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野」,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jpg)
2019-08-29 16:45:24
10176
韓國瑜在2018年帶領韓流為中華民國打了漂亮一仗後,與郭王朱等要如何打贏2020總統大選,完成下架蔡的任務,認清楚「只有整個善後,沒有兩派之爭」的古訓,先放下非己不可的私心或堅持,或許是能為自己和台灣未來打開另一扇窗的開始。看看現在的局面,還真讓人有點懷念起蔣公來。
嚴智徑/評論
民國史上,蔣公三次下野,每一次雖然都是被人逼的,有點難堪,但終究滿足了當時「只有整個善後,沒有兩派之爭」的民意期待;如今,泛藍陣營爆出了韓郭之爭,不論雙方人馬有再多的堅持與依據,在「反對民進黨」整體實力有限,加上民進黨又是一個敢於操作行政資源的執政黨,三不加四都比六小的簡單算數,已是2020總統大選的宿命。韓郭等人此時好好思考如何「下野」的智慧,似乎已有必要。
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慘敗,反應了民進黨意識型態治國、寡頭執政、派系吃相難看、只見土匪進城燒殺虜掠、毫無民主進步的真面目,碰上韓國瑜無厘頭式的正面迎戰,挑破了民進黨虛張聲勢的外衣,「民心思變」的強大改變要求,創造了「韓流」,讓國民黨一舉攻下15個縣市,無政黨奧援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兩大政黨夾殺下殺出第三勢力的血路。
這股「思變」氛圍,擾動了2018後的政治局勢。國民黨精英人人摩拳擦掌,即使經過初選的爭戰後,至今餘怒未消。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走自己的路、郭台銘到處找人圖謀,如做生意般口頭先簽下一些沒有約束力的合作意向(MOU)、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則是遠走他鄉指揮著朱系人馬報復性的修理韓,更不要提還躲在黨中央裡繼續作亂以趁機漁利的老既得利益,及挺出了郭台銘,卻又對其後亂象作出一付無辜狀的前總統馬英九等,眼見一手好牌就要打成相公,多數民眾期盼「下架蔡英文」的願望,顯然即將淹沒在國民黨黨內互打,及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等不利藍軍的硝煙中。
令人遺憾的,國民黨初選勝出的韓國瑜,也立即顯露出左支右絀的疲態。
首先,或許是韓國瑜過去離開政壇生聚教訓17年悟出了什麼特別的人生道理,在他當選高雄市長後,對於有恩於他的政壇有影響力人士卻反常的不聞不問。例如,當年和韓在台北市共事過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兩人至少有在議會共同奮戰的情誼,而韓當選迄今,卻未和柯有任何電話或見面等聯繫動作;在高雄市長選戰中,以地方大老的身分熱心出面為韓成功打造三山造勢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韓在選後即未主動聯絡,直到自己宣布參選總統後,才虛晃一招的和王在路竹鄉吃了一次火鍋,皮笑肉不笑的結果,見了面還不如不見;更不要提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不論吳的誠意如何,好歹也在韓離開台北農產公司後給了韓一個在高雄再出發的機會,韓卻在吳因為「母豬說」引發爭議後,一槍撂倒了吳,難怪日後傳出黑韓第一槍,指韓收了四千萬元金援時,吳敦義要支支吾吾,一付欲語還羞、使出讓人充滿想像空間的黑韓爛招了。
這是韓犯的第一條兵家大忌,沒有化敵為友,反而化友為敵。
