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損孩健康!掃地機器人害室內空汙飆

2019-11-29 11:18:57
4456
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清理家中環境的好幫手,不過國內最新研究調查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揚塵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物質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形同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污警戒。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清理家中環境的好幫手,不過國內最新研究調查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揚塵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物質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形同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污警戒。
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於今年託委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執行「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針對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物質的影響,研究在門窗緊閉、無空氣對流、冷氣與風扇均不開啟的實驗室中進行,將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放置在房間中央,測量懸浮微粒的儀器高度位在45公分與75公分,分別是小孩在爬行的位置和小小孩站立時的高度,紀錄總懸浮微粒、PM10、PM2.5進行比較。掃地機器人測10分鐘、吸塵器5分鐘。
總計畫主持人、輔大醫學院副院長林瑜雯表示,以室內空間15坪大小為例,掃地機器人運作約10分鐘,期間揚塵濃度總粒徑微粒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其中PM10與PM2.5的濃度最少也高出背景值2倍之高,以環保署頒布之室內品質標準(PM2.5基準值35 μg/m³ )計算,濃度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PM 2.5 「紅色警戒」(54.5 - 150.4 μg/m³),而在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微粒總粒徑揚塵度,更高達13倍之高。
林瑜雯指出,清掃時所造成的揚塵依據顆粒大小分為PM10與PM2.5,人體呼吸系統可阻絕直徑大於10 µm之微粒,直徑小於10 µm之微粒則有機會進入肺部,到達肺泡區,而PM2.5更有75%會進入肺部深處 。美國研究顯示PM2.5每增加24.3ug/m³, 男性非吸菸者肺癌死亡率增加2.23倍。
值得注意的是,粒徑越小,揚塵情況越小,但沉降速度也越慢。林瑜雯說,根據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在室內無空氣擾動情況下,使用結束後30分鐘空污微粒沉降仍未穩定,至少約1.5小時後才出現穩定下降趨勢。
林瑜雯建議,在使用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時,可以多使用定時功能,並在家中孩童不在的空間操作,操作吸塵器時,更要避免站在吸塵器出氣口後方,同時應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空污微粒。
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清理家中環境的好幫手,不過國內最新研究調查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揚塵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物質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形同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污警戒。
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於今年託委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執行「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針對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物質的影響,研究在門窗緊閉、無空氣對流、冷氣與風扇均不開啟的實驗室中進行,將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放置在房間中央,測量懸浮微粒的儀器高度位在45公分與75公分,分別是小孩在爬行的位置和小小孩站立時的高度,紀錄總懸浮微粒、PM10、PM2.5進行比較。掃地機器人測10分鐘、吸塵器5分鐘。
總計畫主持人、輔大醫學院副院長林瑜雯表示,以室內空間15坪大小為例,掃地機器人運作約10分鐘,期間揚塵濃度總粒徑微粒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其中PM10與PM2.5的濃度最少也高出背景值2倍之高,以環保署頒布之室內品質標準(PM2.5基準值35 μg/m³ )計算,濃度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PM 2.5 「紅色警戒」(54.5 - 150.4 μg/m³),而在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微粒總粒徑揚塵度,更高達13倍之高。
林瑜雯指出,清掃時所造成的揚塵依據顆粒大小分為PM10與PM2.5,人體呼吸系統可阻絕直徑大於10 µm之微粒,直徑小於10 µm之微粒則有機會進入肺部,到達肺泡區,而PM2.5更有75%會進入肺部深處 。美國研究顯示PM2.5每增加24.3ug/m³, 男性非吸菸者肺癌死亡率增加2.23倍。
