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央行不能持有人民幣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表示,人民幣有一天可能成為世界主要準備貨幣,但資本帳要先開放。在此之前,央行就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表示,人民幣有一天可能成為世界主要準備貨幣,但資本帳要先開放。在此之前,央行就算想持有人民幣也不可能。
彭淮南昨天上午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報告「中央銀行業務報告暨10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歲入預算有關中央銀行股息紅利繳庫部分之說明」。
在答覆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黃偉哲質詢外匯存底是否要以人民幣持有時,彭淮南表示,人民幣有升值壓力,人民幣債券的香港點心債券利率低,但中國大陸境內公債利率較香港點心債券利率高2.5%,因此很多國家想持有。
彭淮南指出,持有大陸境內公債,要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許可,因為這等於大陸央行補貼2.5%利率;而且人民幣不是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大陸是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出口國、外匯存底最多,大陸不斷推動跨境貿易,有一天會成為世界主要準備貨幣,但資本帳要先開放,現在就算想持有也不可能。
彭淮南過去曾以「兩艘航空母艦」形容歐洲和美國,他表示,中國大陸也是一艘航空母艦,因為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大陸這艘航空母艦比歐美穩。央行經濟研究處已密切注意中國大陸的經濟情勢發展。
彭淮南表示,美國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對台商有影響,對美國、中國大陸和全世界都不好。他指出,學者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也許低估,若用單位勞動成本計算,因為大陸工資上漲率高,則人民幣沒有低估,所以要看用什麼方式算。
當美元和人民幣發生匯率戰時,彭淮南說,會站在台灣的立場。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蔡正元指出,台灣已經開放很多行業到大陸,台灣人民未來持有人民幣資產會越來越多,應該有足夠調度工具,人民幣支票存款是重要貨幣的一環,遲早要開放,情勢擋不住,央行應該提早準備。
彭淮南表示,人民幣支票存款仍有清算問題,必須儘快簽訂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因為人民幣不是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建立離岸中心要中國大陸同意,否則做不起來。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