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雨勢更明顯!吳德榮:新颱恐在週三至週五生成

2019-08-19 10:02:51   945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19)日大氣環境不穩定,南部地區一整天有斷斷續續的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天氣變化快速、時晴時雨,中午後雨勢更明顯,可能出現局部大雨。清晨4時許,氣象局也針對台中以北、南投、南部地區等1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出門上班記得攜帶雨具。

雨勢洶洶!全台11縣市發豪大雨特報

【出處:三立新聞網】

氣象局在今(19)日17時40分發布豪雨特報,表示受低壓帶影響,易有短時強降雨,今日臺中市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以南至彰化、南投、高雄、屏東地區及新北、桃園、宜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連日降雨,山區請防範坍方及落石。

豪雨縣市:臺中市

大雨縣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

臺中市、彰化縣也發布大雷雨訊息,持續時間至18時15分止。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隨打雷、閃電與劇烈降雨,並可能出現較強陣風甚或伴隨冰雹發生,若發生於溪流河川上游易於下游出現溪(河)水暴漲,排水不良區域則易發生淹(積)水現象,強大雨勢威脅各項戶外活動並將造成能見度欠佳影響行車安全,山區易發生坍方、落石、土石流。

氣象局表示,受到低壓帶影響,天氣不穩定,容易有短時強降雨及局部大雨發生,白天各地降雨機率都相當高,屬於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尤其午後配合熱力作用,雨勢會更為明顯而全面,晚上之後北部的降雨機率會有所降低,不過其他地區仍持續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溫度方面,各地高溫約82至32度,不下雨時仍稍感悶熱。

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日受低壓帶影響,天氣不穩定,全臺各地降雨機率高,受降雨洗除作用影響,空氣品質佳,污染物濃度將視降雨時間及強度而有所變化;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以「良好」等級為主,北部及竹苗空品區局部區域短時間可能達「普通」等級;馬祖及金門受中國沿海空氣污染物影響,為「普通」等級。

12縣市大雨特報!他曝新颱生成時機

【出處:三立新聞網】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19)日大氣環境不穩定,南部地區一整天有斷斷續續的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天氣變化快速、時晴時雨,中午後雨勢更明顯,可能出現局部大雨。清晨4時許,氣象局也針對台中以北、南投、南部地區等1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出門上班記得攜帶雨具。

因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容易有短時強降雨,氣象局今日對基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縣、新竹市、苗栗、台中,以及南投、台南、高雄、屏東等12個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提醒須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同時因為連日降雨,山區要注意防範坍方及落石。

氣象局解釋,今明兩天西南風雖稍微減弱,但台灣仍在大低壓帶內,南部地區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氣溫部分,中南部由於降雨較持續,今日高溫約28至30度,其他地方約30至33度,稍感悶熱。

但中南部連日下雨,究竟何時才會停?氣象局表示,本週三至下週日(21日至25日)隨著太平洋高壓勢力逐漸增強,各地的降雨範圍有縮小的趨勢,雨勢將會漸緩;氣溫方面仍感悶熱,尤其大台北地區、花東縱谷一帶氣溫有機會來到34度以上。

此外,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菲律賓東方海面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發展時間、位置仍有不確定性。氣象老大吳德榮指出,目前最新各國模式(歐洲ECMWF、美國GFS、加拿大CMC)模擬顯示,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大約在週三至週五期間,有颱風生成的機率,但其不確定性過大,現在還不適宜討論它對台灣的影響,需再觀察。而新颱若生成,將是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Bailu)。

吳德榮:新颱風恐在「這3天內」生成

文/吳德榮【三立新聞網】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今(19日)晨在「季風低壓」環流影響下,台灣附近有很多對流雲(左圖)。與前幾天「西南季風」受地形抬升,最強對流雲經常存在於迎風面的型態,已略有轉變;截至5時,從竹苗至中部山區一帶有降雨,中央山脈東側的花蓮也有明顯降雨(右圖)。

最新(1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19、20日)兩天台灣都在「季風低壓」環流內,低層水氣多,天氣不穩定;各地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有激發「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的機率,並有帶來大量降雨的潛勢。低漥地區慎防淹水;山區土石含水量已達臨界值,很容易導致塌方、落石、土石流…等災害,應特別注意!白天在未降雨時,天氣略感悶熱。今日氣溫:北部25至34度、中部24至31度、南部24至32度、東部24至34度。

最新模式模擬顯示,週三(21日)低層水氣略減少,各地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略為下降。週四、五(22、23日)大氣漸趨穩定;各地多雲時晴,白天熱、高溫逐日微升;也逐漸轉為以午後為主的降雨型態。週六、日(24、25日)天氣,得視熱帶擾動之發展及動向而定,尚待進一步觀察。

最新各國模式(歐洲ECMWF、美國GFS、加拿大CMC)模擬顯示,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大約在週三至週五期間,有颱風生成的機率。至於其未來動向,最新美國GFS及加拿大CMC「系集」模擬的結果,差異很大;歐洲ECMWF的模擬,則又是另一個結果;可見其不確定性過大,現在還不適宜討論它對台灣的影響,需再觀察!
▲圖:今(19日)晨5時真實色衛星雲圖顯示,在「季風低壓」環流影響下,台灣附近有很多對流雲(左圖)。截至5時,從竹苗至中部山區一帶有降雨,中央山脈東側的花蓮也有明顯降雨(右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三立新聞網、中央氣象局】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