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再度榮登最賺醫院 前10名近半數長庚全拿

2019-01-30 17:07:58   2409

衛福部健保署今(30)日公布2017年領取健保費用逾(4)億元的醫院財報共150家,包含醫學中心19家、區域醫院79)家、地區醫院52家,其中,整體收支結餘以林口長庚醫院79.65億元居冠,其次是高雄長庚醫院49.78億元、台大醫院以23.97億元居殿軍。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衛福部健保署今(30)日公布2017年領取健保費用逾(4)億元的醫院財報共150家,包含醫學中心19家、區域醫院79)家、地區醫院52家,其中,整體收支結餘以林口長庚醫院79.65億元居冠,其次是高雄長庚醫院49.78億元、台大醫院以23.97億元居殿軍。

檢視前10名,長庚體系財團法人體系的醫院就占4家,包含林口長庚醫院、高雄長庚醫院、桃園醫院21.48億元、還有基隆醫院18.96億元。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財報表現亮眼到底是什麼原因貢獻結餘沒有細節答案進一步分析整體收支結餘居榜首的林口長庚醫院,其營收主要來源是股利就佔了106年整體收支結餘超過9成,約66億元,不過該院人事費用就占了48%,長庚體系排名前10名的醫院有4家,但若扣掉股利,就可能不是排名前面,但因為先天條件好有股利收入,就能有其他投資去增加醫療品質。

若以醫務收入分析,前3名分別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21.42億元、台大醫院的15.23億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8.10億元。

非醫務收入則是林口長庚醫院77.80億元最多,高雄長庚醫院46.42億元、基隆長庚醫院22.83億元次之。

最賠錢的是嘉義長庚醫院赤字5.22億元、敏盛綜合醫院赤字2.05億元、義大癌症醫院赤字1.21億元、麻豆新樓醫院赤字0.90億元、怡仁綜合醫院赤字0.63億元。

健保署表示,本次財報公布已是第5年(102-106年)辦理,綜觀5年來,符合提報財報之院所中,醫務收支有結餘之家數占率,已從102年70%(76家),逐年提升到2017年78%(117家);如以整體收支來看,106年結餘家數約達9成,有17家醫院其整體財報呈現虧損。

健保署再次呼籲,各醫院能將盈餘用於提升醫事人員薪資或增聘醫事人員,俾利激勵醫事人員士氣,降低醫事人員工作負荷。

榮登榜首!2017年長庚醫院賺逾百億 生財之道曝光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衛福部健保署今(30)日公布2017年領取健保費用逾(4)億元的醫院財報共150家,整體收支結餘前10名中有4家都是長庚體系醫院,林口長庚醫院79.65億元居冠,其次是高雄長庚醫院49.78億元、桃園長庚醫院21.48億元排第5、基隆長庚醫院排18.96排第6,加總共超過百億元,除了本業的醫療收入外,令外界好奇,長庚醫療體系是否還有其他的生財之道?

長庚醫療體系行政中心副主任蘇輝成表示,其實該院在醫療本業上沒有賺太多,但在2017年股市表現不錯,所以也反映在財報上。醫療本業的收入比較低的原因為何?他分析,2017年長庚體系的醫院在醫學教學跟研究就花了31億,再加上社福基金投入近9億元,若沒有花在這邊,整體會賺更多,不過長庚創辦人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每年的收益都使用在教學、臨床研究跟社福這塊,其他醫院在這些部分應該沒有這麼多的支出。

蘇輝成也提到,盈餘希望可以多支付給人事成本,去年長庚體系醫院共增加463名醫護人力,除了是呼籲衛福部政策添加醫療人員,再來今年年終也發放6個月與1.5萬額外獎勵,就是最好回饋;此外,長庚體系醫院的醫療人員們每年都有調薪,去年調薪共增加1.6億,這些因素都表示本業會衰退的原因。

不過,嘉義長庚醫院卻是長庚體系醫院中在2017年全台醫院財報中最虧錢的醫院,也是長庚體系醫院中唯一賠錢的,赤字達5.22億元,對此,蘇輝成說主要受到三因素影響,嘉義長庚是區域醫院,健保給付跟醫學中心有差異,但根據長庚維持品質一致性,對病人服務都以醫學中心服務為標準,所以花在人事的成本大,健保給付不足的部分醫院都會支付。

第二個原因是,雖然嘉義長庚是區域醫院 但在教學研究跟社福的支出還是沒有短少,所以該院的財報當然就沒有這麼亮眼。第三個因素是嘉義長庚是長庚體系中最晚成立的醫院,股息分配上是依照醫院貢獻去分配,所以該院才沒有做股息分配,若要財報好看把股息灌進去也是會提升,但是根據往年歷史過來,對股票有貢獻的才會配股息。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