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屆內閣大規模改組 19閣員換掉17人
.jpg)
2019-09-12 12:42:05
9629
9月11日,日本內閣改組及自民黨高層調整結果出爐。當天下午,在皇宮宮殿舉行的閣僚認證儀式結束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新內閣正式成立。
9月11日,日本內閣改組及自民黨高層調整結果出爐。當天下午,在皇宮宮殿舉行的閣僚認證儀式結束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新內閣正式成立。
安倍這波改組幅度相當大,19名閣員異動17人,僅兩人留任,還有13人是首度入閣,創安倍內閣紀錄。
由於正值內有修憲,外有日韓、日俄問題的敏感時期,東京奧運會也召開在即,新內閣的人員構成,無疑將深刻影響日本今後的政策走向。
「親信」留任,欲積極推進修憲進程
當地時間11日上午,自民黨召開臨時總務會,正式確定新一屆黨內高層名單。當天下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宣布了新的內閣名單。
本屆內閣中,除總務大臣高市早苗與奧運大臣橋本聖子外,其餘內閣成員均為男性。派閥方面,黨內無派別6人;麻生派和細田派各3人;竹下派、二階派、岸田派各2人;公明黨方面1人入閣。
—留任「老人」,維持「骨架」
內閣中,官房長官菅義偉和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作為安倍政權的「骨架」留任。除此之外,河野太郎由外相調任防衛相,而茂木敏充由經濟再生擔當相調任外相,依舊留在內閣。
另一方面,一直支持安倍的自民黨內細田、麻生、岸田、二階四派的閣僚也占了10人。
此外,自民黨高層中,黨內要職幹事長二階俊博和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也被確定留任。
析稱,這表明安倍此次改組主要還是求穩,依賴于現有骨架,希望能依託「親信」繼續維持政權。
—關鍵閣僚「政見相近」,或為加速修憲
雖然此次內閣成員看似新人眾多,且無派別、竹下派以及公民黨的成員共有9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過細看便會發現,關鍵閣僚,如官房長官、防衛大臣、文科大臣等均由安倍「親信」擔任,充分彰顯了安倍欲在內閣事務中排除阻力、加速修憲的意圖。
甚至安倍本人也對此直言不諱。據日媒報導,安倍在11日的自民黨高層會議中表示,「將集全黨之力強勢推進修憲」。
另據報導稱,針對內閣改組結果,日本維新會代表松井一郎表示,此次改組「實際上就是為了融洽自民黨內各派關係,從而達到修憲的目的」。
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也表示,此次內閣就是「友人內閣」,「內閣成員沒有一個人敢對安倍說不」,暗示安倍將積極推進修憲進程。
—加入新人,釋放「新鮮感」
本屆內閣中,首次入閣的共有13人,是安倍內閣最多的一次。特別是啟用了小泉進次郎這樣的年輕人進入內閣,擔任環境大臣。他是日本戰後第三年輕的內閣成員。日媒稱,此舉或有助於打破民眾對內閣的刻板印象。
從安倍第二次上臺算起,安倍政權已持續近7年,跨度之長為日本戰後之最。如果內閣成員又長期保持不變,難免會給民眾造成「因循守舊」之感。
另一方面,日本放送協會(NHK)近期民調顯示,因為日韓關係以及增稅等問題的影響,安倍內閣支持率滑落了1個百分點。
因此有分析稱,此次安倍也想通過釋放內閣「新鮮感」得到更多支持。
調兵譴將,積極應對外交紛爭與奧運籌辦
—日韓、日俄紛爭亟待解決
今年以來,由「勞工賠償案」引發的日韓紛爭,在經歷了「互刪」、「廢約」、「告狀」的幾番交鋒之後愈演愈烈。另外,安倍迫切想要解決的日俄爭議島嶼和平條約談判也遲遲沒有進展。多方面的外交紛爭讓安倍焦頭爛額,亟待解決。
此番調整,茂木敏充被任命為外務大臣。分析稱,茂木與安倍雖分別隸屬自民黨內不同派系,不過,安倍2012年就任首相以來,茂木相繼出任關鍵閣僚和自民黨高層重要職務;近兩年來主持與美國貿易談判事務,表現出色,獲安倍讚賞。
安倍或希望,茂木的談判才能,能為目前困難重重的外交局面找到一條出路。
—東京奧運臨近,不能「辦砸了」
第32屆夏季奧運會即將於2020年7月于東京舉辦,這是日本時隔60年再次舉辦奧運會,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甚至專門在內閣設置了奧運大臣這一職位。
不過這一重要職位近一年人事變動頻繁,且飽受爭議。於2018年10月上任的櫻田義孝在2019年4月因不當言論辭職,安倍又讓之前擔任過此職位的鈴木俊一「火線上任」。
此次人事調整,鈴木俊一接任自民黨四大要職之一的總務會長,而奧運大臣一職則交由「精通體育行政」的橋本聖子擔任。
