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有的香港聲明

2019-09-16 17:42:09   53827

台灣面對香港情勢,有人利用不完整的訊息,企圖謀取政治利益,甚或操作兩岸關係的爭端,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台灣還是不能因而喪失應有的立場。

蔡正元/評論

香港因爲修改《逃犯條例》,要使香港人在中國大陸、台灣、澳門犯罪,可以引渡至中國大陸、台灣、澳門受審,觸發部分香港人深藏內心的恐共和反中情緒,爆發一連串的示威抗議遊行和騷亂暴動。

台灣處在這個事件的角色可以說非常尷尬,香港政府此次修改《逃犯條例》的確是因爲有香港人在台灣殺死女友,逃回香港,由於香港不承認台灣的司法權和政治地位,香港不理會台灣司法機關要求引渡該犯罪香港人來台灣受審,也不接受台灣司法機關將犯罪卷證送至香港審理,這對台灣的尊嚴傷害甚劇。

經過台港磋商,港府同意修改《逃犯條例》解決問題,但也同時把中國大陸和澳門列入。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曾在深圳被香港人綁架,付贖脫困,這些香港綁匪逃回香港,至今仍然無罪,因此修法納入大陸是有正當性的。但港府修法之初,最先起來抗議的是一批在澳門有金錢犯罪紀錄的香港商人劉鑾雄等人,不是目前走上街頭抗爭的學生。

香港跟中國大陸的關係相當複雜,鄧小平規劃一國兩制,原意是各搞各的,河水不犯井水。偏偏香港人最愛批判中國大陸的政情,介入大陸內部的政治是非。另一方面香港又越來越依賴快速崛起的中國經濟,大陸人也逐漸以金主的姿態看待香港,於是香港人對大陸的情緒可說複雜萬端。

台灣面對香港情勢,有人利用不完整的訊息,企圖謀取政治利益,甚或操作兩岸關係的爭端,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台灣還是不能因而喪失應有的立場。台灣政治人物對香港情勢所作出的任何聲明也應該包括下列要點:

第一,香港必須尊重台灣的司法地位和政治尊嚴,仍應修改相關法令,或與台灣簽訂協議,將在台灣犯罪的香港人引渡回到台灣受審,或承認台灣的司法卷證直接在香港法院審理,不能置之不理,視同無罪。

第二,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司法引渡問題,與台灣無關,台灣也無權介入,台灣尊重香港的任何立場。香港承認中國大陸的政治地位,卻不承認大陸司法卷證,性質與台灣的狀況不同,不必併同處理。

第三,部分香港人從引渡問題抗爭,轉而要求改變香港特首的選舉制度,由間接選舉改爲直接選舉,與司法引渡問題無關,台灣應尊重香港與大陸協商香港基本法有關特首選制的問題。如果台灣貿然假民主之名介入香港和大陸的政治問題,大陸以後就更有理由介入台灣的政治問題。台灣不想有「中共代理人」,卻先在香港搞「台獨代理人」,可說自找麻煩。

第四,香港人的人權和自由根據國際人權公約的標準有受到侵害,台灣給與聲援與支持,師出有名,也不必扭扭捏捏,更不需吞吞吐吐。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情形,台灣政客積極介入香港爭端,而且是一場不會贏的爭端,台灣政客也許可以獲得個人的短線政治利益,但台灣未來的處境必會遭致更強烈的報復。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 蔡正元

    蔡正元,雲林北港人,台灣師範大學畢業,負笈美國哈佛及哥倫比亞大學,出身紐約華爾街,曾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中常委、政策會執行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