值得注意的是,粒徑越小,揚塵情況越小,但沉降速度也越慢。林瑜雯說,根據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在室內無空氣擾動情況下,使用結束後30分鐘空污微粒沉降仍未穩定,至少約1.5小時後才出現穩定下降趨勢。
林瑜雯建議,在使用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時,可以多使用定時功能,並在家中孩童不在的空間操作,操作吸塵器時,更要避免站在吸塵器出氣口後方,同時應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空污微粒。
日常2大行為!害環境內毒素飆88倍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為了解日常行為與室內空氣品質的關係,國內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室內跳床與鋪床行為,都會提高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且空氣中的內毒素與背景值相比竟高出87.9倍,而暴露於高濃度內毒素比低濃度內毒素的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風險高出近5倍。
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委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推動「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其中一項研究是在探討跳床及鋪床行為對空氣懸浮微粒,包含PM10、PM2.5及PM1;以及細菌、真菌、內毒素濃度的影響;同時也實地了解煮飯和開窗行為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該計畫主持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理事暨高雄醫學大學公共學系主任陳培詩表示,此研究利用棍子拍打床鋪模擬孩童跳床發現,跳床產生的PM10、PM2.5、PM1濃度與背景值相較分別增加4.5倍、4.4倍、4.4倍;而鋪床則是無顯著影響。在細菌濃度部分,跳床是背景值的7.8倍、鋪床是10.2倍;在黴菌方面,跳床是背景值的8.3倍、鋪床6.3倍;由此可知,跳床時黴菌影響較大、鋪床則是細菌的影響較多。
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不只有懸浮微粒,內毒素(Endotoxin)的濃度變化也是指標之一。陳培詩說,內毒素主要是來自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外層,通常只有在細菌死亡細胞壁溶解後才會釋放出來,可能會引起強烈免疫反應。
陳培詩指出,該研究也發現,在室內進行跳床行為時的PM2.5濃度,平均數與背景值相比高出近4.4倍,最高峰更高達8倍,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揚塵PM濃度之外,此次研究也蒐集空氣中內毒素的濃度變化,竟與背景值相比超標達87.9倍之多。她說,當室內內毒素處於高濃度(0.67- 1.97 EU/ m³)狀態時,與低濃度(<0.31 EU/m³)環境相比,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的風險提高了4.88倍。
陳培詩說,內毒素的來源大多來自人體,其耐熱度高,就算將被子拿到太陽底下也無法完全清除,建議定期清潔床具或使用空氣清淨機有助降低內毒素濃度。
【圖片來源:中央社】
為了解日常行為與室內空氣品質的關係,國內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室內跳床與鋪床行為,都會提高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且空氣中的內毒素與背景值相比竟高出87.9倍,而暴露於高濃度內毒素比低濃度內毒素的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風險高出近5倍。
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委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推動「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其中一項研究是在探討跳床及鋪床行為對空氣懸浮微粒,包含PM10、PM2.5及PM1;以及細菌、真菌、內毒素濃度的影響;同時也實地了解煮飯和開窗行為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該計畫主持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理事暨高雄醫學大學公共學系主任陳培詩表示,此研究利用棍子拍打床鋪模擬孩童跳床發現,跳床產生的PM10、PM2.5、PM1濃度與背景值相較分別增加4.5倍、4.4倍、4.4倍;而鋪床則是無顯著影響。在細菌濃度部分,跳床是背景值的7.8倍、鋪床是10.2倍;在黴菌方面,跳床是背景值的8.3倍、鋪床6.3倍;由此可知,跳床時黴菌影響較大、鋪床則是細菌的影響較多。
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不只有懸浮微粒,內毒素(Endotoxin)的濃度變化也是指標之一。陳培詩說,內毒素主要是來自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外層,通常只有在細菌死亡細胞壁溶解後才會釋放出來,可能會引起強烈免疫反應。
陳培詩指出,該研究也發現,在室內進行跳床行為時的PM2.5濃度,平均數與背景值相比高出近4.4倍,最高峰更高達8倍,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揚塵PM濃度之外,此次研究也蒐集空氣中內毒素的濃度變化,竟與背景值相比超標達87.9倍之多。她說,當室內內毒素處於高濃度(0.67- 1.97 EU/ m³)狀態時,與低濃度(<0.31 EU/m³)環境相比,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的風險提高了4.88倍。
陳培詩說,內毒素的來源大多來自人體,其耐熱度高,就算將被子拿到太陽底下也無法完全清除,建議定期清潔床具或使用空氣清淨機有助降低內毒素濃度。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