既要當好能讓高雄市發大財的市長,才沒有幾個月就要投入高度政治性的總統大選,每天喊著忙不過來的韓國瑜,在面對「什麼是經濟自由貿易區」的質詢時,結結巴巴的只能以「發大財」帶過,首次讓人看破手腳,其後順勢而來的黑韓潮,當然勢不可擋。最後就連家裡的別墅違建被糾出來了,還要像一個鄉下民意代表般想以拖待變、睜眼說瞎話,不知盡速拆除止血,只會創造更多黑韓空間。
這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第二條,不可廣開戰線,腹背受敵。
至於想把總統大選當作市長選戰打,了無新義的只會喊「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等口號,過去夠響亮,現在則顯然不夠。尤其是在反中氛圍中,韓國瑜如何理性清楚的告訴台灣人民,台灣必須在美國帝國主義和中國共產主義環伺下,放下意識型態、取得平衡關係,讓台灣爭取兩大之間最大利益,真正突破台灣下一代的生存競爭困境,而不是東一句反對一國兩制、西一句感謝美國賣武器就可以了事,急就章的用了馬英九時代唯唯諾諾的政務官群當顧問,再加上聯繫不周的結果,就是前手打後手、右腳踩左腳。
這是犯了第三條兵家大忌,草率敷衍、謀不定就動。
指韓犯了這麼多條兵家大忌,並不是要跟著湊熱鬧黑韓,也不是想幫郭董勸韓「讓給大哥」,而是在天不時、地不利的局面下,韓郭兩人都有必要放下心中的塊壘,認真想想台灣之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會湊出這麼多「韓粉」、「郭粉」,其目的就是代表「討厭民進黨」們要下架民進黨的堅定決心,這些「粉」效力的對象並不是只限於是韓是王是郭是柯是朱還是吳,誰能下架蔡,這些人就是什麼「粉」,這才是粉的真道理、硬道理。
蔣公應該是讓出身眷村的韓國瑜和警察後代的郭台銘尊敬的人,面對寧漢分裂等三次危機,蔣公選擇了三次令人難堪的下野,但也因此成就了日後「蔣粉」的強大支持力道,讓蔣軍得以東山再起,走了更長的路。
韓國瑜在2018年帶領韓流為中華民國打了漂亮一仗後,與郭王朱等要如何打贏2020總統大選,完成下架蔡的任務,認清楚「只有整個善後,沒有兩派之爭」的古訓,先放下非己不可的私心或堅持,或許是能為自己和台灣未來打開另一扇窗的開始。看看現在的局面,還真讓人有點懷念起蔣公來。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評社】
民國史上,蔣公三次下野,每一次雖然都是被人逼的,有點難堪,但終究滿足了當時「只有整個善後,沒有兩派之爭」的民意期待;如今,泛藍陣營爆出了韓郭之爭,不論雙方人馬有再多的堅持與依據,在「反對民進黨」整體實力有限,加上民進黨又是一個敢於操作行政資源的執政黨,三不加四都比六小的簡單算數,已是2020總統大選的宿命。韓郭等人此時好好思考如何「下野」的智慧,似乎已有必要。
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慘敗,反應了民進黨意識型態治國、寡頭執政、派系吃相難看、只見土匪進城燒殺虜掠、毫無民主進步的真面目,碰上韓國瑜無厘頭式的正面迎戰,挑破了民進黨虛張聲勢的外衣,「民心思變」的強大改變要求,創造了「韓流」,讓國民黨一舉攻下15個縣市,無政黨奧援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兩大政黨夾殺下殺出第三勢力的血路。
這股「思變」氛圍,擾動了2018後的政治局勢。國民黨精英人人摩拳擦掌,即使經過初選的爭戰後,至今餘怒未消。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走自己的路、郭台銘到處找人圖謀,如做生意般口頭先簽下一些沒有約束力的合作意向(MOU)、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則是遠走他鄉指揮著朱系人馬報復性的修理韓,更不要提還躲在黨中央裡繼續作亂以趁機漁利的老既得利益,及挺出了郭台銘,卻又對其後亂象作出一付無辜狀的前總統馬英九等,眼見一手好牌就要打成相公,多數民眾期盼「下架蔡英文」的願望,顯然即將淹沒在國民黨黨內互打,及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等不利藍軍的硝煙中。
