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童染腸病毒發病3天逝 增6例緬甸境外屈公病

2019-10-22 16:55:55
4422
疾管署表示,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死亡個案為南部1歲男童,因反覆發燒及嘔吐症狀分別於9月26日及27日至診所就醫,出現嗜睡情形;28日因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送醫院急診就醫,發現有肺水腫、呼吸衰竭、心肌炎及休克,雖緊急治療,仍因病情急遽惡化死亡,經檢驗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心肺衰竭。
今年首例!1歲童驚染腸病毒71型 發病3天逝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該署表示,死亡個案為南部1歲男童,因反覆發燒及嘔吐症狀分別於9月26日及27日至診所就醫,其後出現嗜睡情形;28日個案因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送醫院急診就醫,發現有肺水腫、呼吸衰竭、心肌炎及休克,雖緊急住院治療,個案仍因病情急遽惡化不幸於當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心肺衰竭。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根據該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約16,4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0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因腸病毒併發重症造成死亡的男童,其哥哥在9月5日有出現疱疹性咽峽炎腸病毒症狀,哥哥就讀的學校也因腸病毒疫情停課過,不過該名死亡病童發病時已是3周後,不確定感染源是否來自哥哥,不排除在這期間與可能到過的公共場所或接觸過症狀不明顯的腸病毒感染者所致。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強調,所有腸病毒型別以腸病毒71型最易引發重症導致死亡,近期腸病毒疫情下降,已經脫離高峰,不過仍在流行期,且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預估可能要到11月中旬才會脫離流行期。他說,上一例因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致死的案例是發生在2016年,為一名1至3歲的孩童。
疾管署再次呼籲,5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由於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家中幼童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並於幼兒感染後一週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該署表示,死亡個案為南部1歲男童,因反覆發燒及嘔吐症狀分別於9月26日及27日至診所就醫,其後出現嗜睡情形;28日個案因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送醫院急診就醫,發現有肺水腫、呼吸衰竭、心肌炎及休克,雖緊急住院治療,個案仍因病情急遽惡化不幸於當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心肺衰竭。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根據該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約16,4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0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因腸病毒併發重症造成死亡的男童,其哥哥在9月5日有出現疱疹性咽峽炎腸病毒症狀,哥哥就讀的學校也因腸病毒疫情停課過,不過該名死亡病童發病時已是3周後,不確定感染源是否來自哥哥,不排除在這期間與可能到過的公共場所或接觸過症狀不明顯的腸病毒感染者所致。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強調,所有腸病毒型別以腸病毒71型最易引發重症導致死亡,近期腸病毒疫情下降,已經脫離高峰,不過仍在流行期,且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預估可能要到11月中旬才會脫離流行期。他說,上一例因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致死的案例是發生在2016年,為一名1至3歲的孩童。
疾管署再次呼籲,5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由於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家中幼童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並於幼兒感染後一週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家長注意!兩因素腸病毒增溫 北市停課班數達1235班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開學後,台北市腸病毒就診人數不斷攀升,且今年腸病毒疫情較去年同期倍增,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10月因腸病毒停課班數為1235班,與去年同期774班相較增加1.59倍。專家表示,可能是與氣候因素造成腸病毒疫情延遲,以及多年未有大流行等因素相關。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約16,4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0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受到聖嬰現象和今年是暖冬關係,使得腸病毒疫情延遲,往年腸病毒流行期約在4至5月份,暑假達高峰,7月疫情逐漸下降,但今年卻延後到6月才進入流行期,9月達高峰,10月才見疫情有下降趨勢,預估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腸病毒疫情延後退場,遇上孩童開學,使得疫情也跟著升溫。
他進一步說,國內已多年未有腸病毒大流行,所以才會讓尚未有保護力的孩童容易被感染,加上今年流行的是腸病毒71型,該型別傳染力強,因此導致今年腸病毒疫情會較往年嚴重。
疾管署再次呼籲,5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由於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家中幼童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並於幼兒感染後一週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開學後,台北市腸病毒就診人數不斷攀升,且今年腸病毒疫情較去年同期倍增,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10月因腸病毒停課班數為1235班,與去年同期774班相較增加1.59倍。專家表示,可能是與氣候因素造成腸病毒疫情延遲,以及多年未有大流行等因素相關。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約16,4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近期疫情持續下降,仍處流行期。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惟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今年累計5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0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受到聖嬰現象和今年是暖冬關係,使得腸病毒疫情延遲,往年腸病毒流行期約在4至5月份,暑假達高峰,7月疫情逐漸下降,但今年卻延後到6月才進入流行期,9月達高峰,10月才見疫情有下降趨勢,預估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腸病毒疫情延後退場,遇上孩童開學,使得疫情也跟著升溫。
他進一步說,國內已多年未有腸病毒大流行,所以才會讓尚未有保護力的孩童容易被感染,加上今年流行的是腸病毒71型,該型別傳染力強,因此導致今年腸病毒疫情會較往年嚴重。
疾管署再次呼籲,5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由於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家中幼童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並於幼兒感染後一週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同赴緬甸參加這活動!她們竟染屈公病

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均來自緬甸,顯示當地屈公病疫情仍持續,其中包括一起群聚感染事件,其中有2名遭屈公病感染,發病前均曾在緬甸仰光參加同一個宗教活動,均於9月6日在緬甸發病,以關節痛、骨頭痛為主,曾於當地就醫,10月18日返國入境時主動至機場檢疫站通報,經檢驗確診感染屈公病,2人目前均已過可傳染期。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起群聚感染事件是一行5人前往緬甸仰光宗教活動,其中一名北部20多歲及50多歲本國籍女性在當地感染屈公病,出現症狀為關節痛、骨頭痛、未出現發燒症狀,其中1位患者於10月18日返台甚至出現「關節痛到無法走遠。」
疾管署統計近一個月國內新增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共13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11例);今(2019)年截至10月21日累計81例境外移入病例,自緬甸移入59例(佔73%)最多、其次為泰國12例、馬爾地夫5例、印尼2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各1例。本國籍個案出國目的以旅遊21例為最多、其次為商務10例、志工活動7例等。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國際疫情資料顯示,鄰近我國之泰國屈公病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近期病例以中部及南部為多。印度今年截至9月累計逾4萬例疑似病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疫情下降,惟每週仍持續有新增病例。另巴西及衣索比亞疫情下降,分別報告近15萬例及5萬例,疾管署已將緬甸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泰國、印度及馬爾地夫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疾管署特別提醒,民眾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要確實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品,並依照標籤說明使用。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