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捍衛「民主長城」
.jpg)
2019-02-27 18:26:46
9483
為了大選的利益、為了政權的延續,去蔣的動作、轉型正義的工程,勢必就得放下。蘇揆昨天在立法院引用蔣介石的「一吋山河一吋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單厚之/評論
又到了228,這個對於深綠群眾有特殊意義的紀念節日。蔡英文總統今天行禮如儀的在府內接見海外228遺屬返鄉團,宣傳政府在轉型正義上的用心,並強調會繼續釐清真相、追究責任,一刻都不會停下腳步。但從近來民進黨政府的一些動作看來,民進黨對轉型正義的態度,似乎已經有了些轉變。
2月22日,政大蔣介石騎馬銅像馬腳被鋸,政大校方決定提出損毀告訴。促轉會也發了三點聲明:
一、可以理解民眾以行動發聲的象徵性言論,但深表遺憾。
二、此類行動難以觸及深層結構,反而可能招致不同立場的報復行為,造成惡性循環,對推動轉型正義的近程難有實益。
三、全台還有826個蔣介石塑像,其中校園就有513個。呼籲各校師生透過校內民主程序,以理性思辯的方式,促成對校園內權威象徵的反思與定位的再思考。
前兩點聲明,都在指責鋸馬腳的台大學生許哲榕;第三點則是不痛不癢的表達一下立場,還不忘加進「理性思辯」的字眼。實在讓人很難想像,這樣的聲明居然出自民進黨執政下的促轉會之手,居然出自楊翠領導下的促轉會之手。
2月26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表示不贊成拆除中正紀念堂。除此之外,蘇貞昌還要大家以一種「更高的角度」來看中正紀念堂,如果不是為了紀念威權統治者,沒辦法那麼快遷走陸軍總部;蘇貞昌並引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話,「他們有權時壓迫我們,我們有權時不必反過來」。
蘇貞昌並表示,無論加害者、被害者,「我們都是同一國、在同一塊土地」,轉型正義不是追殺、拆除,而是依現況如何妥善運用人民血汗錢建立的公共營造物,「團結人民一致對抗想要併吞台灣的敵國」。蘇貞昌說,新的敵人逼到眼前、兵臨城下,要團結一致,一起團結所有的力量才是眼前之急;論述已經太多,汗牛充棟,心態只要打開,大家為保國衛民努力,才是執政黨的責任。
蘇貞昌的話裡,雖然有部分的用詞是過去民進黨就曾講過的,像是「轉型正義不是追殺」之類的。但若比對前後的整個語意,蘇貞昌的講法,根本就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論述了。
今天中午,台灣國成員闖中正紀念堂丟擲魷魚粥,被憲警當場制止,民進黨上下幾乎已經沒有人理會了。
民進黨的轉變,並不僅僅是因為民眾厭倦了促轉會過去那套「改鈔票、改路名、撤銅像」的主張,背後還有更深的戰略思維。
從今年元旦以來,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政府,就一直強打恐中、抗中牌,從一開始大動作開罰旅客攜帶中國豬肉製品、禁用華為、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防堵「兩岸和平協議」,到最近蘇揆的「掃帚說」,都是不斷的在強化敵我,要以兩岸關係來切割明年大選的市場。
既然要強化敵我、既然要抵禦外侮,就不能夠搞內鬥、搞清算。雖然民進黨把中國形塑成「主要敵人」的目的,是為了要對付國民黨這個「真正的敵人」,但表面上總是得擺出「團結一致,抵禦外侮」的樣子。
所以民進黨可以把吳敦義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打成賣台,影射國民黨會是「中共同路人」;但就沒有道理繼續清算國民黨、繼續喊打喊殺的轉型正義。清算歷史、高舉進步價值,是承平時期才能作的「閒事」。一方面高喊國家已經陷於危難之中,一方面又對內「化同求異」,演起來就不像了。
近來,蘇揆在立法院答詢時引用二戰其間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戰海上、戰沙灘、戰街道、戰山上,絕不投降」,之後還加碼說「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蔡英文總統接受CNN專訪時也提到,台灣可以承受中國第一波的攻擊,之後希望全世界其他國家可以站出來。
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已經從原本蔡英文承諾的維持現狀,走到「武力對抗」了。
要談兩岸之間的武力對抗,誰能夠比得過蔣介石?民進黨又怎麼可能一邊羞辱這個反共偉人、自由燈塔、民主長城,另外一方面又要大家團結反共,然後期待「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呢?
