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聯準會高官發聲:今年應至少再升息一次

2019-02-14 12:45:37   3022

本週,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內的多位美國貨幣政策制定者密集發聲,他們在支持對進一步升息採取「觀望模式」之餘,仍認為美國經濟強勁,至少兩位官員公開支持今年再升息一次。

華爾街見聞網報導,本週,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內的多位美國貨幣政策制定者密集發聲,他們在支持對進一步升息採取「觀望模式」之餘,仍認為美國經濟強勁,至少兩位官員公開支持今年再升息一次。

2020年有FOMC投票權的費城聯儲主席Patrick Harker周三表示,自己支持聯準會對升息採取觀望模式,「用現在的話來說,耐心就是美德。」

他認為,雖然當前數據並不是很差,但美國核心通脹並非處在加速上行的路徑,反而有小幅的邊際下行風險。通脹溫和、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穩健但放緩、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和金融狀況等因素,都令他傾向於謹慎的升息路徑。
 
但他預計,2019年將升息一次、2020年再升息一次。一方面,美國2019-2020年的通脹將略微高於2%的官方目標。同時,雖然今年一季度的美國GDP增速可能降至1.5%,但預計全年的GDP增速為小幅高於2%,到2020年降至2%左右,依舊高於長期趨勢線: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種經濟增速令人失望,但它反映了結構性、緩慢變化的變量影響,例如人口分布、勞動力增長疲軟和生產力增長更弱等,而不是臨時的一次性問題。」

2021年的FOMC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Bostic也在今日稱,聯準會無需急著實現中性利率,特別是當現有政策利率越來越接近中性水平時,需要格外小心行事,觀察經濟如何回應貨幣政策變化。如果升息過快,將在不經意間弱化經濟、抑制經濟活動。

與Harker一樣,Bostic主要援引了外部風險作為支持暫停升息的理由。貿易不確定性、歐洲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令需求弱化,都會影響美國經濟前景。從去年起,美國商業情緒有了「切實的變化」,在對經濟前景的緊張程度加劇時,央行應該更加小心,「可以有耐心來實現中性利率。」

但他對美國經濟今年表現的預期比Harker還強勁,認為2019年GDP增速為2.5%。如果這一預期實現,將符合他一直以來的模型,即2019年需要再升息一次:

「我們預計今年的經濟表現會不如2018年一樣強勁,但是會高於長期趨勢線。很大程度上,我對聯準會貨幣政策的看法保持不變,是時候將FOMC貨幣政策調整至更加中性的區間。」

2020年有FOMC投票權的克利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今日再度發言稱,美國不會陷入經濟衰退,聯準會會利用其工具來化解經濟下行問題,美國經濟形勢可能略微高於充分就業狀態。勞動力市場依舊發展良好,所有勞動技能層面都存在勞動力不足,雇員的薪資都呈增長,而且美國勞動力市場並不存在通脹壓力。

她再次重申,美國經濟整體「相當健康」,沒有看到證據說明聯準會的縮表政策影響了銀行的借貸活動。她認為,如果美國經濟走勢符合預期,「那麼政策利率可能需要再高一點」。如果下行風險浮現、經濟較預期更為疲軟、聯準會穩定物價和最大化就業的雙重目標受到威脅,她願意重新調整政策展望。

彭博社分析稱,近期聯準會官員的言論說明,他們對美國經濟的看法正在趨同,即「美國經濟現在處於不錯的位置」。與聯準會主席鮑爾一樣,上述官員都更多承認了經濟表現中積極的一面——在勞動力市場趨緊的同時,通脹壓力卻很輕。鮑爾昨日提到,全國範圍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形勢良好,失業率接近五十年低點,他「一點都沒有感到」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高企。

但這與市場的普遍預期不符。芝加哥 商交所CME根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交易算出,今年升息的概率為10%,交易員甚至計價入了2020年可能有一次降息。彭博經濟學家Carl Riccadonna團隊認為,市場可能存在誤讀。聯準會一再確認對美國經濟有信心,終端政策利率在本輪周期中尚未被觸及,在幾個季度的暫停行動後,聯準會還是需要恢復溫和地進一步升息。

去年12月的FOMC會議上,聯準會「點陣圖」預期2019年再升息兩次,今年首份官員對長期利率預期的點陣圖將在3月FOMC會後發布。

多位地區聯儲主席也提到了縮表事宜。Bostic表示,亞特蘭大聯儲正在小心地審議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政策,「希望未來幾個月可以對資產負債表最終規模形成觀點」。這與Mester的看法不謀而合。周二時Mester曾透露,聯準會將在未來幾次會議中確定結束縮表的計劃:

結束縮表後,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會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大一些。聯準會將適時就資產負債表相關安排知會公眾。

【中評社】【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