令人遺憾的,國民黨初選勝出的韓國瑜,也立即顯露出左支右絀的疲態。
首先,或許是韓國瑜過去離開政壇生聚教訓17年悟出了什麼特別的人生道理,在他當選高雄市長後,對於有恩於他的政壇有影響力人士卻反常的不聞不問。例如,當年和韓在台北市共事過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兩人至少有在議會共同奮戰的情誼,而韓當選迄今,卻未和柯有任何電話或見面等聯繫動作;在高雄市長選戰中,以地方大老的身分熱心出面為韓成功打造三山造勢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韓在選後即未主動聯絡,直到自己宣布參選總統後,才虛晃一招的和王在路竹鄉吃了一次火鍋,皮笑肉不笑的結果,見了面還不如不見;更不要提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不論吳的誠意如何,好歹也在韓離開台北農產公司後給了韓一個在高雄再出發的機會,韓卻在吳因為「母豬說」引發爭議後,一槍撂倒了吳,難怪日後傳出黑韓第一槍,指韓收了四千萬元金援時,吳敦義要支支吾吾,一付欲語還羞、使出讓人充滿想像空間的黑韓爛招了。
這是韓犯的第一條兵家大忌,沒有化敵為友,反而化友為敵。
既要當好能讓高雄市發大財的市長,才沒有幾個月就要投入高度政治性的總統大選,每天喊著忙不過來的韓國瑜,在面對「什麼是經濟自由貿易區」的質詢時,結結巴巴的只能以「發大財」帶過,首次讓人看破手腳,其後順勢而來的黑韓潮,當然勢不可擋。最後就連家裡的別墅違建被糾出來了,還要像一個鄉下民意代表般想以拖待變、睜眼說瞎話,不知盡速拆除止血,只會創造更多黑韓空間。
這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第二條,不可廣開戰線,腹背受敵。
至於想把總統大選當作市長選戰打,了無新義的只會喊「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等口號,過去夠響亮,現在則顯然不夠。尤其是在反中氛圍中,韓國瑜如何理性清楚的告訴台灣人民,台灣必須在美國帝國主義和中國共產主義環伺下,放下意識型態、取得平衡關係,讓台灣爭取兩大之間最大利益,真正突破台灣下一代的生存競爭困境,而不是東一句反對一國兩制、西一句感謝美國賣武器就可以了事,急就章的用了馬英九時代唯唯諾諾的政務官群當顧問,再加上聯繫不周的結果,就是前手打後手、右腳踩左腳。
這是犯了第三條兵家大忌,草率敷衍、謀不定就動。
指韓犯了這麼多條兵家大忌,並不是要跟著湊熱鬧黑韓,也不是想幫郭董勸韓「讓給大哥」,而是在天不時、地不利的局面下,韓郭兩人都有必要放下心中的塊壘,認真想想台灣之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會湊出這麼多「韓粉」、「郭粉」,其目的就是代表「討厭民進黨」們要下架民進黨的堅定決心,這些「粉」效力的對象並不是只限於是韓是王是郭是柯是朱還是吳,誰能下架蔡,這些人就是什麼「粉」,這才是粉的真道理、硬道理。
蔣公應該是讓出身眷村的韓國瑜和警察後代的郭台銘尊敬的人,面對寧漢分裂等三次危機,蔣公選擇了三次令人難堪的下野,但也因此成就了日後「蔣粉」的強大支持力道,讓蔣軍得以東山再起,走了更長的路。
韓國瑜在2018年帶領韓流為中華民國打了漂亮一仗後,與郭王朱等要如何打贏2020總統大選,完成下架蔡的任務,認清楚「只有整個善後,沒有兩派之爭」的古訓,先放下非己不可的私心或堅持,或許是能為自己和台灣未來打開另一扇窗的開始。看看現在的局面,還真讓人有點懷念起蔣公來。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評社】
作者介紹
-
嚴智徑
新聞工作者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