾人、家人的信任」。也認為當下帶著「世界末日」的感受「是來自於深愛的人的不諒解與離去,誰都不是另一個人,都是自己,所以沒有人能夠成為誰而完全體諒、明白另一個人的處境,更沒有加以評斷、謾罵的立場」。
温貞菱也形容說「至今我仍深切的希望留一點空間給被報導的任何人,而非加入流言之中加劇傷害,現今需要承受這些的公眾人物也都很讓人心疼」;更語重心長地說「媒體同時有揭露真相並讓民眾了解事實的能力,是一支筆還是一把刀,取決於自己」。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