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屈公病疫情恐外擴!他發病在台南

2019-09-19 18:26:00   3616

疾管署今(19)日公布新北市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為中和區力行里50多歲男性及外南里60多歲女性,2名個案均無出國旅遊史,可能的感染源皆與國強嶺有關。目前2名個案在家休養,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該署表示,案1發病時的前2天人在台南,當地仍有登革熱疫情,若又爆發本土屈公病例,可能造成當地屈公病大流行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新北市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為中和區力行里50多歲男性(案1)及外南里60多歲女性(案2),2名個案均無出國旅遊史,可能的感染源皆與國強嶺有關。目前2名個案在家休養,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不過,該署表示,案1發病時的前2天人在台南,當地仍有登革熱第二型疫情,若又爆發本土屈公病例,可能造成當地屈公病大流行。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案1於9月6日起陸續出現肌肉關節疼痛、發燒等情形,於9月6日至12日間在台南市和新北市多次就醫,經12日、17日兩次採檢後,因檢出屈公病抗體陽性而於今日確診;案2於9月15日出現嘔吐症狀就醫,因陸續出現發燒、頭痛及手腳關節疼痛等症狀,於17日再次就醫後通報,經檢驗屈公病抗體陽性於今日確診。

羅一鈞說,案1平時活動地以力行里住家及員山里工作地為主,發病前曾到錦和里周邊活動,因屬於國強嶺周邊區域,研判其於錦和里感染可能性較高;案2住家鄰近國強嶺,且發病前亦常至國強嶺周邊活動,研判於國強嶺週邊感染可能性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羅一鈞說,案1發病的首日跟第二天與親友到台南短暫停留,曾到過台南的中、西區,這2處仍有登革熱第二型的疫情還未解除,必須很重視不能夠讓屈公病再跑來台南造成疫情,因為埃及斑蚊的傳染力無論是引發登革熱或屈公病,都比白線斑蚊要來的強,因此若在南部出現屈公病本土病例的話,是有可能引起屈公病的大流行,相關衛生單位已著手進行病媒蚊的清除工作。

疾管署指出,衛生單位於接獲2名個案通報後,即針對2名個案居住地及活動地周邊進行噴藥、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及周邊擴大50公尺疫情調查及健康監測等工作,社區監測將持續至10月16日。因案1發病後9月6日及7日曾至台南市活動及就醫,也已通知台南市政府進行防治工作。

疾管署表示,因中和區已有內南、福南、錦中、中興、力行、外南等6個里出現個案,新北市政府已擴大區塊防治範圍至周邊共25個里,以遏止疫情擴散;該署呼籲,中和區國強嶺部分步道及周邊環境目前仍嚴格管制中,請民眾切勿擅闖以免觸法。

今年截至目前我國共83例屈公病病例,其中16例為本土病例,分別為新北市15例(中和區11例,永和區、新莊區、新店區及土城區各1例)及台北市1例(萬華區);另境外移入病例67例,感染國家以緬甸47例為多、其次為泰國10例,近一個月新增病例感染國家以緬甸為主。境外移入病例中,本國籍共40例,出國目的以旅遊19例為最多、其次為商務8例、志工活動7例。

疾管署再次呼籲,預防屈公病最有效的方法為清除孳生源,提醒民眾應加強檢視環境整潔,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範病媒蚊孳生;如有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等,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防治。

秒懂登革熱、屈公病!這爆痛難行注意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83例屈公病病例,18日台北市更傳出史上首起本土屈公病病例。大部分的人都聽過登革熱,對屈公病感到陌生,其實這2個疾病相似處不少,該如何區分呢?疾管署說明如下:

傳染途徑:登革熱與屈公病都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分為Ⅰ、Ⅱ、Ⅲ、Ⅳ四種血清型別,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屈公病是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所導致的,2者皆屬於急性傳染病,都是經由病媒蚊傳播給人類,台灣以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為主。

症狀:登革熱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別病毒。臨床上重複感染不同型登革病毒,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感染屈公病主要的症狀是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雖然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

潛伏期:一般人感染登革病毒經3至8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但少數人的潛伏期可達14天。屈公病潛伏期2至12天,通常為3至7天。

嚴重性:登革熱少數個案併發登革出血熱,重症風險高。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

屈公病較少見致死的案例,大部分患者在1週內可康復,部分患者從發病開始出 現嚴重的關節痛,並持續數個月。

治療方法: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與屈公病,以症狀治療為主。

預防方法:預防登革熱與屈公病最有效的方法為清除孳生源,應加強檢視環境整潔,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雨後應加強巡、倒、清、刷,防範病媒蚊孳生,防範病媒蚊孳生。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此2疾病的症狀,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

【圖片來源:中央社(疾管署提供)】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