橋本是日本女性政治家,前速滑、自行車運動員。是少有的曾參加過夏奧會與冬奧會的運動員之一,並在1992年獲得過冬奧會銅牌。除此之外,橋本還擔任過日本奧會副會長。
今後一年對於日本來說是異常關鍵的一年,安倍的新內閣能否妥善處理內政、外交、奧運等各方問題;日本會不會在修憲路上越走越遠;東北亞局勢以及世界又會受到何種影響,都有待時間考驗。
【中新網】
安倍這波改組幅度相當大,19名閣員異動17人,僅兩人留任,還有13人是首度入閣,創安倍內閣紀錄。
由於正值內有修憲,外有日韓、日俄問題的敏感時期,東京奧運會也召開在即,新內閣的人員構成,無疑將深刻影響日本今後的政策走向。
「親信」留任,欲積極推進修憲進程
當地時間11日上午,自民黨召開臨時總務會,正式確定新一屆黨內高層名單。當天下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宣布了新的內閣名單。
本屆內閣中,除總務大臣高市早苗與奧運大臣橋本聖子外,其餘內閣成員均為男性。派閥方面,黨內無派別6人;麻生派和細田派各3人;竹下派、二階派、岸田派各2人;公明黨方面1人入閣。
—留任「老人」,維持「骨架」
內閣中,官房長官菅義偉和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作為安倍政權的「骨架」留任。除此之外,河野太郎由外相調任防衛相,而茂木敏充由經濟再生擔當相調任外相,依舊留在內閣。
另一方面,一直支持安倍的自民黨內細田、麻生、岸田、二階四派的閣僚也占了10人。
此外,自民黨高層中,黨內要職幹事長二階俊博和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也被確定留任。
析稱,這表明安倍此次改組主要還是求穩,依賴于現有骨架,希望能依託「親信」繼續維持政權。
—關鍵閣僚「政見相近」,或為加速修憲
雖然此次內閣成員看似新人眾多,且無派別、竹下派以及公民黨的成員共有9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過細看便會發現,關鍵閣僚,如官房長官、防衛大臣、文科大臣等均由安倍「親信」擔任,充分彰顯了安倍欲在內閣事務中排除阻力、加速修憲的意圖。
甚至安倍本人也對此直言不諱。據日媒報導,安倍在11日的自民黨高層會議中表示,「將集全黨之力強勢推進修憲」。
另據報導稱,針對內閣改組結果,日本維新會代表松井一郎表示,此次改組「實際上就是為了融洽自民黨內各派關係,從而達到修憲的目的」。
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也表示,此次內閣就是「友人內閣」,「內閣成員沒有一個人敢對安倍說不」,暗示安倍將積極推進修憲進程。
—加入新人,釋放「新鮮感」
本屆內閣中,首次入閣的共有13人,是安倍內閣最多的一次。特別是啟用了小泉進次郎這樣的年輕人進入內閣,擔任環境大臣。他是日本戰後第三年輕的內閣成員。日媒稱,此舉或有助於打破民眾對內閣的刻板印象。
從安倍第二次上臺算起,安倍政權已持續近7年,跨度之長為日本戰後之最。如果內閣成員又長期保持不變,難免會給民眾造成「因循守舊」之感。
另一方面,日本放送協會(NHK)近期民調顯示,因為日韓關係以及增稅等問題的影響,安倍內閣支持率滑落了1個百分點。
因此有分析稱,此次安倍也想通過釋放內閣「新鮮感」得到更多支持。
調兵譴將,積極應對外交紛爭與奧運籌辦
—日韓、日俄紛爭亟待解決
今年以來,由「勞工賠償案」引發的日韓紛爭,在經歷了「互刪」、「廢約」、「告狀」的幾番交鋒之後愈演愈烈。另外,安倍迫切想要解決的日俄爭議島嶼和平條約談判也遲遲沒有進展。多方面的外交紛爭讓安倍焦頭爛額,亟待解決。
此番調整,茂木敏充被任命為外務大臣。分析稱,茂木與安倍雖分別隸屬自民黨內不同派系,不過,安倍2012年就任首相以來,茂木相繼出任關鍵閣僚和自民黨高層重要職務;近兩年來主持與美國貿易談判事務,表現出色,獲安倍讚賞。
安倍或希望,茂木的談判才能,能為目前困難重重的外交局面找到一條出路。
—東京奧運臨近,不能「辦砸了」
第32屆夏季奧運會即將於2020年7月于東京舉辦,這是日本時隔60年再次舉辦奧運會,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甚至專門在內閣設置了奧運大臣這一職位。
不過這一重要職位近一年人事變動頻繁,且飽受爭議。於2018年10月上任的櫻田義孝在2019年4月因不當言論辭職,安倍又讓之前擔任過此職位的鈴木俊一「火線上任」。
此次人事調整,鈴木俊一接任自民黨四大要職之一的總務會長,而奧運大臣一職則交由「精通體育行政」的橋本聖子擔任。
橋本是日本女性政治家,前速滑、自行車運動員。是少有的曾參加過夏奧會與冬奧會的運動員之一,並在1992年獲得過冬奧會銅牌。除此之外,橋本還擔任過日本奧會副會長。
今後一年對於日本來說是異常關鍵的一年,安倍的新內閣能否妥善處理內政、外交、奧運等各方問題;日本會不會在修憲路上越走越遠;東北亞局勢以及世界又會受到何種影響,都有待時間考驗。
【中新網】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