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製毒台嫌參一咖 刑事局回應了

2019-03-13 13:30:47   1930

聯合國報告指出,緬甸、泰國、寮國邊界的金三角區域,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間運製毒品安非他命的重點區域,而台灣的嫌犯在其中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此,刑事局回應,近年警方強力查緝毒品,光是去年就查獲5萬多件毒品案、起出毒品2萬多公斤,台灣嫌犯在金三角製運毒,並非表示從台灣輸出毒品。

刑事局代理局長黃明昭10日表示,刑事局攜手韓國和馬來西亞警方分別破獲走私安毒案,攔查國內外安非他命共約50公斤,換算大盤價逾新台幣2億元。

金三角製毒台嫌參一咖 刑事局回應了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聯合國報告指出,緬甸、泰國、寮國邊界的「金三角」區域,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間運製毒品安非他命的重點區域,而台灣的嫌犯在其中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此,刑事局回應,近年警方強力查緝毒品,光是去年就查獲5萬多件毒品案、起出毒品2萬多公斤,台灣嫌犯在金三角製運毒,並非表示從台灣輸出毒品。

根據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UN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顯示,2000年開始東南亞及東亞的毒品市場,慢慢從鴉片轉型成為製作合成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而各國所緝獲的毒品,也顯示安非他命的需求逐年成長,已嚴然成為毒品大宗,然而UN也查出,在毒品氾濫的「金三角」區域,台灣籍嫌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刑事局則發出聲明,指出台灣近年猛力打擊毒品,以「拒毒於境外、截毒於關口、緝毒於境內」為目標,光是去年就查獲了5萬多件,使得毒犯紛紛轉往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家製毒,且在國際毒品走私時,也盡量安排避免經過台灣、規避遭查緝的風險,因此,UN報告中雖指台灣籍嫌犯在金三角製、運毒品,也不表示毒品從台灣輸出。

【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黃麗芸攝 108年3月10日】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