為了大選的利益、為了政權的延續,去蔣的動作、轉型正義的工程,勢必就得放下。蘇揆昨天在立法院引用蔣介石的「一吋山河一吋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又到了228,這個對於深綠群眾有特殊意義的紀念節日。蔡英文總統今天行禮如儀的在府內接見海外228遺屬返鄉團,宣傳政府在轉型正義上的用心,並強調會繼續釐清真相、追究責任,一刻都不會停下腳步。但從近來民進黨政府的一些動作看來,民進黨對轉型正義的態度,似乎已經有了些轉變。
2月22日,政大蔣介石騎馬銅像馬腳被鋸,政大校方決定提出損毀告訴。促轉會也發了三點聲明:
一、可以理解民眾以行動發聲的象徵性言論,但深表遺憾。
二、此類行動難以觸及深層結構,反而可能招致不同立場的報復行為,造成惡性循環,對推動轉型正義的近程難有實益。
三、全台還有826個蔣介石塑像,其中校園就有513個。呼籲各校師生透過校內民主程序,以理性思辯的方式,促成對校園內權威象徵的反思與定位的再思考。
前兩點聲明,都在指責鋸馬腳的台大學生許哲榕;第三點則是不痛不癢的表達一下立場,還不忘加進「理性思辯」的字眼。實在讓人很難想像,這樣的聲明居然出自民進黨執政下的促轉會之手,居然出自楊翠領導下的促轉會之手。
2月26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確表示不贊成拆除中正紀念堂。除此之外,蘇貞昌還要大家以一種「更高的角度」來看中正紀念堂,如果不是為了紀念威權統治者,沒辦法那麼快遷走陸軍總部;蘇貞昌並引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話,「他們有權時壓迫我們,我們有權時不必反過來」。
蘇貞昌並表示,無論加害者、被害者,「我們都是同一國、在同一塊土地」,轉型正義不是追殺、拆除,而是依現況如何妥善運用人民血汗錢建立的公共營造物,「團結人民一致對抗想要併吞台灣的敵國」。蘇貞昌說,新的敵人逼到眼前、兵臨城下,要團結一致,一起團結所有的力量才是眼前之急;論述已經太多,汗牛充棟,心態只要打開,大家為保國衛民努力,才是執政黨的責任。
蘇貞昌的話裡,雖然有部分的用詞是過去民進黨就曾講過的,像是「轉型正義不是追殺」之類的。但若比對前後的整個語意,蘇貞昌的講法,根本就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論述了。
今天中午,台灣國成員闖中正紀念堂丟擲魷魚粥,被憲警當場制止,民進黨上下幾乎已經沒有人理會了。
民進黨的轉變,並不僅僅是因為民眾厭倦了促轉會過去那套「改鈔票、改路名、撤銅像」的主張,背後還有更深的戰略思維。
從今年元旦以來,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政府,就一直強打恐中、抗中牌,從一開始大動作開罰旅客攜帶中國豬肉製品、禁用華為、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防堵「兩岸和平協議」,到最近蘇揆的「掃帚說」,都是不斷的在強化敵我,要以兩岸關係來切割明年大選的市場。
既然要強化敵我、既然要抵禦外侮,就不能夠搞內鬥、搞清算。雖然民進黨把中國形塑成「主要敵人」的目的,是為了要對付國民黨這個「真正的敵人」,但表面上總是得擺出「團結一致,抵禦外侮」的樣子。
所以民進黨可以把吳敦義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打成賣台,影射國民黨會是「中共同路人」;但就沒有道理繼續清算國民黨、繼續喊打喊殺的轉型正義。清算歷史、高舉進步價值,是承平時期才能作的「閒事」。一方面高喊國家已經陷於危難之中,一方面又對內「化同求異」,演起來就不像了。
近來,蘇揆在立法院答詢時引用二戰其間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戰海上、戰沙灘、戰街道、戰山上,絕不投降」,之後還加碼說「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蔡英文總統接受CNN專訪時也提到,台灣可以承受中國第一波的攻擊,之後希望全世界其他國家可以站出來。
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已經從原本蔡英文承諾的維持現狀,走到「武力對抗」了。
要談兩岸之間的武力對抗,誰能夠比得過蔣介石?民進黨又怎麼可能一邊羞辱這個反共偉人、自由燈塔、民主長城,另外一方面又要大家團結反共,然後期待「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呢?
為了大選的利益、為了政權的延續,去蔣的動作、轉型正義的工程,勢必就得放下。蘇揆昨天在立法院引用蔣介石的「一吋山河一吋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
單厚之
媒體工作者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