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重症增4例!併發腦炎、脊髓炎

2019-10-30 12:07:48   3661

疾病管制署昨(29)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3例腸病毒71型及1例克沙奇A2型。這4名患者中,年紀最大為7歲、最小為出生7個月大,分別出現高燒、紅疹、疱疹性咽峽炎等情形,併發腦炎等重症病徵,所幸經治療後皆已康復出院。

腸病毒重症增4例!併發腦炎、脊髓炎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疾病管制署昨(29)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3例腸病毒71型及1例克沙奇A2型。這4名患者中,年紀最大為7歲、最小為出生7個月大,分別出現高燒、紅疹、疱疹性咽峽炎等情形,併發腦炎等重症病徵,所幸經治療後皆已康復出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腸病毒71型個案為北部7個月大男嬰、3歲男童及南部9歲女童,發病日介於9月25日至10月7日,3人分別出現高燒、紅疹、嘔吐、口腔潰爛、疱疹性咽峽炎、抽搐、肢體無力、吞嚥困難等症狀,經通報檢驗均確診為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分別併發腦炎及急性無力脊髓炎,目前三人均返家照護及復健追蹤。

另1例克沙奇A2型個案為中部1歲女童,10月10日個案因發燒、咽喉潰瘍、嗜睡等症狀就醫,住院期間有下肢無力情形,無法正常走路,經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已出院。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已為連續第五週下降,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近幾週全國腸病毒71型個案數仍多,今年累計5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3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2型、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上週腸病毒疫情較前一週下降約2成,是今年腸病毒疫情下降最多的一週,可能跟秋涼氣溫逐漸下降有關,預估今年11月初就能脫離流行期。

林詠青說明,該4名患者中有2名是因受到疑似被罹患腸病毒的家人感染,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若自身出現腸病毒症狀應與孩童保持距離,民眾一旦發現家中感染腸病毒之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國內上週無新增登革熱及屈公病本土病例,惟仍有境外移入病例出現,請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蚊措施

疾病管制署表示,新北市中和區無新增屈公病本土個案,已於10月24日監測期滿解除疫情;高雄市及台北市本土登革熱也已分別於10月21日及10月28日監測期滿解除疫情,且上週全國無新增本土登革熱病例,顯示疫情已趨緩,惟國內仍有境外移入病例出現,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屈公病方面,今(2019)年截至10月28日累計21例屈公病本土病例;另累計83例境外移入病例,自緬甸移入60例為最多、其次為泰國13例;上週新增2例(緬甸、泰國各1例),近一個月新增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鄰近我國之泰國屈公病疫情下降惟仍處流行期,近期病例以中部為多。印度今年截至9月累計逾4萬例疑似病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疫情下降,惟每週仍持續有新增病例。

登革熱方面,今年截至10月28日累計99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目前尚未監測期滿為台南市東區和仁德區(均至11月6日)、台中市西屯區(至11月9日)及新北市樹林區(至11月11日);另有443例境外移入病例,近一個月新增個案感染國家以越南、菲律賓、泰國及柬埔寨為多。鄰近我國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寮國、越南、新加坡、柬埔寨、緬甸、印尼及印度登革熱疫情處高峰或流行期,且多高於近年同期。

近日受東北風影響,全台各地有局部短暫雨發生,疾管署呼籲,民眾雨後應加強巡、倒、清、刷,防範病媒蚊孳生;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告知旅遊活動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防治。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新聞來源: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UoC3-KCPzEzbZEeHd6VS5w?typeid=9">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新聞稿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