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獨都只是會叫的狗

2019-09-16 17:43:09   18813

中國不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想少賺金錢,高喊不會導致統一的和平,表面上的理由是「避免中斷民族復興」,實際狀況卻也使「中國統一」跟「台灣獨立」一樣成為只會叫,不會咬人的狗。

蔡正元/評論

台獨運動的起源,最遠的始自1928年林木順、謝雪紅創立台灣共產黨,獲得共產國際組織的支持,率先喊出創建「台灣共和國」的主張。較遠的是1945年辜振甫試圖説服日本最後一任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搞台灣獨立,最近的則是1986年民進黨成立,1991年提出「台獨黨綱」,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1999年提出「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承認「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

從這些台獨運動的發展策略觀察,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把中華民國台灣化,中華民國是在中國主權領土上產生的國家組織和政權,於1949年失去中國主權,1971年失去中國主權的代表權,被另一個中國主權領土上的國家組織所取代。內外在的客觀形勢使得中華民國必然有台灣化的趨勢,這是民進黨發布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政治基礎,也是自稱創建中華民國的國民黨無力招架的客觀形勢。第二個階段是去中國化,祛除中華民國的任何中國印記和色彩,使中華民國完全等同於台灣,甚至小於台灣,變成只是台灣歷史上的過渡政權和國家組織。這是目前蔡英文政府正在推動的工作,急獨於內,緩獨於外是最恰當的政治描述。第三階段是選擇適當時機宣布創立「台灣共和國」,滿足國家組織成為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上必備的主權和領土範圍的法律宣示,完成民進黨1991年「台獨黨綱」的政治訴求。

民進黨推動台獨進程目前正處於第二階段,但就像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裡坦承,中國國力上揚是台獨最大障礙,依2015年兩岸國防經費差距二十六倍評估,要完成台獨第二階段或進入第三階段,目前都摸索不到可行路徑。雖然民進黨不斷有人闡釋「台灣已經獨立,不必宣布獨立,國名叫中華民國」,蔡英文也不斷提倡要「團結台灣派、中華民國派」,這些說法其實是反映了第二階段台獨進程的困境。不論這些民進黨文獻如何自圓其說,不能或不敢進入台獨第三階段,公開宣布台獨,都使任何台獨政權成為國際法上的「偽政權」,沒有明確的主權權源,也沒有清楚的領土範圍,更說不出來太平島、東沙島、金門、馬祖、澎湖歸屬台灣獨立國家的任何法律依據。台獨的「正當性」只剩「只要台灣人喜歡,為什麼不可以」的淺薄認知,這也使任何台獨訴求變成只會叫,卻不會咬人的狗。

這些嚴苛的批評適用於統派主張也同樣適合。台灣島自1945年再度成為中國主權領土,形成目前「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法依據,但1950年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韓國情勢聲明」,納入台灣島為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始終維持這種雙元秩序,台灣既是中國主權領土,又是美國勢力範圍,任何台灣島上的統治當局都必須是美國的扈從政權,中國政府至今無心或無力挑戰,這種政治現象限制住海峽兩岸中國的統一進程。

中國雖然高懸「一國兩制」與「和平統一」的統一主調,但面對島嶼政權的獨立傾向和島內缺乏統一的政治動力,和美國設定的雙元秩序,這些統一主調都不可能成為政治現實。觀諸台灣歷史,歷經五度主權變動全部都是通過戰爭達成的。1635年荷蘭共和國發動「麻豆戰爭」啟動統一台灣島的戰爭,1662年鄭成功以「大明藩王」的身分發動「熱蘭遮城包圍戰」,1683年康熙皇帝發動「澎湖海戰」,鄭克塽兵敗投降。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割讓台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再度納入中國主權領土。依歷史觀點,沒有理由判斷下一次的中國統一或台灣獨立最終不必通過戰爭形式進行。

和平顯然已被歷史排除在解決台灣的統獨問題的軌道之外,但是中國忙於發展經濟,顯然除非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國不會出現林肯式的政治人物,宣示「要打得讓南方人世代子孫不敢聲言獨立」,以殲滅戰徹底瓦解美國南方的獨立勢力。「忙著賺錢,不想流血」已成為阻扼「一個中國原則」的真實力量。中國既不會對台獨政權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也不敢為雙元秩序下的台獨走向與美國絕裂。中國不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想少賺金錢,高喊不會導致統一的和平,表面上的理由是「避免中斷民族復興」,實際狀況卻也使「中國統一」跟「台灣獨立」一樣成為只會叫,不會咬人的狗。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來源:中評社】
作者介紹
  • 蔡正元

    蔡正元,雲林北港人,台灣師範大學畢業,負笈美國哈佛及哥倫比亞大學,出身紐約華爾街,曾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中常委、政策會執行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